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記錄了歡樂和成長,見證了友誼和歲月。在這里,小小的空間化為無限的可能,安放著熱愛學習和生活的靈魂。和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美國宿舍文化 出租名畫項目。
美國 藝術館在校園推“出租名畫”項目
每年,美國馬薩諸塞州有三家美術館在開學季啟動“出租名畫”項目,以供美術館周圍高校的大學生租賃館藏作品,掛在宿舍的墻壁上當裝飾。
學生需要提前三個月進行預約,被選中的學生前往美術館接受“如何保存畫作”的專題培訓,包括如何懸掛、懸掛在哪里、避免陽光直射、受潮該怎么辦等問題。
培訓合格后,學生與美術館簽訂協(xié)議,承諾按照指示保管好畫作。
這些美術館里有日本浮世繪畫家的作品,也有歐洲印象主義大師的作品,還有夏加爾、畢加索等名家的作品,所有作品均為原件。
每位申請成功的學生掛名畫的時間為一個學期,學期結束后,學生要想繼續(xù)在宿舍里掛名畫,則可重新申請。
三家美術館館長曾共同表示:“我們希望學生在日常生活里受到藝術的熏陶,比如他們需要考慮選擇什么作品、如何懸掛和保護作品,一學期結束后,相信他們也會與朋友們分享在宿舍里掛名畫的經歷?!?BR> 位于美術館周圍的高校對“出租名畫”這個項目十分認同。學校發(fā)現(xiàn),租賃畫作的學生大多不是藝術專業(yè),這些非藝術專業(yè)的學生們愿意付出時間和精力接觸名畫,選擇應該租賃哪幅畫作,進而去了解該位畫家。
有一些幸運的學生租到了著名畫家的真跡,其中一位學生在給美術館的留言簿上寫道:“謝謝你們對我的信任,我將畢加索的作品保管得很好,我還在宿舍里臨摹了好幾次,雖然都畫得不像,不過也是有趣的回憶?!?BR> 如今,美國大學的宿舍向著公寓式的方向發(fā)展,學生入學前可選擇自己心儀的宿舍。
根據(jù)美國高校住宿委員會統(tǒng)計,在美國高校的宿舍樓中,85%都是公寓式套間,包括休息區(qū)、健身區(qū)、自習區(qū)等生活功能區(qū)域,這也是大學為學生提供生活福利設施的一方面。
美國高校住宿委員會發(fā)言人表示:“美國所有大學每年都會開展調查,了解學生們對住宿的期望。我們發(fā)現(xiàn),環(huán)境優(yōu)雅的宿舍樓更有利于學生專注學習,讓他們探索有價值的人生?!?BR> 然而,也有人反對學生宿舍樓過于舒適的現(xiàn)狀,《紐約時報》的一位專欄作家評論道:“曼哈頓和波士頓的許多高校耗資千萬來建造學生宿舍,學生們享受著房間清潔服務、洗衣服務等,這不利于他們的獨立成長。而且,宿舍滿足了學生的所有需求,學生就不會想著盡快畢業(yè)、走入社會。我認為,傳統(tǒng)式的象牙塔宿舍才更適合學生的發(fā)展?!?BR> 美國宿舍性別隔離制度因民權運動被廢止
美國最早的學生宿舍以“讓學生專心學習”為宗旨,建筑風格是莊嚴凝重的修道院式。以哈佛大學為例,哈佛大學宿舍的窗戶和門都面向校園,從外面看,宿舍只是一堵普通的墻。
哈佛大學校史里關于這段的記載是:“大學要把學生與外界隔絕開來,這樣學生才能獲得更安靜的學習環(huán)境。”當時,哈佛大學只招收男生,他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不僅要劈柴供暖,還要按照校方要求著裝,遵守門禁規(guī)定等。然而,男學生們悄悄地在宿舍里貼大幅美女海報,在宿舍管理員檢查時摘下來。
隨著二戰(zhàn)的爆發(fā),男學生們紛紛入伍,這時,美國各所大學開始招收女學生,校方建起了女生宿舍。
由于時間倉促,女生宿舍設施極其簡陋。
而且,比起男生宿舍有更多規(guī)定,不僅有穿著要求和門禁時間,學校嚴格禁止女學生踏進男生宿舍,且不能和男生有太多交流。
因此,1940年前后,美國許多大學生都自學摩斯密碼,他們用校園內的無線電信號和異性取得聯(lián)系,將想說的話通過摩斯密碼表達。
二戰(zhàn)結束后,退伍軍人偕妻子重新返回校園,學校女學生的數(shù)量一瞬間激增,然而,宿舍隔離制度限制著女學生在校園周圍開展活動。
1960年,美國掀起了民權的高潮,女學生們針對宿舍的性別隔離制度提出抗議,她們要求享受與男學生平等的受教育權利。
美國各州政府撥款,學校開始修建硬件設施良好的新宿舍樓,讓宿舍成為學生學習和休息的舒適場所。
1970年開始,性別隔離制度在校園逐漸消失,男女生混住的宿舍樓出現(xiàn)。最常見的是男生宿舍分部在一二層,女生宿舍分部在三四層,宿舍樓每層都有休息區(qū),供學生們進行小組學習或娛樂休閑。男學生和女學生可以自由地討論,不必擔心被宿舍管理員撞見而被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