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留學生要遵守的戀愛風俗

字號:


    英格蘭人的婚俗豐富多采,從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已的傳統(tǒng)方式進行。下面出國留學網就來說說在英國留學的戀愛風俗,下面就一起來體驗一下吧。
    在英格蘭北部約克市求婚方式頗為奇特,繼承了古代民間遺風,女孩子成熟以后,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顏色的緊身服飾,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號燈一致。綠色的表示:"來吧!我愿意戀愛,大膽地追求吧!"黃色表示:"機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還是有成功的機會。"紅色表示:"目前我還不想談情說愛,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伙子會根據(jù)對方的服色,根據(jù)自已的選擇去大膽地追求,決不會被扣上行為不端的帽子。
    一旦雙方確立了戀愛關系,男方要送給女方訂婚戒指并舉行儀式。這種習俗遍及整個英國。結婚或定婚戒指是許多民族的傳統(tǒng)習俗,英格蘭人在教堂里舉行婚禮儀式時,新郎給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人們甚至認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無效的。當神父詢問一對新人是否愿意做對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頭偕老后,新郎給新娘的無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征著丈夫對妻子的純真愛情,同時妻子也表示接受并忠實于這種愛情。
    英國在16世紀時,結婚戒指的內側經??淌羌易宓膱D案或箴言,諸如"上帝使我成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只手、一顆心、一頂主教冠和一個骷髏,銘文是:"前三個我賜予你,第四個使我超脫。"今天戒指上的銘文大多只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開頭字母。
    英國人結婚要穿禮服;新娘身著白衫、白裙、頭戴白色花環(huán),還要罩上長長的白紗,手持白色花束。總之,英國人崇尚白色,它象征愛情純潔、吉祥如意。而戴頭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世紀,當時兩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頭紗。在古希臘,舉行結婚儀式時不僅新娘要戴亞麻或毛織品的頭紗,而且一對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羅馬時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顏色的頭紗以示區(qū)別。中世紀以后,宮廷貴族之中出現(xiàn)了用珍珠裝飾的花冠。爾后在英國對于結婚紀念日十分重視,每年都要慶祝并有不同的稱謂。第一年是紙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為皮革婚,第四年為毅婚,第五年稱木婚,第六年稱鐵婚,第七年叫銅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為柳婚,第十年是錫婚,以后是鋼婚、繞仁婚、花邊婚、象牙婚、水晶婚。從第十五年以后,每五年各有一個稱謂,依次為搪瓷婚、銀婚(第二十五年是個大典)、珠婚、珊瑚婚、紅寶石婚、藍寶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鉆石婚。這最后一個是第三大慶典,但很少有人能夠慶祝這個慶典。,發(fā)展成為白色頭紗,并且尺碼日益延長,并遍及歐洲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