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學的面試題深刻而具有哲學性,想要挑戰(zhàn)申請牛津這樣的名校,就先來看看這些問題你是否能HOLD住吧: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來說說2018牛津大學面試題。
牛津大學的5個面試問題
1. 現(xiàn)代語言(法語):使小說或戲劇“政治化”的因素是什么?
2. 醫(yī)學:在英國,每四個死者中有一人是死于癌癥,然而在菲律賓,這個數(shù)據(jù)是1/10。是什么導致了這個區(qū)別?
3. 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專業(yè)(哲學方向):你認為指責別人中包含了什么?
4. 數(shù)學:假設讓一個梯子靠著一堵豎直的墻,一端著地。梯子中間的踏板兩側(cè)被涂上了不同的顏色,這樣我們站在邊上就可以看到那塊中間的踏板。試想,當梯子掉到地上時,它中間那塊踏板的軌跡是怎樣的?
5. 實驗心理學:一個大型研究顯示,哥哥姐姐們在IQ測試中取得的分數(shù)通常比他們的弟弟妹妹們高,這是為什么?
一起來看看面試官們的回答和解釋:
1. 現(xiàn)代語言(法語):使小說或戲劇“政治化”的因素是什么?
Helen Swift(圣希爾達學院):“當詢問‘是什么導致了政治化’時,我們想讓候選人去思考:使用‘政治化’這個標簽的含義是什么?‘政治化’喚起了作品的哪些方面?
‘政治化’是對內(nèi)容還是風格的評判?‘政治化’是一個有價值的評判標準嗎?它作為一個標簽有多大的用處?
如果我們說,實際上所有的藝術(shù)都是政治化的,會發(fā)生什么?有時候評論家堅持認為一部作品是政治化的,而作者卻否認,這類情況單純是主觀解釋的問題嗎?
Swift博士同時提到,候選人回答問題時改變主意并不會被扣分,只要他們表現(xiàn)出解決困難的和新的問題的意愿與能力。
2. 醫(yī)學:在英國,每四個死者中有一人是死于癌癥,然而在菲律賓,這個數(shù)據(jù)是1/10。是什么導致了這個區(qū)別?
Chris Norbury(王后學院):“這是一個典型的開放式問題,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
他解釋道:“有些候選人會追問有用的說明信息,例如‘這些數(shù)據(jù)從哪來的,有多可靠?’,或是‘這兩個地區(qū)的平均壽命分別是多少?’。
另外一些候選人回答的主要觀點是:英國人的生活習慣的各方面天生就不太健康,這個觀點本身就能引起一番有趣的討論。
其他候選人,他們知道菲律賓人的平均壽命比英國人低,在此基礎上就會想到導致問題中的區(qū)別的原因在于,在發(fā)展中國家,其他致死原因相比癌癥更常見?!?BR> 根據(jù)Norbury教授的說法,候選人考慮這些問題時呈現(xiàn)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審辯性思維、溝通技巧和其他能力,對牛津大學的教學模式來說是必須的。
3. 哲學、政治學、經(jīng)濟學專業(yè)(哲學方向):你認為指責別人中包含了什么?
Ian Phillips(圣安學院):“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們不是在尋找正確的答案,而是想看候選人是否能夠想出創(chuàng)造性的例子和建議,并且通過辯證、仔細的思考后得出結(jié)論?!?BR> 他繼續(xù)說道:“例如,許多候選人認為,A如果要指責B,A要認為B做錯了事。也有許多候選人指出B就算沒有做錯事,A也可以指責他?!?BR> “我們可以用這些建議得出一個簡單的指責論:人們指責只是因為他們認為別人做錯了事。當我們把這個結(jié)論告訴候選人后,他們大多數(shù)人都意識到不只這么簡單?!?BR> “候選人對指責論的不認同顯示了他們評估一個建議的能力,我們要求他們舉出一個反例來論證自己:有些時候我們認為別人做錯了,但是沒有指責他們。候選人接著就被要求提出并論證能夠完善‘指責論’的更成熟的建議?!?BR> “一些候選人認為比起認為別人做錯了事,指責包含一個更復雜的評判。其他人則爭論說,真正的指責中包含著發(fā)出指責的一方的某些情緒:比如憤怒或怨恨。之后,我們再把這些建議加入測試中,尋找反對意見?!?BR> 根據(jù)Phillips教授的說法,在一個優(yōu)秀的面試中,候選人會提出啟發(fā)性的例子,以此反映出他的分析性思維能力。
4.
數(shù)學:假設讓一個梯子靠著一堵豎直的墻,一端著地。梯子中間的踏板兩側(cè)被涂上了不同的顏色,這樣我們站在邊上就可以看到那塊中間的踏板。試想,當梯子掉到地上時,它中間那塊踏板的軌跡是怎樣的?
Rebecca Cotton-Barratt(基督教會學院):“這個問題檢測候選人是否能夠其中剔除不重要的信息,用數(shù)學方法來解決問題?!?BR> “許多候選人用作圖來表示梯子落地的階段,正確的方法是由方程來模型化這個落地過程?!?BR> Cotton-Barratt補充道:“如果候選人被難住了,我們會問他們梯子和墻與地板之間形成什么形狀,以此來進行提示,他們最終會發(fā)現(xiàn)在每個階段,梯子都會形成一個直角三角形?!?BR> “一些候選人馬上會想到畢達哥拉斯定理,然后找到答案。(答案就是踏板的軌跡是一個四分之一的圓,圓心在地板與墻的接觸點上)”
5. 實驗心理學:一個大型研究顯示,哥哥姐姐們在IQ測試中取得的分數(shù)通常比他們的弟弟妹妹們高,這是為什么?
Kate Watkins(圣安學院):“在學生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們會引導他們?nèi)ニ伎伎茖W因素,例如母親的年齡(弟弟妹妹出生時媽媽的年紀更大了,這會是一個原因嗎?)。
同時還要求學生進行觀察分析,思考出生順序會如何影響兄弟姐妹的行為進而影響他們在IQ測試中的表現(xiàn)?!?BR> “這使學生去思考哥哥姐姐們獲得高分的原因——比如說,有學生認為原因在于哥哥姐姐在弟弟妹妹沒出身之前獲得了父母對子女全部的關(guān)注。”
“接著我們進一步引入一個結(jié)論,指出這種現(xiàn)象不僅發(fā)生在孩童身上——身為哥哥姐姐,有一個特別的因素導致了他們IQ測驗的分數(shù)更高。
最終大多數(shù)學生都想到了一點:作為哥哥姐姐,在教導弟弟妹妹一些技巧和知識的同時,自己的認知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實際上學習了兩次)。”
盡管上面這么解釋了一通,Watkins教授仍指出這個問題沒有正確的答案,候選人提出的新解釋常常讓面試官為之驚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