古語“有眼不識泰山”現(xiàn)在多指自謙的客套話。小人有眼不識泰山!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您為大家整理的“有眼不識泰山是什么意思”。本內容為大家提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關注出國留學網?。?!
有眼不識泰山是什么意思
出處
俗語用“有眼不識泰山?”來比喻自己的見識少、有名望的人在自己眼前也認不出來。多是自謙的客套話。
如施耐庵《水滸傳》第2回:“師父如此高強,必是個教頭,小兒有眼不識泰山”。
據(jù)傳說,我國春秋時代著名的木匠魯班,曾經招收一批徒弟。魯班十分珍視自己的聲譽,每隔一段時期,就要從徒弟中淘汰個別“不成器”的人。魯班徒弟中有個叫泰山的年輕人,看上去不良不莠,技藝長進不大。為了維護“班門”的聲譽,魯班毅然辭掉了泰山。 事隔數(shù)年,一次魯班率徒閑逛集市,忽然發(fā)現(xiàn)貨攤上擺著許多做功講究的竹制家具,技藝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顧客爭相搶購。愛才的魯班很想結識一下這位竹器高手,便向人打聽。人們告訴他,是魯班大師的徒弟,赫赫有名的泰山所作。 魯班大吃一驚,想起當初錯辭泰山,深感慚愧,嘆道:“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釋義:雖有眼睛,卻不認識泰山。比喻見聞太窄,認不出地位高或本領大的人。
漢語拼音:yǒu yǎn bù shí tài shān。成語注音:ㄧㄡˇ ㄧㄢˇ ㄅㄨˋ ㄕㄧˊ ㄊㄞˋ ㄕㄢ
英語翻譯:have eyes but fail to see Taishan Mountain。日語翻譯:眼(め)はあっても立派(りっぱ)な人物(じんぶつ)を知(し)らない
近義詞:有眼無珠 視而不見。成語謎語:看見岳父不搭腔。成語歇后語:瞎子拜見岳父;魯班招女婿。
有眼不識泰山的典故
很早以前,泰山前麓住著一對年輕的夫妻,過著幸福的生活。但他們連生了兩個孩子都夭折了,如今妻子又有了身孕,夫妻為這個未出世的孩子的命運擔憂。
后來,一個算命先生對丈夫說:“以后再生孩子,你當晚出大門往北去,碰到什么吉祥的東西就取什么名,不但能保性命,而且準能成器?!?BR> 這年進了臘月沒幾天,妻子就生了個白白胖胖的兒子。按照算命先生的囑咐,當天晚上,丈夫出門往北沿著登山盤路一直走,但除了寒冷的北風和冷冰冰的石頭,什么吉祥的東西都沒碰到,他只好回家說只看見了泰山和石頭。妻子聽后,便給孩子取名泰山。
泰山長到10歲時,木匠的祖師爺魯班來到泰城做活,正巧投宿在泰山家中,泰山的父母便讓孩子跟他學習木匠。但泰山似乎無心學習木匠活,而對魯班的木雕倒是很感興趣,每當魯班在那些太師椅、拔步床上描龍繪鳳時,他總是在旁邊目不轉睛地看,過后再找塊木頭刻。就這樣,泰山跟了師傅將近一年,師傅見他在木工方面確實不入門,就讓他先回家,等年齡大些再學。
泰山回到家后,又開始了天天打柴挖藥的活計。一天,他發(fā)現(xiàn)挖回來的樹根奇形怪狀,就憑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從師傅那里學來的雕刻手藝,反復琢磨,精雕細刻,把那些平常只能當爛柴燒的木頭制成了一件件工藝品,然后拿到岱宗坊附近向來游泰山的人出售。
幾年后,魯班為造登城云梯,帶著徒弟到泰山來選木材。當他來到岱宗坊附近,見到許多栩栩如生的根雕工藝品,不禁連聲叫絕。就在他細細品味時,只聽擺攤的人連聲叫師傅。這時,魯班才發(fā)現(xiàn),那擺攤的小伙竟是前幾年跟隨自己學藝的泰山,不禁脫口說道:“你刻的這些東西太好了,當初不該把你送回家,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睋?jù)說,后來泰山在魯班的指點下,創(chuàng)造了許多根雕珍品,從那以后,也就有了根雕這門藝術。
用有眼不識泰山造句
1.對站在面前的文學巨匠,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2.我尊敬的森林主人,我老虎是有眼不識泰山請您饒吧!
3.我小聲嘀咕著:你咋不說81元呢?想欺騙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4.張飛跑到機器人面前哭喪著臉說:俺有眼不識泰山得罪得罪了!
5.我真是有眼不識泰山,請高抬貴手,原諒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