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到,拜年早。一拜全家好,二拜困難少,三拜煩惱消,四拜不變老,五拜兒女孝,六拜幸福繞,七拜憂愁拋,八拜收入高,九拜平安罩,十拜樂逍遙。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您帶來的“賀新春手抄報內(nèi)容”,希望您喜歡!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m.liuxue86.com)查看。

在春節(jié)前兩天早晨,我剛剛起床還迷迷糊糊的時候,媽媽叫我一起來幫忙,首先是大掃。,我們先來到最難清洗的二樓陽臺,媽媽做放水,爸爸和我各拿一把掃把掃水。當媽媽把水倒在滿是灰塵的地上,我和爸爸一起奮力的將地上面的灰塵掃除,慢慢地水從一開始的沌濁到變得干凈,不久地面換燃一新,亮晶晶!!之后我們又到大廳﹑房間各個地方清潔干凈,將不要的扔掉來個除舊迎新!
然后貼“?!弊趾蛯β?lián),我發(fā)現(xiàn)媽媽把“?!弊秩假N倒轉,我跟她說:“貼錯啦!”可媽媽說:“沒錯!福倒和福到是皆音,這意味著福到家門的意思!”真的太好意頭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家人團在一起吃大餐﹑看電視﹑放煙花,好熱鬧!在晚上十一點多的時候四周的人們開始斷斷續(xù)續(xù)的放鞭炮。我家也不甘落后于人,電視一開始倒數(shù)我和爸爸媽媽一起打開大門,點燃鞭炮,當鞭炮響起就象征著新的一年開始啦!
到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一起床就給家人拜了個早年,穿上新衣去看舞獅?!斑?咚!咚!咚咚……”洪亮的大鼓從遠處傳來,漸漸的這聲音越來越近,這時出現(xiàn)了兩頭”獅子”。一頭黃燦燦的,一頭銀光閃閃的?!蔼{子”表演采青,兩頭“獅子”先互相追逐,它有時抬起腳好似抓癢,有時又左搖右擺,十分生動!接著高潮來了,“獅子”站上了準備好的凳子上,慢慢的前腳離開凳子站直了起來,獅子頭在上邊一邊舞動一邊吃掛在高處的“青”。觀眾看得目瞪口呆!一會兒獅子把“青”采下來了,從獅口中吐出一對對聯(lián)來,馬上響起陣陣的掌聲。接著放鞭炮歡送“獅子”,舞獅結束了!街上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見到熟人說聲“恭喜發(fā)財”還有紅包收呢!
我愛過春節(jié)!因為它的熱鬧,因為它的紅火……
賀新春手抄報內(nèi)容2
準備
過春節(jié),家家戶戶都應準備準備,辭舊迎新。這不一大早媽媽就拉我去市場買年貨咯。街上的吆喝聲真是此起彼伏,春聯(lián),年畫當然是不能少。小攤上的雜拌兒也真不少,小販也因此忙的不亦樂乎。再買些鞭炮唄,俗話說“可以帶去以往的所有不幸”,我們這些人那就是迷信。難得出來一趟,再帶些小玩意兒回家。都差不多兒了,也就大包小包的回去收拾了。當然還得大掃除一次,窗上擦擦,墻壁掃掃,辛苦當然算不了什么。
享受
享受也談不上,就這樣簡簡單單的過著。家家都是酒肉的香味,鞭炮聲絡繹不絕,門外貼好紅紅的對聯(lián),那就是除夕來到了。這一夜可注定著大團圓,月亮升起,家人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收收紅包,別提有多幸福。幾個淘氣的小孩,剛吃完飯就玩起了鞭炮,哪管三七二十一呀。春節(jié)與除夕還真是截然不同,家家都在熟睡當中,待到中午,大家才都提著大包小包出去拜年。這時候小孩最開心,只等著收紅包。彼此都在賀年當中,直到元宵。要說元宵,還就真沒那沒熱鬧,只是吃吃湯圓罷了,忙活了那沒多天,哪還有那么正式。
結束
一眨眼,又到了殘?zhí)箶啾?,大人照常去工作,小孩有的去補作業(yè),有的還在回味當中。新年就在這熱鬧聲中過去了,一切又恢復了往常。
正如王安石說的,過春節(jié)就應該家家戶戶放爆竹,換桃符。但如今春節(jié)的許多風俗都少了,或許我們是喜愛傳統(tǒng)的,但又能從哪體現(xiàn)呢?我的春節(jié)就是這三個詞:準備,享受,結束。是不是過于平凡了呢?
賀新春手抄報內(nèi)容3
到了除夕夜的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張燈結彩,人們吃著團圓飯,看著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別提多爽了!吃完飯,大家興高采烈地等著新一年的到來。是的,很晚很晚的時候,家里通宵不眠,人人都成了“夜貓子”?!拌K—鐺—鐺—”新年的鐘聲敲響了,人們歡呼雀躍道:“看哪!新的一年到來嘍!”
正月初一,大家走親訪友,忙得不可開交,小孩給大人拜年,大人給小孩紅包,小孩拿著紅包去小店買鞭炮,準備晚上放,到了晚上,處處都能聽到震耳欲聾的鞭炮聲,看到絢麗多彩的煙花和門上貼著的對聯(lián),你看到這兒肯定會想起一個中國傳統(tǒng)的小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老是到村子里吃人。人們非常怕它,就在門外放一些爆竹和煙花并點燃,然后,又在門上貼對聯(lián),這不,“年”又來村子里搗亂了,可這次它看見的是讓自己頭暈眼花的對聯(lián),聽見的是“砰”!“啪”!的爆竹聲,“年”嚇得屁滾尿流,驚慌失措地逃走了。
這就是春節(jié),一個美好的節(jié)日,是我最喜歡的節(jié)日!是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中最最重要的,也是中華人民團聚的節(jié)日,它給我們帶來了歡樂和幸福!
賀新春手抄報內(nèi)容4
農(nóng)歷正月初一至初三日,古稱履端、元旦,今謂春節(jié),福州人叫“做年”,是一年中最隆重、假期最長的民間節(jié)日。黎明時分,各家敞開大門,焚香鳴炮,喜迎新年。這個節(jié)俗傳統(tǒng)禁忌甚多,說第一句話,做第一件事,都講究好彩頭,以冀一年之平安。新年伊始,逢人第一句都要說“恭喜”、“發(fā)財”、“平安”等吉利話,對方也報以相應的好話。當日不掃地、不打水、不挑擔、不劈柴、不洗衣、不洗澡、不理發(fā)、不說不吉利的話。全家起床后,便穿新衣服,或穿質地最好的衣著。早餐,有的吃太平面(線面、雞肉、鴨蛋),以祝太平、長壽;有的吃年糕(紅糖粿),以祝年年高升;有的老人吃素,祈求合家子孫一年平安。初一,小輩要向長輩拜年,長輩則給以壓歲錢或糖果、桔子。
初一不出遠門,初二、初三人們可以訪親拜友,互賀新年。正如清人吳繼筠在《福州歲時竹枝詞》中說的:“族新衣服趨人前,禮數(shù)謙謙喜連連;路上相逢共作揖,發(fā)財恭喜賀新年?!边@便是古時福州新正的景觀。有出嫁女兒的人家,要辦春酒,邀女兒、女婿及外孫回娘家飲宴團聚。水上船家(?民)的婦女,頭戴紅花,藍衫青褲,布底青鞋,結伴登岸,挨家串門,用福州話唱詩賀年:“姑嫂雙雙賀新年,紅紅傘燈掛廳前;好?好粿送奴去,金字牌板企(站立之意)門前。”“舊年過了又新年,生意興隆賺大錢;恭喜發(fā)財平安過,送奴?粿過門前?!边@叫“討?詩”,又是賀年詞,賀年討?以示吉祥。春節(jié)期間,福州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火樹銀花,歡聲笑語,到處呈現(xiàn)一派節(jié)日氣氛。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各級黨政領導在節(jié)前或節(jié)日期間,持禮物到軍烈屬、離退休干部及老勞模等府第拜年。各有關部門組織春節(jié)游園、各界聯(lián)歡會、文藝晚會等活動。那些有迷信色彩的舊俗逐漸消失。九十年代初,大多數(shù)居家都安裝電話,一般親戚好友用電話互拜新年,減少節(jié)日交通擁擠。
初四清晨,家家戶戶,焚香“接神”,迎接灶君回鑾視事。各行各業(yè)開假,放鞭炮,商店開門營業(yè),工廠開工,機關開始上班。九十年代后,作習時間進行調(diào)整,現(xiàn)在是初八上班。一些服務行業(yè),則春節(jié)仍在營業(yè)。
賀新春手抄報內(nèi)容5

小編精心推薦
春節(jié)手抄報 | 春節(jié)小報 | 迎新年手抄報 | 春節(jié)資料 | 關于春節(jié)的作文
小編精心推薦
春節(jié)手抄報 | 春節(jié)小報 | 迎新年手抄報 | 春節(jié)資料 | 關于春節(ji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