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QS全球大學排名前十,Times歐洲大學排行前五,2015年受到了President XI的專程訪問。帝國理工大學低調而優(yōu)秀,和出國留學網一起來看看在英國帝國理工大學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一、概述
作為英國G5大學之一,理工科為主的帝國理工大學仿佛低調得有點神秘。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帝國理工”,霸氣的名字就不得不讓人心生好奇心啊。
坐落于倫敦市富人區(qū)南肯辛頓,IC毗鄰皇家阿爾伯特音樂廳,維多利亞·阿爾伯特博物館、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英國科學博物館、海德公園、最奢百貨公司Harrods。地理位置可謂寸土寸金。
然而IC并不只是土豪,這所以工程專業(yè)著名的學校,學術氛圍濃厚,校友中有14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2位菲爾茲獎獲得者。錄取率不高,是英國最難進學校之一。
二、學術
IC的教學資源厲害到飛起。教授個個都是業(yè)界高人。
商科的同學可以聽到UBS前董事,HSBC董事長這樣級別的人講課。理工科的同學還能有數(shù)學小王子理查德托馬斯(Richard Thomas)這種超級年輕的皇家科學院院士做教授。
但是!這么厲害的教授,能跟上他的思路也不容易啊。上課絕對不能走神,ppt翻頁翻得好比光速,可能上一秒你還在思考這一頁ppt的內容,下一秒一抬頭就到了第三頁!
Guest Lecture更是牛人眾多。不僅是學術領域,從藝術到學術,沒有學校請不來的,能讓人視野飛速提升。2016年霍金也去IC開了講座,有點厲害。
但是!每每聽完Guest Lecture都覺得自己太渺小了,同學們提的高(聽)大(不)上(懂)的問題連WIKI百科都要查上半天。
培養(yǎng)各種實踐能力在IC也非常重要。Case Base的課程,還有機會參與項目組建。醫(yī)學院的同學成功拿到融資。商學院的同學為英國最大的通訊公司提供咨詢服務。
但是!這樣的日程就造成了我們的輪軸轉。上課,小組討論,小組作業(yè),case分析,presentation。沒吃過冷冷的三明治在小房間里做項目的同學枉為IC人啊。
三、生活
IC坐落在South Kensington,倫敦的富人區(qū)。這里的繁榮安逸常讓人感覺美好得有點不真實。
IC在展覽路上,緊挨著V&A藝術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科學博物館。這文化氛圍已經達到極致了。
出了學校門,就是海德公園,一年四季都美的大公園就是IC同學們的后花園。春天喂天鵝,夏天曬太陽,秋天賞落葉,冬天勤鍛煉!
想要購物,不遠處就是倫敦最奢商場Harrods,品牌應有盡有。
但是!這么美好的生活它唯一的缺點就是,貴!
想要住得離學校不太遠,那就要承受倫敦市中心的物價,一個月1200磅以上的房租……
附近吃個飯,人均20多磅算正常。Harrods購個物,刷爆銀行卡不是事兒……
好在,博物館是免費的,展覽經常更新,學累了就可以去逛逛。
還有什么?
-食堂有賣包子和煎餅,還挺好吃!
-偶爾學校在廣場安裝蹦極裝置,對,你沒看錯,午休時間可以體驗蹦極……
-找工作前這里有熱情的career service,會一遍遍地幫忙修改簡歷,發(fā)郵件提醒,簡直比自己找工作還上心。想到自己那么不上心簡直,shame!
-理工科院系和商學院的男女比例一樣的不平衡,感覺就差互相聯(lián)誼了!
-圖書館舒服的不得了,什么討論室電腦房一應俱全。
-有的專業(yè)發(fā)iPad,宣揚無紙化教學,土豪啊。
-學校新生歡迎酒會在自然博物館開(旁邊就是大恐龍)。畢業(yè)典禮在Royal Albert Hall開,藝術氛圍過于濃厚了!
-有些專業(yè)的課程是全程錄像的,沒跟上?沒關系!回家翻出視頻,看多少遍都沒問題。
-自然博物館前面的院子,冬天就變成了滑冰場,特別童話。
四、IC
理想中的IC生活可能是——
上午聽兩節(jié)課,悠哉地記好筆記。中午和同學來到fancy的南肯辛頓區(qū),吃上一頓fancy的飯。下午逛逛藝術博物館,再在海德公園散步散回家。一個小時高效率寫完作業(yè)又新準備了兩個問題明天問。晚上來到Soho區(qū)看個電影,喝個酒。
實際上的IC生活是——
上課瘋狂記筆記,下課買個三明治就去討論室占座,開始和來自世界各地的組員瘋狂討論,如同一場漫長的辯論。好不容易到了家,立刻掏出電腦寫作業(yè),和小組成員在Google Doc里邊寫邊改。完工之后還要讀reading material和case study,下載第二天的PPT。去廚房找夜宵的時候,正好碰到隔壁的工科小哥,開瓶啤酒嘮嘮各國家常,一天就這么,過去了……
大概這就是我們的豐富體驗。雖然苦逼,但基本認識的每一個帝國理工同學,都無比懷念那段日子。
有人說,這就是一個在的時候覺得苦逼,走了以后卻想得不得了的地方。
不能同意更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