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美教案設計

字號:


    平凡中,只要細心發(fā)現(xiàn),也可以看多的美好。對于平凡的美的課堂教學設計,要不斷的進行反思,才有利于進步。以下是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的平凡的美教案設計,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查看。
    《平凡的美》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在生活中找到平凡的事與人與物,感知平凡的美。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比欣賞的方法學習將生活中平凡的事物轉化為藝術創(chuàng)作。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發(fā)現(xiàn)美的能力、提高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
    教學重點:
    找到生活中的平凡事物,感知平凡的美。
    教學難點:
    根據自己的喜歡表現(xiàn)平凡的美。
    教學策略:
    本節(jié)課主要是通過大量的繪畫大師的作品賞析,來感知平凡的美,平凡的美來自于我們平時的生活,生活中的任意一件事物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魅力,藝術家的筆下也都是圍繞著我們耳熟能詳?shù)纳铋_展創(chuàng)作,讓學生發(fā)現(xiàn)平凡的美,進而表現(xiàn)平凡的美,只有通過藝術家的作品作為突破口,通過對比欣賞的方法學習如何將生活轉變?yōu)樗囆g作品,圖片與大師的繪畫的直接對照,讓學生感知、找到其中的奧妙,即學會知識又找到了方法,為學生的創(chuàng)作提供支持,一舉兩得。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事與物與人的圖片。使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養(yǎng)成良好課前準備習慣。
    (二)(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
    夏爾丹《銅水器》、梵高《臥室》《向日葵》、米勒《拾稻穗的人》、維米爾《倒牛奶的女人》等作品,這些都是西方繪畫史上大師級的藝術家,欣賞他們的油畫作品,問問孩子都看到什么了?請大家欣賞說說你的感受!
    設計目的:從大師的繪畫導入,對于四年級學生來講提升他們的鑒賞力很重要,直接面對面與經典對話。
    (三)觀察欣賞
    學生發(fā)現(xiàn):這些畫在表現(xiàn)內容上有一個共同特點,(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人或者物或者景色,流露著平凡而樸素的美)。
    平凡與華麗相對應,平凡指的是平常百姓生活中,平平淡淡的事物。生活是平凡的,但卻充滿著生活的小情趣。出示課題:平凡的美。
    在生活中你發(fā)現(xiàn)了哪些平凡之處所展示出來的美。學生描述在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哪怕身邊的一塊石頭也有獨特的美)
    設計目的:大師們的筆下平凡的事物他們表現(xiàn)的題材,讓學生感知平凡的美,界定平凡的意義。
    (四)嘗試體驗
    在你的色彩盒里,找一找你喜歡的顏色,用它來畫一畫自己帶來的圖片中的事物。學生嘗試2分鐘
    展示:分析畫面,教師在造型上的指導、顏色上的指導。
    設計目的:鼓勵四年級孩子運用水粉色進行創(chuàng)作,學生可以先以一個事物為例,掌握顏色與造型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
    (五)聯(lián)想創(chuàng)造
    欣賞作品以風景畫為例:一棵樹,通過遮擋畫出樹林與遠處的地平線
    學生結合自己的畫面說一說自己的作品構思:如畫了一朵花的,可以畫片花的海洋;也可以加上一個花瓶畫一幅靜物畫。
    利用已有的畫面繼續(xù)添加完成,適當調整構圖。
    設計目的:藝術與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
    (六)欣賞分析
    圖片欣賞:生活中真實的事物,它們展示著自身獨特的美。
    生物類的:小蝦、螃蟹造型美
    植物:盆花、樹木 色彩美
    蔬菜水果,造型色彩美
    器皿類:盆罐
    民俗:人物 神態(tài)美
    很多大畫家用畫筆來描繪這些生活中的平凡之美。
    對比欣賞作品:
    齊白石的《蝦、螃蟹》
    油畫家潘玉良 《植物瓶花器皿》
    馬蒂斯《紅色的房間》
    梵高的線描《吃土豆的人》
    羅貫中的《父親》
    對比分析畫家們是如何表現(xiàn)平凡的生活?(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學生從顏色、線條的疏密、表現(xiàn)生活中的事物等角度說說)
    設計目的:
    問題解決再實踐,完成畫面,通過欣賞回顧以往的學習知識,組織畫面。
    自評互評:
    說一說自己的畫,描述想法,同學點評作品,說說感受。老師總結以鼓勵為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