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經驗:孩子厭學怎么辦

字號:


    當孩子出現(xiàn)厭學情緒的時候,家長們表示很頭疼,以下是出國留學網欄目小編為您整理育兒經驗:孩子厭學怎么辦,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查看。
    

    年僅8歲的男童小林(化名)竟產生了厭學情緒。據(jù)了解,小林2歲開始,便出現(xiàn)了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如何管好孩子,家長急盼市民支招。據(jù)了解,家住巴南南泉鎮(zhèn)的小林從2歲開始便患上了多動癥。據(jù)小林的外婆介紹,小林除了睡覺“安靜”外,整天都閑不住手腳,且動作特別多:頻繁眨眼、無緣無故和玩伴產生沖突。上個月,小林在外面耍的時候,就把伙伴給打傷了,家人給人家賠錢治病不說,現(xiàn)在已沒人和他玩了。
    醫(yī)生稱,小林的這種表現(xiàn)就是醫(yī)學上所謂的多動癥,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對孩子以后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嚴重的會導致厭學。小林到了上學的年齡,據(jù)小林老師介紹,小林上課注意力很不集中,小動作特別多,他的學習成績明顯比其他同學差;而在同學當中,經常搞惡作劇,同學都因為小林的“不友好”遠離了他。在這種情況下,小林產生了厭學情緒,學習更是一塌糊涂。
    專家分析
    發(fā)病率3%多動癥應及早綜合治療多動癥是一種常見的兒童心理疾病,發(fā)病率為3%左右,男孩約為女孩的4-9倍。兒童多動癥是病態(tài),不應歧視,不應打罵,以免加重孩子的精神創(chuàng)傷;對兒童多動癥必須進行藥物治療,但藥物不能代替教育;要取得良好的療效,必須四方面(患兒、家長、教師、醫(yī)師)的互相配合。
    家庭中可以進行飲食療法:
    1.應多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蛋類、肝臟、豆類、花生等對提高智力有一定幫助。
    2.應多食含鐵豐富的食物,如肝臟、禽血等。
    3.應少食含鉛食物,如皮蛋、貝類等食品。
    4.應少食含鋁食物,吃油條對小兒的智力發(fā)育不利。
    5.應少食含酷氨酸的食物,如掛面、糕點等。少食含甲基水楊酸的食物,如西紅柿、蘋果、橘子等。
    另外,不愛學習也就是厭學,是由于學習動力缺乏所致,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父母不切實際的要求:要求過高的后果是容易使孩子產生害怕失敗的心理,繼而導致上進心喪失和學習動力缺乏。特別是當家長采用強硬專制的手段時,孩子便會以一種逆反的行為報復父母的不公正。
    二,要求過低或放縱:大多數(shù)孩子進入學校是以一種新鮮感走進校園的,如果此時父母對兒童的要求過低,整日忙于自己的事,而忽視了孩子入學后的心理變化,一旦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認為學習太苦而失去了興趣和動力,隨之而來的就是厭學。
    三,嚴重的家庭問題:生活在一個經常發(fā)生糾紛的家庭,孩子會心事重重,而無力顧及功課。由于安全感喪失,家庭不斷地激烈爭吵和高度緊張氣氛,使焦慮的孩子無法再對學校發(fā)生興趣。
    四,兒童的自身問題:兒章心理發(fā)育不成熟:兒童雖然智力水平屬于正常,但社會適應能力差,幼稚、缺乏積極的進取精神。自信心缺乏:開始孩子對學習很感興趣,信心十足。但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和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被思想保守、生活刻板、只注意分數(shù)的父母所壓抑,所以孩子不僅不能為自己的獨詩性、創(chuàng)造性而驕傲,反而會感到自己無能,而自暴自棄。
    五,學校中的問題:學習負擔過重;學校生活過于緊張,學校的紀律過嚴而刻板;孩子在學校中常常受屈辱。
    六,惡劣的學習環(huán)境:父母不愛學習;學習條件太差;學校和社會風氣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