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司法考試《行政法》知識點:合理行政原則

字號:


    2018年司法考試即將開始,出國留學網為考生們整理了2018年司法考試《行政法》知識點,希望能幫到大家,想了解更多資訊,請關注小編的及時更新哦。
    2018年司法考試《行政法》知識點:合理行政原則
    合理行政原則的主要含義是行政決定應當具有理性,屬于實質行政法治的范疇,尤其適用于裁量性行政活動。最低限度的理性,是指行政決定應當具有一個有正常理智的普通人所能達到的合理與適當,并且能夠符合科學公理和社會公德。合理行政原則包括三個原則:
    1.公平公正原則。要平等對待行政管理相對人,不偏私、不歧視。
    2.考慮相關因素原則。作出行政決定和進行行政裁量,只能考慮符合立法授權目的的各種因素,不得考慮不相關因素。
    3.比例原則。比例原則有三方面的要求:第一,合目的性。是指行政機關行使裁量權所采取的具體措施必須符合法律目的。為滿足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在作出決定前準確理解和正確確定法律所要達到的目的。在多數情況下,法律會對其立法目的作出明確規(guī)定,但有時法律規(guī)定的目的可能比較含混,這些情況下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立法背景、法律的整體精神、條文間的關系、規(guī)定含義等因素作出綜合判斷。第二,適當性。是指行政機關所選擇的具體措施和手段應當為法律所必需,結果與措施和手段之間存在著正當性。為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行政機關根據具體情況,判斷擬采取的措施對達到結果是否有利和必要。第三,損害最小。是指在行政機關在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某一行政目的的情況下,應當采用對當事****益損害最小的方式。即行政機關能用輕微的方式實現行政目的,就不能選擇使用手段更激烈的方式。
    行政機關采取的措施和手段應當必要、適當。行政機關實施行政管理可以采用多種方式實現行政目的的,應當避免采用損害當事****益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