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學培養(yǎng)了以史學家余英時、數(shù)學家丘成桐、銀行家鄭海泉等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和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無雅思李同學獲香港中文大學offer。
【學生基本信息】
申請人:李同學 華南理工大學
申請人背景:GPA:80,設計專業(yè),英語六級,無雅思
【主要申請策略】
李同學就讀于華南理工大學,985&211院校,眾所周知,香港前三大對于985211院校是十分看重的。平均成績80分,剛剛符合申請最低標準??墒侵挥辛壋煽儯瑹o雅思,這給申請造成了極大的難度。經(jīng)過顧問老師合理的方案設計以及文案老師的文書包裝,并突出學生在視覺文化領域的工作經(jīng)驗和學生的語言能力,最終極其順利,地在申請遞交的第二個月就拿到了香港中文大學視覺文化研究碩士的無條件錄取通知書。
【部分申請結果】
錄取院校 | 錄取專業(yè) | 獎學金 |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生院 | 多媒體與視覺傳播藝術藝術與建筑 | N/A |
學校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港中大(CUHK),書院制大學建制,為世界大學聯(lián)盟、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lián)盟、亞太國際教育協(xié)會、中國大學校長聯(lián)誼會、英聯(lián)邦大學協(xié)會成員,亞洲首家國際商學院協(xié)會(AACSB)認證成員,是一所以“中國研究”、“生物醫(yī)學科學”、“信息科學”、“經(jīng)濟與金融”、“地球信息與地球科學”為五大重點研究領域的公立研究型綜合大學,并在這些領域堪稱世界級學術重鎮(zhèn)。
香港中文大學由三所中文專上學院(新亞書院、崇基學院、聯(lián)合書院)于1963年合并組成;1966年,成立香港首所研究院;1976年,整合不同書院的學系,由大學統(tǒng)一負責;1986年,全面檢討課程結構,改用學分制,并加強通識教育。香港中文大學的創(chuàng)立打破了大英帝國殖民地近五百年來只允許一所高等學府存在的鐵律,是20世紀亞洲地區(qū)“非殖民化”的表征之一。
中大的出現(xiàn)掀起了香港七十年代的“中文運動”,成功終結了英文壟斷官方語言地位的局面,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作為香港乃至亞洲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和當代新儒家的主要陣地,中大先后聚集了錢穆、唐君毅、楊汝梅、牟宗三、林語堂、勞思光、胡秀英、劉殿爵、高錕、楊振寧、莫里斯、饒宗頤等一大批學術巨匠,培養(yǎng)了以史學家余英時、數(shù)學家丘成桐、銀行家鄭海泉等為代表的各界杰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