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德育工作計劃五年級

字號:


    斗轉星移,周而復始,新的學期開始,你對新學期有何規(guī)劃呢?一起來看看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德育工作計劃五年級”,歡迎大家閱讀,供大家參考。更多內容還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哦。
    2018德育工作計劃五年級(1)
    德育教育作為教育亙古不變的話題,時時刻刻圍繞在我們身邊,自古以來老師就擔負著教書育人的責任。為了加強學生德育,特制定如下計劃:
    一、走進學生。
    新課程提出教師要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平等中的首席”,師生關系上,強調尊重、贊賞,這正為德育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實施條件。在以往,老師只是講道理,教學生怎樣做,所以學生也只能是嘴上說得好。而新課程的要求,讓老師真正走進學生,了解學生,與學生共同發(fā)展,發(fā)現(xiàn)學生身邊的事,用事實牽引學生,使學生信服。
    雖然是五年級的孩子,他們也有自己的想法,特別是農(nóng)村經(jīng)濟條件差,孩子容易產(chǎn)生自卑、自私的心理,所以我們要真正與孩子溝通,讓自己也成為他們中的一員,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每個兒童都是帶著想學好的愿望來上學的,這種愿望像一顆耀眼的火星,照亮著兒童所關切和操心的情感世界。他們以無比信任的心情把這顆火星交給我們做教師的人。這種火星很容易被尖刻、粗暴、冷淡、不信任的態(tài)度所熄滅。要是我們做教師的人,在心里也像學生對待我們那樣,把無限的信任同樣也給予他們就好了,那將是一種富有人情味的相互尊重的美妙的和諧。就讓我們?yōu)閮和瘎?chuàng)造這種和諧的旋律,讓他們得到美的德育熏陶吧!
    二、貼近家長。
    家長是農(nóng)村德育教育至關重要的一關,人們常說5+2=0,老師在學校苦口婆心五天,學生在家兩天就全忘干凈了。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說:“幫助兒童的最佳途徑是幫助父母?!彼?,要想讓我們的德育教育得到鞏固,首先要改變農(nóng)村家長滯后的思想,一般采取的方式有家長會、家訪、聯(lián)系卡、培訓班等,取得家長信任,共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德育環(huán)境。
    三、利用課程。
    1、其他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在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中貫穿德育教育,例如:語文課上閱讀內容的思想評價;數(shù)學課上合作學習的品德培養(yǎng);勞動課上互幫互助的教育。可以說德育教育無時不可,我們要堅持常抓不懈,定會有所成績。
    2、思想品德課的規(guī)范。思想品德課是小學階段向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主要科目,可走進我們的課堂聽聽,無非是學生讀讀背背,完全是教師的一言堂,怎能讓學生信服,因此建議品德課上最好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體驗的方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良好思想的內涵。
    2018德育工作計劃五年級(2)
    學生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如何,直接關系到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國家前途和民族命運。高度重視對下一代的教育培養(yǎng),努力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黨和國家事業(yè)后繼有人的重要保證。班級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我將努力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一、思想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
    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xx大精神,全面落實《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緊密結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實際,針對未成年人身心成長的特點,積極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規(guī)律,堅持以人為本,教育和引導未成年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yǎng)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努力抓好幾項工作,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1)從增強愛國情感做起,弘揚和培育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深入進行中華民族優(yōu)良傳統(tǒng)教育和中國革命傳統(tǒng)教育、中國歷史特別是近現(xiàn)代史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認識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tǒng),了解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的深重災難和中國人民進行的英勇斗爭,從小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樹立和培育正確的理想信念。進行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歷史教育與國情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正確認識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把個人的成長進步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同祖國的繁榮富強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為擔負起建設祖國、振興中華的光榮使命做好準備。
    (3)從規(guī)范行為習慣做起,培養(yǎng)良好道德品質和文明行為。大力普及"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積極倡導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精神,引導廣大未成年人牢固樹立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的意識,懂得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備文明生活的基本素養(yǎng),學會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基本關系。
    (4)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促進未成年人的全面發(fā)展。努力培育未成年人的勞動意識、創(chuàng)造意識、效率意識、環(huán)境意識和進取精神、科學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觀念,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自主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引導未成年人保持蓬勃朝氣、旺盛活力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激勵他們勤奮學習、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造,使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得到全面提高。
    三、抓住有利時機,開創(chuàng)道德教育有效途徑。
    各種法定節(jié)日,傳統(tǒng)節(jié)日,革命領袖、民族英雄、杰出名人等歷史人物的誕辰和逝世紀念日,建黨紀念日、紅軍長征、辛亥革命等重大歷史事件紀念日,"九一八"、"南京大屠殺"等國恥紀念日,都蘊藏著寶貴的思想道德教育資源。抓住時機,整合資源,集中開展思想道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組織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引導學生弘揚民族精神,增進愛國情感,提高道德素養(yǎng)。
    本學期要大力加強文明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引導學生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社會公德。要加強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要通過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主題教育活動,把德育工作落到實處。
    2018德育工作計劃五年級(3)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牢固把握德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靈魂”地位,在德育的目標、內容、途徑、手段、方法上探索更適合學生年齡與身心特點,更適合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的新舉措。以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為核心,以基礎文明行為的養(yǎng)成教育為主線,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主動性和實效性,鞏固和提高我班德育工作的整體水平,使我班的德育工作能夠邁上一個新臺階。
    二、工作目標:
    1、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把德育工作滲透到班級工作的各個方面。
    2、學生操行評定合格率達100%。
    3、學生在校安全事故發(fā)生率為零。
    三、工作思路:
    1、以學生為本,道德為先,發(fā)展為本,抓好學生的德育工作。
    2、每月突出一個重點,將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作為德育教育的主要抓手,融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增強學生的責任感。
    3、強化“以德立教”、“以身立教”意識。
    四、重要工作:
    (一)注重創(chuàng)新,豐富活動形式,培養(yǎng)文明學生。
    1、大力開展安全教育。繼續(xù)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為德育工作長期堅持的重點。
    2、開展節(jié)日活動。各種重要節(jié)日、紀念日中蘊藏著寶貴的道德教育資源,班級要結合教師節(jié)、國慶節(jié)等重大節(jié)日、紀念日開展活動。
    3、積極開展綠色環(huán)保教育。引導學生樹立環(huán)保意識,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二)狠抓基礎,強化養(yǎng)成教育,提高德育實效。
    1、狠抓養(yǎng)成教育。學期初,利用一周時間開展“開啟文明生活的寶典”常規(guī)訓練活動,結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一日行為規(guī)范》要求學生實現(xiàn)“三管住”。
    2、加強少先隊工作,形成制度化、常規(guī)化,做到有目的、有計劃、有措施、有記錄,健全組織,定期開展活動。
    3、繼續(xù)推行紅領巾值日崗制度,對班上的衛(wèi)生、文明禮儀、紀律、三操等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每天公布分值,兩周進行小結,頒發(fā)流動紅旗,確保常規(guī)工作持之以恒、抓細抓實。
    4、發(fā)揮德育陣地作用。黑板報和周報定期推出,各個板塊要安排合理,內容的選擇、組織、采編都要盡可能的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成為學生了解天下大事、校園新聞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途徑。
    (三)三位一體,調動各界參與,發(fā)揮整合優(yōu)勢。
    1、加強班級、家庭、社會的聯(lián)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有效提高德育教育效果。
    2、特別重視單親家庭、離異家庭、貧困家庭以及外地民工子弟等特殊家庭家教工作的指導和該類家庭學生的教育和管理,讓這些孩子也能享受到班級大家庭的溫暖,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