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具體了解一下歷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嗎?以下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楊玉環(huán)個人簡歷”,歡迎大家閱讀,供大家參考。更多內(nèi)容還請關(guān)注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哦。
楊玉環(huán)個人簡歷
楊玉環(huán)(公元719年-公元756年):號太真。姿質(zhì)豐艷,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后世譽(yù)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籍貫存在爭議,主要有五種說法:虢州閿鄉(xiāng)(今河南靈寶)、蒲州永樂(今山西永濟(jì))說、弘農(nóng)華陰(今陜西華陰)說、蜀州(今四川成都)、容州(今廣西容縣)說。她出生于宦門世家,父親楊玄琰曾擔(dān)任過蜀州司戶。
她先為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王妃,受令出家后,又被公爹唐玄宗冊封為貴妃。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fā)動叛亂,隨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經(jīng)馬嵬驛,楊玉環(huán)于六月十四日,在馬嵬驛死于亂軍之中,香消玉殞。杜甫有《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游魂歸不得。清渭東流劍閣深,去住彼此無消息。人生有情淚沾臆,江花江草豈終極!”、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diào)》則說她"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BR> 人物經(jīng)歷
選為壽王妃
楊玉環(huán)出身宦門世家,曾祖父楊汪是隋朝的上柱國、吏部尚書,唐初被李世民所殺,父楊玄琰,是蜀州司戶,叔父楊玄珪曾任河南府土曹,楊玉環(huán)的童年是在四川度過的,10歲左右,父親去世,她寄養(yǎng)在洛陽的三叔楊玄珪家。在她17歲時,武惠妃洛陽選壽王妃,挑中了她。她有傾城傾國之美,天生麗質(zhì),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彈琵琶。
開元二十二年七月,唐玄宗的女兒咸宜公主在洛陽舉行婚禮,楊玉環(huán)也應(yīng)邀參加。咸陽公主之胞弟壽王李瑁對楊玉環(huán)一見鐘情,唐玄宗在武惠妃的要求下當(dāng)年就下詔冊立她為壽王妃。婚后,兩人甜美異常。
貴妃得寵
開元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七,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郁郁寡歡。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薦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兒媳楊玉環(huán)。
開元二十八年十月,與李瑁成親五載的楊玉環(huán)離開壽王府,來到驪山,此時她才22歲,玄宗則56歲,玄宗先令她出家為女道士為自已的母親竇太后薦福,并賜道號“太真”。
楊家得勢
楊貴妃其大姐封為韓國夫人,三姐封為虢國夫人,八姐封為秦國夫人。每月各贈脂粉費十萬錢。虢國夫人排行第三,以天生麗質(zhì)自美,不假脂粉。杜甫《虢國夫人》詩云:“虢國夫人承主思,平明上馬入金門。卻嫌脂粉宛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杜詩詳注》卷二)乃為事實之寫照。
由于楊貴妃得到重寵,她的兄弟均贈高官,甚至遠(yuǎn)房兄弟楊釗,原為市井無賴,因善計籌,玄宗與楊氏諸姐妹賭博,令楊釗計算賭賬,賜名國忠,身兼支部郎中等十余職,操縱朝政。玄宗游幸華清池,以楊氏五家為扈從,每家一隊,穿一色衣,五家合隊,五彩繽紛。沿途掉落首飾遍地,閃閃生光,其奢侈無以復(fù)加。楊家一族,娶了兩位公主,兩位郡主,玄宗還親為楊氏御撰和徹書家廟碑。
首次出宮
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xùn)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后,遂冊立楊玉環(huán)為貴妃,玄宗自廢掉王皇后就再未立后,因此楊貴妃就相當(dāng)于皇后。
天寶五載七月,由于楊貴妃恃寵驕縱,得罪了玄宗,被玄宗譴歸娘家。
貴妃出宮后,玄宗飲食不進(jìn),高力士只得又把她召回來。正史記載:《舊唐書卷五十一》記載“五載七月,貴妃以微譴送歸楊銛宅”、“天寶九載,貴妃復(fù)忤旨,送歸外第”。《新唐書》卷七十六記載:它日,妃以譴還铦第,比中仄,帝尚不御食,笞怒左右。高力士欲驗帝意,乃白以殿中供帳、司農(nóng)酒餼百馀車送妃所,帝即以御膳分賜。力士知帝旨,是夕,請召妃還,下鑰安興坊門馳入。妃見帝,伏地謝,帝釋然,撫尉良渥?!顿Y治通鑒》記載:妃以妒悍不遜,上怒,命送歸。”這幾部正史都沒有正面地詳細(xì)說明這件事的發(fā)生過程,并異口同聲地說是楊貴妃因犯錯誤得罪了玄宗而被送歸娘家?!顿Y治通鑒》記載的理由是“妒悍不遜”,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還是沒說。野史《開元傳信記》記載:太真妃常因妒媚,有語侵上,上怒甚”、“太真妃常因妒媚,有語侵上,上怒甚,召高力士以輜送還其家。不難看出,楊貴妃此次被攆的罪名是“妒悍不遜”。楊貴妃所嫉妒的人很多人猜測是唐玄宗的另一名妃子——梅妃。根據(jù)宋人《梅妃傳》記載:“梅妃叫江采萍,比楊貴妃早19年入宮。當(dāng)年,唐玄宗最寵愛的武惠妃去世,玄宗心中失落,宦官高力士便建議在全國選美。高力士來到福建,見到了江采萍,驚為天人。于是,把她帶回宮,獻(xiàn)給了唐玄宗?!苯善疾粌H容貌美麗,而且溫柔典雅,很快便擄獲了玄宗的心。江采萍自小喜愛淡雅,也喜歡同樣淡雅的梅花。唐玄宗便將她封為梅妃,特地在后宮為她栽種了一片梅林。當(dāng)梅花盛開之時,玄宗便攜梅妃來到這里,賞花吟詩,恩愛無比。后來,唐玄宗又見到了楊玉環(huán),便為她的風(fēng)韻所傾倒,因為二人同擅長音樂,很快成為了知音。唐玄宗在千方百計將玉環(huán)弄到手之后,便日日與楊妃在一起,很快就把梅妃忘卻了。梅妃擅長詩賦,一日,她寫了一首《一斛珠》,托人帶給玄宗。玄宗見詩,便想起了昔日與梅妃在一起的情景。于是,便召她入翠華西閣敘舊。不料,此事被楊貴妃探知,醋意大發(fā),把玄宗和梅妃一番羞辱。李隆基畢竟是皇帝,怎能讓貴妃如此教訓(xùn),一怒之下,命人將楊貴妃送回娘家。
這件事在歷史上被傳得沸沸揚揚。但歷史上不論是《舊唐書》、《新唐書》,還是司馬光的《資治通鑒》,都沒有記載有梅妃這個人,其次,我們所看到的有關(guān)梅妃的書籍,其內(nèi)容是從《梅妃傳》衍化而來的。而《梅妃傳》一文無作者(有人認(rèn)為是唐曹鄴所著,并無實據(jù)。)抄錄者也不知作者是何人,只知他是北宋、南宋之交的人。而《梅妃傳》是最早記載梅妃其人其事的作品。其它所有關(guān)于梅妃的記載都是晚于該文,而且大多是該文的轉(zhuǎn)抄,或者增加了傳說部分。其三,在《梅妃傳》里有這樣幾句話,值得注意:“今世圖畫美人者,號梅妃,泛言唐明皇時人,而莫詳所自也?!逼湟馑颊f,當(dāng)今(宋代)仕女畫中的梅妃,人們只泛泛地說她是唐明皇時的人,而對她的身世卻不大了解。因此魯迅先生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到:“《梅妃傳》一卷亦無撰人,蓋見當(dāng)時有把梅美人號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時人。因造此傳……”。治學(xué)嚴(yán)謹(jǐn)?shù)奈膶W(xué)家鄭振鐸也否認(rèn)梅妃的存在。最后,查考唐代史籍,并未發(fā)現(xiàn)有高力士到閩粵選美的記載;《梅妃傳》所記梅妃被貶所居之上陽東宮在東都洛陽.它與長安相距數(shù)百里,而洛陽上陽東宮又無翠華殿西閣,何以會出現(xiàn)唐玄宗夜召梅妃,當(dāng)被楊貴妃發(fā)覺后,又怎會有梅妃“步歸東宮”之事。
唐玄宗時期專門設(shè)了一個職業(yè),叫作“花鳥使”,專管到民間搜羅美女以充實后宮。唐玄宗是個風(fēng)流天子,整日和楊貴妃在一起已經(jīng)玩膩了,便背著楊貴妃召幸這些女人。楊貴妃吃醋,與玄宗大吵大鬧;玄宗也生氣了,妃子竟然管起了皇帝的私生活,實在是不像話。于是,一氣之下,下令“攆回去”。楊貴妃就這樣被攆回了娘家。貴妃一走,唐玄宗突然覺得心中空落落的,很快就后悔了。當(dāng)天晚上,趁著夜色,唐玄宗就派禁軍將貴妃從楊家接了回來。
經(jīng)過一番折騰,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溫。不僅如此,玄宗還將楊貴妃的三個姐姐接到長安,封她們?yōu)橐黄贩蛉耍瑴?zhǔn)許她們隨意出入宮門。
再次出宮
天寶九年,楊貴妃又一次被遣送回了娘家。至于楊貴妃這次被攆的原因,《舊唐書》卷五十一天寶九載,貴妃復(fù)忤旨楊玉環(huán),送歸外第。時吉溫與中貴人善,溫入奏曰:“婦人智識不遠(yuǎn),有忤圣情,然貴妃久承恩顧,何惜宮中一席之地,使其就戮,安忍取辱于外哉!”上即令中使張韜光賜御饌,妃附韜光泣奏曰:“妾忤圣顏,罪當(dāng)萬死。衣服之外,皆圣恩所賜,無可遺留,然發(fā)膚是父母所有?!蹦艘遏灏l(fā)一繚附獻(xiàn)。玄宗見之驚惋,即使力士召還。《資治通鑒》中只有六個字“楊貴妃復(fù)忤旨。”楊貴妃忤的是什么旨呢?《楊太真外傳》記載:750年,天寶九載二月的一天,楊貴妃偷偷地吹唐玄宗大哥寧王李憲的紫玉笛,被唐玄宗看見了,以忤旨又被送出宮外。貴妃出宮后,剪下一綹青絲,托中使張韜光帶給玄宗,玄宗大駭,又令高力士把她召回。張祜《分王小管》詩云:“金輿還幸無人見,偷把分王小管吹。”(《中晚唐詩叩彈集》卷五)就是詠此事的。
因為寧王死于開元二十九年二十九年十一月((742年1月15日))薨,天寶九年(750),已經(jīng)死了八年。楊貴妃不可能與死人有染。對于楊貴妃吃姐姐的醋的說法,也僅在《集靈臺.其二》作者張祜: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卻嫌脂粉污顏色,淡掃峨眉朝至尊出現(xiàn),不足為據(jù)。而且,在天寶年間,楊貴妃和她的姐妹們關(guān)系一直不錯,說明唐玄宗和虢國夫人之間是清白的。
這次楊貴妃被攆可能是玄宗給楊家的一個下馬威。因為楊貴妃的得寵,楊家也跟著顯赫起來。隨著地位的升高,楊家便無法無天了。楊家接受招待的規(guī)格已經(jīng)超出了規(guī)定的界限;大肆收受賄賂;不僅如此,他們甚至還騎到了皇室的頭上?!缎绿茣分杏涊d:“出入宮掖,恩寵聲焰震天下。每命婦入班,持盈公主等皆讓不敢就位,建平、信成二公主以與妃家忤,至追內(nèi)封物,駙馬都尉獨孤明失官?!被噬系挠H妹妹在三位夫人面前只能讓座而不敢就坐;唐玄宗的女兒信成公主因為和楊家人有矛盾,竟淪落到追回內(nèi)府封贈東西,如再不處理,恐怕整個江山都成了楊家的了。玄宗生氣了,楊家就是仗著有個貴妃撐腰,于是,楊貴妃再一次被攆回了家。
楊貴妃這次被送回家,是玄宗使用殺雞給猴看的策略,就是要滅滅楊氏家族的威風(fēng)。這一招果真很靈,楊家人慌了神,可又不好出面求情,楊貴妃更是終日以淚洗面。因為,這一次唐玄宗并沒有急著把貴妃接回去,而且送走之后就再沒有了消息。玄宗雖然沒有派人去接楊貴妃,但心中還是很想念的。
一個叫吉溫的人來游說唐玄宗,正中玄宗下懷。唐玄宗立刻派人看望貴妃,還將自己的御膳分了一半給她。楊貴妃見皇帝派人來看她了,感動地淚流滿面,馬上伏地認(rèn)錯,還剪下了自己的一縷頭發(fā),獻(xiàn)給玄宗。唐玄宗一看到貴妃的青絲,派高力士將楊貴妃接回了宮。
楊貴妃知道玄宗沒有她,便寢食不安,于是更為驕縱,楊家“出入禁門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cè)目”。陳鴻《長恨歌傳》記載:居易歌曰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死于馬嵬坡
天寶十四載(公元755年),范陽、平盧、河?xùn)|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以反楊國忠為名起兵叛亂,兵鋒直指長安。次年,唐玄宗帶著楊貴妃與楊國忠逃往蜀中,途經(jīng)馬嵬驛(今陜西興平市西)時,隨駕禁軍將校一致要求處死楊貴妃和楊國忠。唐玄宗言國忠當(dāng)誅,然貴妃無罪,本欲赦免楊玉環(huán),無奈禁軍皆認(rèn)為貴妃乃禍國紅顏,安史之亂乃因貴妃而起,不誅難慰軍心、難振士氣。接受高力士的勸言后,唐玄宗為求自保,不得已賜死楊貴妃。這就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的“六軍不發(fā)無奈何,宛轉(zhuǎn)蛾眉馬前死”之典故,最終楊貴妃被賜白綾一條,自縊在佛堂的梨樹下,時年38歲,而楊國忠則死于亂兵刀刃之下。玄宗在安史之亂平定后回宮,曾派人去尋找楊貴妃的尸體,但未尋得。
相關(guān)故事
羞花來歷
楊玉環(huán)從小缺碘,落下了一個毛?。汉?。雖然她集三千寵愛于一身,可是總覺得好不爽。自從梅娘娘來了之后,李隆基的心便有一點點花了。玉環(huán)很著急,聽說華清池的水是礦泉水,含有各種礦物質(zhì),包治百病。于是玉環(huán)便向阿基撒嬌,要了華清池,有空便洗。可是,浴室里供氧老是不足,她又治病心切,常常一泡便是幾個時辰,常常暈倒在池里。于是,無聊的文人們便寫:“侍兒扶起嬌無力。”
一個療程結(jié)束了,玉環(huán)的狐臭好了許多。一天,牡丹開放,美不勝收。玉環(huán)備了一點小菜,要阿基同酌,阿基滿口答應(yīng)。可是,當(dāng)阿基在路上的時候,梅娘娘派人來說,她患了重感冒,要阿基去看看。阿基左右想了一下,對高力士說,告訴玉環(huán),朕一會再去賞花??墒?,高力士他老人家年紀(jì)大了,加上陜西人口音重了一點(畢竟那時還沒有普通話),傳成“朕要你一個人看花”。玉環(huán)傷心極了。面對這滿園春色,玉環(huán)愁上心來。她一氣干了十八碗茅臺,大醉而臥。大家知道,玉環(huán)的狐臭畢竟沒有根治,心情不好,又喝多了一點,又犯了。把眾人熏得不亦樂乎,花也是有感覺的耶(生物系的同學(xué)知道),何況是花王牡丹。于是,滿園牡丹都合上了。阿基在梅娘娘哪里坐了一會,便匆匆趕來。走得急了一點,也感冒了,鼻子聞不到。后來,人們叫楊玉環(huán)“羞花”,其實是狐臭熏的。
楊玉環(huán)救小和尚
唐明皇(玄宗)天寶年間,猗氏東南楊家莊有一楊氏人家。夫妻倆口過著清貧淡漠的生活。膝下無男,生育四女。唯幼女花容月貌,聰睿過人,雙親視若掌上朋珠,起名玉環(huán)。由于家境貧寒,玉環(huán)自小常寄外婆家生活。一日其母接她回家,路過涑水河畔,見一大和尚將一小和尚按在河中。小和尚掙扎呼救。旁邊有人問其原因,大和尚答道:“我們寺中長老含辛菇苦,歷經(jīng)多年,化齊萬緣醮。好不容易湊滿萬人名次,小和尚竟膽大妄為,偷花了一十二文布施錢。致使長老終生夙愿付之東流。功果不全,此方百姓不能清凈,貽害鄉(xiāng)人。因此定要把他置于死地,以消眾人之恨。”在場人說道;“他已作了此等對不起大家之事,可說是,潑水難收,追悔莫及。今日應(yīng)該給他一條活命,設(shè)法挽救才是。我們何不再掛一個名,此十二文錢也就滿了,然后叫他立功贖罪,豈不甚好?”大和尚說:“這萬緣醮,萬人名字已滿,只是錢數(shù)不夠,不能掛名了?!?BR> 眾人聽后嘆道:“這就難了。我們管不了。”說完全部走散。楊玉環(huán)在一旁見此情景,當(dāng)即出以同情之心,對其母說道,“咱們何不救救小和尚?豈能讓他死于非命!”母親說:“兒呀!這萬緣醮上人名已滿。既使有錢給他布施,也不能再添咱們的名字了。何況身無分文!”玉環(huán)接著說:“這個不難。我們又不圖掛什么名,救人要緊。只給他錢不就是了?我這里有在外婆家給人家描龍繡鳳掙得一十二文錢,原準(zhǔn)備咱們路途吃用。咱不如暫時忍點饑寒,以了結(jié)今日之事。”即把錢交于大和尚,交待他們不要寫什么名字,并耐心對二人進(jìn)行了勸解。二和尚高高興興地返回到城內(nèi)妙道寺去了。長老和尚聞報后,急忙身披袈裟,趕到母女面前,屈身下拜,感激地說道:“小僧辦這萬緣醮,幸而善姑娘同我們結(jié)了萬緣!如此助人為樂,慷慨濟(jì)人之善心,實實令灑家敬佩,天長地久有時盡,吉人天相有報應(yīng)?!?BR> 妃子一笑
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有著傾城傾國之美,天生麗質(zhì),又精通音律,擅歌舞,并善彈琵琶。以致唐玄宗對她寵愛有加。
那位萬人之上的大唐皇帝為了博得楊貴妃的歡心,每逢荔枝季節(jié)總要委派專人通過每五里、十里的驛站從四川(有的說從廣東、福建)馳運帶有露水的新鮮荔枝。宮中的享受又是極其奢侈,越是難得的山珍海味、希世奇寶越要進(jìn)貢,除荔枝外,另有一美酒更是讓唐玄宗封為宮廷御酒,其釀酒用的水是高山上的清晨甘露,此酒具得天獨厚的四川興農(nóng)釀酒之地利優(yōu)勢,釀出來的美酒醇香芬芳,清而不淡,濃而不艷!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當(dāng)時楊貴妃在華清宮里品嘗荔枝時是怎樣的一番動人情景,唐玄宗每每以此美酒與其對飲,楊貴妃在唐玄宗的心目中當(dāng)然更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了。從此便有這歷史上這著名的一笑?!叭A清笙歌霓裳醉,貴妃把酒露濃笑”那作為貢品進(jìn)入宮廷的美酒,也取名為:露濃笑。
貴妃醉酒
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而“三千寵愛在一身”,可她也曾一時失寵而借酒澆愁,醉后忘其所以,放浪形骸。
唐玄宗先一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shè)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備齊御筵候駕,孰意遲待移時,唐玄宗車駕竟不至。遲之久,遲之又久。乃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楊貴妃性本褊狹善妒,尤媚浪,且婦女于怨望之余,本最易生反應(yīng)力。遂使萬種情懷,一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春情頓熾,忍俊不禁。于是竟忘其所以,放浪形骸,頻頻與高力士、裴力士二太監(jiān),作種種醉態(tài),及求歡猥褻狀,乃始倦極回宮。
人物評價
楊玉環(huán)善歌舞,通音律,為唐代宮廷音樂家、舞蹈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被后世譽(yù)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雖然體態(tài)豐腴,但史書上也記載著她是一位舞蹈高手,還精通胡旋舞,身段飄搖,翻躍如風(fēng),令人眼花繚亂。楊玉環(huán)自入宮以后,遵循封建的宮廷體制,不過問朝廷政治,不插手權(quán)力之爭,以自已的嫵媚溫順及過人的音樂才華,受到玄宗的百般寵愛,雖曾因妒而觸怒玄宗,以致兩次被送出宮,但最終玄宗還是難以割舍。
楊玉環(huán)若生在別的年代,或許成不了楊貴妃。唐朝人以豐腴為美,楊玉環(huán)則“凝脂胭華”,連“脂肪”都開始“凝集”,像“胭脂”一樣散發(fā)著“華麗”的色彩,這都是是需要一定“功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