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為什么簡稱渝

字號(hào):


    重慶為什么簡稱“渝”?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多方查閱資料后來為大家介紹。
    隋時(shí),嘉陵江稱渝水,重慶因位于嘉陵江畔而置渝州,故重慶簡稱“渝”。
    1935年,重慶成為中華民國直轄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shí)至1953年,重慶為西南行政大區(qū)直轄市;
    1953-1954年7月,重慶為中央直轄市;
    1997年3月14日,八屆人大五次會(huì)議通過設(shè)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
    1997年6月18日,重慶直轄市掛牌成立。
    渝——中國重慶市的別稱,
    因自隋至宋,渝州治此而得名。
    重慶位于長江和嘉陵江匯合處,古稱巴郡、渝州,簡稱“渝”。
    據(jù)史籍記載,遠(yuǎn)在公元前12世紀(jì),它就是古代巴國的都城,
    公元前316年,秦滅巴國,在此建立巴郡;
    漢代改郡為州,設(shè)立巴州;
    以后又先后更名為楚州、巴州、渝州和恭州。
    公元1102年,宋光宗趙惇先被封為恭王,
    后在此接到登基的遺詔,自詡為“雙重喜慶”,
    即位以后就下詔將恭州易名為重慶,并沿用至今,
    已有近800年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