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流社會有許多的禮儀知識需要注意,那么大家知道上流社會必知餐桌十法則嗎?以下是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上流社會必知餐桌十法則”,供您參考,更多詳細(xì)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xué)網(wǎng)(www.liuxue86.com)查看。
上流社會必知餐桌十法則
刀叉禮儀
1、刀叉禮儀
這是一個對于習(xí)慣使用扁平餐具(刀和叉)的人們來說,被帶到餐桌上最常見的問題之一。在一個擺放恰當(dāng)?shù)奶鬃郎贤ǔ?梢钥吹奖P子左邊擺放著一系列的叉子,在盤子右邊擺放著一些勺子和刀子(餐桌通常是按照右利手的習(xí)慣擺放的)。這里有一條很簡單的規(guī)則,就是要始終從外到內(nèi);離你的盤子擺放最遠(yuǎn)的餐具是為在第一道菜時使用的。如果你仍然不知該怎么辦,那就稍等一會兒,看看你的女主人或是男主人是怎么做的。
一定要一次只取一小塊食物,并在吃每一口的間隙中放下餐具。當(dāng)你放下餐具時,注意要把它放在盤子上(絕不要把餐具重新放回到桌子上,更不要把餐具一半搭在盤子里一半放在桌子上);應(yīng)該將兩件餐具平行擺放(如果有兩件的話),如果只有一件餐具就應(yīng)該擺放成一定的角度。這么做可以告訴服務(wù)員你還沒有用完餐。當(dāng)你用餐完畢之后,請將你的刀子和叉子垂直擺放在盤子中間。叉子的尖頭應(yīng)該朝上,刀刃應(yīng)該朝向盤子的中間且向著叉子。
你應(yīng)該始終保持握著你的刀子和叉子——不應(yīng)該一開始就先把食物切完然后只是用叉子(這是美國的傳統(tǒng),通常在美國需要格外留意,但是在歐洲不必如此)。叉子的尖部應(yīng)該始終保持朝向盤子下部——對于那些像是豌豆之類不易食用的食物來說,你需要用刀子壓住它們?nèi)缓笥貌孀硬嬷秤?。叉子不是勺子,不要把叉子像勺子一樣使用?BR> 不要將任何你掉在地上的餐具拿起來使用,服務(wù)生會來幫你替換。
湯和布丁
2、湯和布丁
湯匙一般有兩種形狀——一種形狀是像一個圓形的碗,另一種形狀是像雞蛋。在喝湯的時候,湯匙必須放在桌子上,直接從碗里喝湯是絕對不能接受的。用勺子喝湯時,從碗的中心向碗的外沿方向舀湯。勺子靠近嘴時,注意要從勺子的邊沿喝湯——不要把整個勺子都放進(jìn)嘴里,更不要發(fā)出聲響。
布丁不能與甜點混為一談——它們是用餐過程中兩個完全獨立的部分,盡管有的時候二者可以相互代替。布丁是一道甜味的菜,而甜點通常是水果或奶酪。吃布丁時,通常會為你既準(zhǔn)備叉子又準(zhǔn)備勺子。布丁匙的使用方式和刀子相同,使用時朝向碗的內(nèi)側(cè)舀布丁,(對于右利手的人來說)應(yīng)當(dāng)由右手使用。布丁叉在使用時只起到推的作用,你不能將布丁叉放進(jìn)嘴里。使用布丁叉時,先將一小塊布丁推到傾斜的勺子上。當(dāng)你舉起勺子到嘴邊時,稍微傾斜一點,這樣可以保持食用布丁時在碗的正上方。當(dāng)你吃完布丁,把餐具背面向上放在盤子里的規(guī)則同樣適用于這里。
有的時候,布丁叉和布丁匙會直接放在你的盤子上,而不是與盤子兩邊的餐具放在一起。
餐巾
3、餐巾
一張餐巾只能使用一次——使用時要輕,絕對不要用餐巾使勁擦嘴,而是應(yīng)該輕輕的擦。餐巾應(yīng)當(dāng)展開平放在膝蓋上,將餐巾掖在你的襯衫或連衣裙的前面是絕對不能接受的。在古代,這么做十分正常,但是在現(xiàn)代人看來這么做十分粗俗。
如果出于一些緊急的原因,你必須在用完餐之前離開餐桌,那么你應(yīng)該把你的餐巾放在座位上(在這之前需要先請求女主人的原諒)。這么做是為了告訴服務(wù)員,你還打算返回。當(dāng)你準(zhǔn)備好再次落座時,需要更換一塊餐巾再鋪在膝蓋上。
如果你的餐巾掉到了地板上,除非房間里有管家或仆人在桌子旁邊,你把餐巾撿起來是可以接受的。在這種情況下,管家或仆人會拿一塊新的餐巾來替換掉在地上的。
當(dāng)你用完餐后,餐巾應(yīng)擺放整齊(但不需要折疊)在左側(cè)(而不是放在你的盤子里)。
如何選擇酒杯
4、如何選擇酒杯
通常情況下,你的餐桌上會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玻璃杯。玻璃杯會擺在你盤子的右前方。你最多可以有四個玻璃杯,玻璃杯通常會擺放成對角線或者大致的方形。左上角的玻璃杯是用來喝紅葡萄酒的,放在紅葡萄酒杯正下方的是白葡萄酒杯,一般會比較小;在右上角擺放的是香檳杯或者飲用餐后甜酒的更小玻璃杯,而擺放在右下角的是水杯。
如果有人敬酒,在其他人站著的時候你可以坐著,不要獨自舉杯。在與一個人敬酒的過程中,絕對不要再向他人敬酒——朝他們所在的方向舉杯就足夠了。在敬酒時,應(yīng)該保持目光接觸。如果你想提出敬酒,絕對不要用其他餐具敲擊你的玻璃杯,這是粗魯至極的,而且很可能會損壞昂貴的玻璃器皿。想要提出敬酒時,只要清清喉嚨來暗示就足夠了。
不要把你酒杯里的酒一飲而盡,其他賓客或者主人面前喝醉是不禮貌的行為,應(yīng)該安靜而緩慢的品嘗。在晚餐中加入葡萄酒是為了配合你的食物,而不是為了讓你喝醉。如果服務(wù)員再次為你的酒杯添酒,你不能用手遮蓋玻璃杯或者把手放在杯子旁邊,表示你已經(jīng)足夠了;你應(yīng)該直接告訴服務(wù)員,你已經(jīng)不需要了或者在他倒酒之前告訴他你不需要了。在服務(wù)員為你倒酒時,決不能用手拿著杯子。
身份和座次
5、身份和座次
在餐廳門口附近通常會放有座次表,或者在桌子上擺放席次卡。如果這些都沒有的話,就需要等待女主人來安排。在餐桌上,誰應(yīng)該坐在那里是有明確規(guī)定的,如果坐錯了座位而被要求調(diào)換,你和女主人都會十分尷尬。請記住,座次是由女主人制定的,而不是男主人。男主人會坐在桌子的最前端(這里通常是離門口或吵雜最遠(yuǎn)的座位),他的右邊位置應(yīng)該由主賓的妻子坐,他的左邊按照重要性依次坐著下一個賓客的妻子。女主人將坐在主賓的左邊,第二最重要的賓客將坐在她的左邊。其余的座位通??梢允侨我獾模枰鶕?jù)性別來交替。
當(dāng)你在餐桌旁落座后,你的腳應(yīng)該穩(wěn)穩(wěn)的放在面前的地板上。不要交叉雙腿,不要向后傾斜靠在椅子上,更不要晃動你的腳。在任何時候,你的肘部應(yīng)該在你身體的側(cè)面。在用餐的過程中,必須坐直將食物送到嘴里,而不是趴在盤子上。
在英國,正確的習(xí)慣在你不使用雙手時將雙手放在腿上。在法國,規(guī)則是在任何時候都保持你的雙手放在餐桌上。你可以把雙手放在桌子邊緣,但你千萬不要把你的手肘放在桌子上。
食品綜述
6、食品綜述
在每一位賓客的餐上完之前,你千萬不可開始用餐。如果賓客的數(shù)量很多,女主人可能會暗示你可以在賓客們的餐上齊之前開始用餐。如果是在這種情況下,你可以開始用餐。如果你吃了一口難以下咽的食物,你應(yīng)當(dāng)找個借口私下處理。千萬不要在餐桌上處理口中的食物,更不要把食物吐在餐巾上或者盤子里讓大家都看到。
如果你吃到了一些有小石子或者果核的食物,你可以用食指和拇指把它從嘴里取出來,然后放在盤子旁邊。在餐桌旁邊時,千萬不要用牙簽剔牙,更不要擤鼻涕。如果有什么你無法忍受的異物卡在了牙里,應(yīng)該找個借口去洗手間把它處理掉。用手指挑出骨頭也是可以接受的。
在你還沒有嘗過一道菜之前,不應(yīng)該直接在菜上撒鹽;這是一種對女主人的無理行為。如果你真的需要鹽,用干凈的刀尖(如果椒鹽碟里沒有擺放鹽匙的話)取一些鹽放在你盤子的側(cè)面,來方便你的使用。一些餐前小吃必須在沾過你盤子之后才能放進(jìn)嘴里,不要在從托盤中取下之后直接放進(jìn)嘴里。
面包
7、面包
如果你的餐點中配有面包,在你盤子的左側(cè)通常會配有一個小盤子(或者是放在你左手餐具的前面);如果是這樣的話,你必須使用這只小盤子來吃面包。如果沒有配備面包盤,你最好直接把面包放在你盤子左側(cè)的桌子上,而不是把面包放在盤子里。
絕對不要切割面包。當(dāng)你想要吃面包的時候,用你的手指撕一小塊來吃。即使沒有面包盤,也不需要擔(dān)心面包渣的問題——如果有需要的話,服務(wù)員會在每道菜之間為每一位賓客更換餐盤。通常餐桌上不會擺放黃油,但偶爾有些時候也會有。如果有黃油的話,就需要使用涂抹黃油的餐刀(黃油餐刀可能會擺放在面包盤上或者是你所使用的餐具的最右邊),一次取足你所需要的黃油。將取來的黃油放在你的面包盤上。如果沒有面包盤,你的女主人應(yīng)該會為你提供個人使用的黃油碟。在食用面包時,你應(yīng)該吃一片面包涂一片黃油,而不是一次性涂完黃油再開始吃。
交談
8、交談
除非你與桌上的每一位賓客都非常熟悉,你不能在餐桌旁討論政治、宗教或者性,你還需要避免這三個話題以外、具有爭議性的任何問題。用餐是一種享受,而不是用來爭論的論壇。
你應(yīng)該均衡與分別坐在你左右賓客的談話時間。與陌生人自由交談是十分困難但卻十分必要的,因為你只有這么做才能使每一位賓客加入到社交中來。這是一條非常嚴(yán)苛的規(guī)則,我知道有一位社會地位很高的女士坐在她最大的敵人旁邊。為了遵守這一條規(guī)則,這位女士一直在為她的敵人背誦字母表。但話雖如此,我并不推薦這種做法,因為它也是另一種冒犯。
不要在餐座上大聲喧嘩。你應(yīng)該低聲說話,但沒有必要像在教堂或者公共圖書館一樣——用餐的目的是為了享受,而社交是基礎(chǔ)部分。如果你對于與他人交談并不十分自信,一條十分受用的經(jīng)驗法則就是問他們一些與他們有關(guān)的問題(絕不是私人問題)。每個人都喜歡談?wù)撟约?,而且這么做也會讓你像一個好的傾聽者。
難對付的食物
9、難對付的食物
有些食物可能很難對付。以下建議教你如何正確處理:
洋薊:用你的手指依次剝掉葉子。拿住多刺的一端,將另一端伸入盤子中粘黃油醬或者沙司,然后用牙齒吸食里面的肉;把剩下的部分放在你自己面前。一旦你接觸到被稱為新的柔軟內(nèi)部,可以用刀子和叉子像吃牛排一樣的方式食用。
蘆筍:用左手拿著蘆筍莖,擁蘆筍尖粘黃油醬或者沙司。一次只咬一口,絕對不要一次就把一整根蘆筍莖放進(jìn)嘴里。如果分給你的是一根非常老的蘆筍,你可以把它留在你的盤子里。在歐洲,稠蛋白制作的食物必須用刀子和叉子食用,決不能用手指。
乳酪:小的圓形乳酪必須被切成小圓塊。較大塊的乳酪在切的時候必須從形狀較尖的一端切起(這一端被稱為鼻子)。
蝸牛:吃蝸牛的時候通常會配有專用的抓取工具和小叉子。使用時用夾子夾住蝸牛殼,然后用叉子把肉舀出來。
水果:如果有餐后甜點服務(wù)的話,你有可能會有甜點餐叉和餐刀。你應(yīng)該用它們來食用較大塊的水果。
10、十不要
不要小題大做,如果你不喜歡某個事物就扔掉它。
不要對著食物吹氣讓熱的食物變涼,應(yīng)該稍等讓食物自己變涼。
不要在餐桌上吸煙,除非得到女主人的邀請。
不要對著餐桌拍照,那看起來非常無理。
在你的食物已經(jīng)擺放到位后,不要挪動你的盤子。
不要對服務(wù)員頤指氣使,那會是你看起來不夠高雅。
不要用手指拿著雞或者排骨吃。
不要用餐具指指點點。
不要在喝葡萄酒的時候還握著叉子。
不要在用餐處逗留太久。
最后,確保在離開前向宴請你的主人致謝,并在第二天寄上感謝信(如果足夠幸運(yùn)的話,你還會被再次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