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講了很多遍,家中和幼兒園也沒有其他原因可尋,難道成長就一定是要把乖寶寶變成執(zhí)拗不講理的小魔王嗎?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家長育兒心得分享: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僅供參考,更多文章盡在出國留學網。
家長育兒心得分享:改變孩子從改變自己開始
“媽媽,我不要去幼兒園?!?BR> “為什么呢?”
“我不要最后一個?!?BR> “我保證,今天一定很早去接,以后再也不會是最后一個了?!?BR> “我不要去幼兒園!”“我還是不要去幼兒園!”我不要……
今年五月下旬起,一日之晨便始于女兒和我這樣令人頭疼的對話,接下來就是哭鬧、斥責,這樣亂哄哄的早晨持續(xù)了兩周多。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更加嚴重了。到了六月的某一天,一直喜歡早起的女兒找了各種借口不愿起床,勉勉強強穿好衣服,又開始不要洗臉不要刷牙,然后嚎啕大哭,歇斯底里地哭,嘴里念叨著還是那句不去幼兒園。那天,女兒平生挨了第一頓狠揍,但是滿屁股的烏青并沒有阻止她的哭鬧和強烈抵觸幼兒園的情緒,反而破天荒地狠狠咬了強行抱她的爸爸;那天,女兒破天荒地不是因為生病留在家里,因為沒有人勉強得了她踏進好玩的小三班教室;那天,女兒也破天荒地強烈反抗了她那么喜歡的媽媽、爸爸、外婆和老師們。
雖然知道孩子都是追求完美主義者,也知道四歲是一個典型的逆反期,但是真正面對孩子獨立意識發(fā)展過程中頭一次出現(xiàn)的強烈負面情緒,我卻倍感困惑和無力。道理講了很多遍,家中和幼兒園也沒有其他原因可尋,難道成長就一定是要把乖寶寶變成執(zhí)拗不講理的小魔王嗎?當時,女兒的情緒已經引發(fā)了我的負面情緒,我越焦慮越擔憂,就越失去耐心,我的急躁同時又在加深她的負面情緒。從那天她挨打以后破天荒咬爸爸可以證明,這種情緒上的互相感染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糕,以暴制暴根本解決不了問題。
直至有一天,有段話出現(xiàn)在我面前,如醍醐灌頂:“如果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因為一次晚接讓孩子不想去幼兒園,你是否能接受這件事?這無所謂好事還是壞事,它就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孩子就是有這樣的感受,關鍵是,我們是否可以接納它,而不是因此產生很多的擔心?是否可以坦然面對孩子每次去幼兒園時的哭鬧,接納她每次采用這樣的方式來表達對那件事的負面感受?”讀完這段文字,深吸一口氣,內心就突然輕松下來,迷惑困頓了許久眼前終于豁然開朗?!敖邮堋薄敖蛹{”“坦然”,方法就是這么簡單,因為愛很簡單,真理同樣簡單!但是,簡單并不意味著容易,要接受孩子成長過程中的種種變化,接受她可能長時間的情緒反復,接受她的不完美。自覺自愿地接受即接納,而且最重要的是心懷坦然,真正的平和淡定,因為孩子其實非常敏感,他會敏銳地感受到父母的內在情緒(盡管我們覺得可能沒有表現(xiàn)出來),如果內心很煩躁,就算沒有對孩子聲色俱厲,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我們的焦慮和擔憂,常常會加重或壓抑孩子們所經歷的負面情緒,如果我們允許孩子哭,接納孩子哭,孩子的負面情緒隨著眼淚釋放出了,孩子也就自我療愈了。其實,真正脆弱、恐懼的是我們自己,我們經常擔憂著孩子成長中的變化,焦慮著孩子成長后與我們的分離,淡定而堅定是需要多么強大的精神力量。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是上天送給父母最珍貴的禮物,他們是來幫助我們內在變得更強大更充實,他們就像我們的鏡子,如果我們內在寧靜平和,孩子亦會寧靜平和。所以,改變孩子,首先要改變自己,強大孩子的內心力量,首先要強大自己的內心力量。
女作家魯雅在《正能量讓孩子的內心強大》一文談到:愛分五個層次,第一層是關注孩子是否吃飽喝足,其次是舍得花時間陪孩子,然后是思考教育的目標,四是能幫助孩子,五是父母肯提升自己,并幫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我想在愛女愛子的路上,改變自己,提升自己,這是我們都應該努力前行的方向。漫漫的修煉之途,讓我們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