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和游戲對小兒具有教育作用,以下是出國留學網欄目小編為您整理如何利用玩具和游戲培養(yǎng)孩子性格,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查看。
玩具和游戲對小兒具有教育作用,玩具和游戲不僅可以促進小兒的智力和動作的發(fā)展,還可以促進小兒交往能力、學習規(guī)則和培養(yǎng)善良寬厚的性格。
1歲多的小兒開始表現(xiàn)出對同齡小兒的興趣。他們碰到一起時,會不由自主地伸出手來。讓小兒在一起游戲、玩玩具,可以滿足其與伙伴進行社會交往的需要。可以把玩具、游戲作為小兒伙伴交往的媒介,發(fā)揮其教育效果。當然,小兒在一起游戲時,常會發(fā)生爭執(zhí),他們有時會搶別人的玩具,而對自己的玩具都抱得緊緊的,不撒手,有時還會伸手去打搶自己玩具的孩子,不能把玩具讓給別人玩。這是由于這個年齡的孩子還不能區(qū)分他人的物品,他們把他人的也看作是自己的;不能清楚地意識到他人的存在,不能意識到別人也有玩玩具和游戲的愿望。而他們對自己眼前需要又不易控制,所以看到別人拿著好玩的玩具,就迫不及待地要搶過來,自己玩。
發(fā)生搶玩具的過程是很正常的,家長不必太過緊張,只要不發(fā)生過火行為,就用不著早早加以干涉。因為在此過程中,可使小兒相互意識到他人的存在,區(qū)分自己和他人的物品,意識到他人愿望和逐漸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行為。成人在適當時候可以給予引導,“這個玩具明明也想玩,怎么辦?”要求他們不能總是任性,有時需要謙讓,可以交換和分享。成人可教他們一些簡單的交往技能,如一個球你推過來,我推過去;或把自己的玩具互相交換著玩。使小兒覺得一塊兒玩更有趣。如果出現(xiàn)過火行為,成人需要采取轉移注意力的辦法,引導小兒玩些別的或換個場地。情緒平靜后,再告訴他,什么是對的、好的,什么是不好的,學習游戲中簡單的行為規(guī)則。
總之,通過游戲形式并利用玩具,可以培養(yǎng)成相互間和諧友好的關系和愉快的情緒,奠定小兒良好性格的基礎。這是其他硬性強迫方式和單純說教所不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