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總復習》教案

字號:


    一年級的學生學過的東西很容易忘記,老師在新課結束后應該做一個總復習,理清學生之前學過的內容,重新溫習一遍。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總復習》教案”,更多優(yōu)秀的文章盡在出國留學網,歡迎大家閱讀,內容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總復習》教案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100以內的加減法。
    復習目標:
    1、提高口算、豎式計算的能力,鞏固口算技巧。
    2、提高看圖提問題的能力。
    3、能正確填寫﹥﹤或﹦。
    教學重點:計算能力的培養(yǎng)。
    教學過程:
    一、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45+769-5097-6
    30+659+3653-884+7
    91+524-98+3796-80
    二、提出問題后再列式計算:
    (1)書包比鉛筆盒多多少錢?64-18=46(元)
    (2)鉛筆盒比書包少多少錢?64-18=46(元)
    (3)鉛筆盒和書包相差多少錢?64-18=46(元)
    (4)書包和鉛筆盒一共多少錢?64+18=82(元)
    三、用豎式計算:
    58948598
    +37-35+15-89
    ----------------
    95591009
    84466664
    -59+27-48+28
    ----------------
    25731892
    四、在○里填上﹦﹥或﹤
    34+29○29+3453-36○54-36
    49-37○49-3667+38○67+34
    第二課時
    復習內容:1、觀察與測量。
    2、有趣的圖形。
    3、100以內的加減法(二)。
    復習重點:100以內的加減法(二)
    教學過程:
    一、觀察與測量。(略)
    二、有趣的圖形。
    (1)圖中有14個長方形。
    (2)7個正方形。
    (3)3個三角形。
    (4)10個圓形。
    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側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三、100以內加減法(二)
    1、33+4265-4945+56
    86-3447+4898-89
    61+3374-5526+35
    89-5463+1738+34
    45+3777-4975+25
    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頭。
    提問題:(1)兔子有幾只?37+6=43(只)
    (2)牛有幾頭?37-18=19(頭)
    (3)圖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
    (4)兔比牛多幾只?43-19=24(只)
    (5)牛比兔少幾頭?43-19=24(頭)
    3、(1)需要(2)兩車,還有(4)個空座位。
    (2)學生共需要(90)元,老師共需要(12)元。
    4、13+34+45=9297-39-27=31
    65-56+11=2044+33-55=22
    第三課時
    復習內容:元、角、分的認識。
    復習目標:進一步鞏固人民幣的有關知識。熟練使用人民幣。
    教學過程:
    一、(1)買毽子和小鹿共需要4元1角
    (2)買娃娃、熊貓、小汽車共需要94元。
    (3)買小汽車、熊貓付了100元,找回41元。
    (4)50元錢可以買:A毽子小鹿娃娃B毽子小鹿小汽車
    C毽子小鹿熊貓積木
    D娃娃和積木
    (5)積木12元,付錢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張10元2張1元。1張10元1張2元。
    2張5元2張1元。2張5元1張2元。
    12張1元。6張2元。
    二、加一加,說一說
    15+16=3115+25=4015+26=41
    25+26=5116+26=4216+25=41
    四、哪只小兔拔了哪個蘿卜?用線連起來,看誰拔得最多。
    第四課時
    復習內容:圖畫應用題。
    復習重點:提高學生看圖說話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大象運木頭
    先獨立完成
    再交流
    (1)34+38=72(根)
    (2)90-72=18(根)
    二、套圖游戲:
    獨立想想
    交流說說
    每人套兩次,他們可能套上哪兩個?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松鼠。
    可能套中小象和企鵝。
    可能套中小狗和小象、小狗和小鹿。
    可能套中小狗和企鵝。
    ......
    三、有趣的圖形
    請學生實際動手折一折
    在長方形紙上折一折。
    (1)把它分成兩個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一個三角形和一個五邊形。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總復習》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師生共同梳理,讓學生回顧本冊所學知識,形成知識框架,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整體性與結構性,初步感受復習方法。
    2.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shù)的意義,熟練地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3.通過整理與復習,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對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與100以內加法與減法的相關知識。發(fā)展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shù)的讀、寫及大小比較;100以內加減法的含義及相關計算。
    教學難點:數(shù)位及數(shù)位上數(shù)的意義;良好的計算習慣與能力。
    教學準備:課件、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梳理,激趣引入
    (一)回顧梳理:
    師:同學們,我們這學期的新知識已經學完了,本學期我們學了哪些數(shù)學知識啊?
    1.學生自主梳理,小組內交流;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整理;課件分步呈現(xiàn)P92頁的4幅圖。
    3.教師板書整理: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認識圖形——分類與整理——認識人民幣——找規(guī)律——解決問題
    (二)交流感受:
    1.你在這一學期的學習中,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哪些事情讓你的印象最深刻?
    2.學生自主發(fā)言。讓他們說一說自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哪些問題,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等。
    3.師質疑:這學期我們學的知識真多啊!你對這些知識都已經完成掌握了嗎?我們有必要來將這些知識復習復習嗎?
    4.點明課題:本學期學的知識這么多,我們今天就來復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和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吧!
    【設計意圖:通過師生的共同梳理,讓學生簡單回顧對本學期所學知識,形成基本的知識框架;并通過讓學生談學習體會,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進而再通過教師的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教師引導,復習應用
    (一)復習100以內數(shù)的認識:
    師:同學們,讓我們來比一比,看這節(jié)課哪位小朋友的表現(xiàn)最棒!
    1.復習數(shù)位:出示計數(shù)器
    (1)誰來說一說:計數(shù)器從右邊起,每個數(shù)位分別是什么位呢?
    (2)這些數(shù)位上的一個珠子分別表示多少?為什么同樣都是一個珠子,所表示的數(shù)卻不相同呢?
    (3)十位的一個珠子相當于個位的幾個珠子?百位的一個珠子又相當于十位的幾個珠子呢?那我們就可以說:10個一是多少?10個十又是多少?
    2.復習數(shù)的組成:
    (1)教師在計數(shù)器上拔出57,問:誰來說一說這個數(shù)的組成?它個位上的7表示?十位上的5表示?
    (2)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2題。
    3.復習數(shù)數(shù)、數(shù)的順序和大?。?BR>    (1)你會數(shù)數(shù)嗎?我們在數(shù)數(shù)時可以怎么數(shù)?引導學生說出:可以1個1個地數(shù),可以2個2個、5個5個、10個10個……地數(shù)。
    (2)你能用計數(shù)器拔出57前面的一個數(shù)嗎?那57后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這三個如果從大到小排,應該怎么排?
    (3)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1、3題。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經歷總結歸納知識的過程,體驗100以內數(shù)的應用意義,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來幫助學生進一步的理解與掌握所學知識?!?BR>    (二)復習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與減法
    1.奪紅旗比賽: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1)先讓學生獨立完成P95練習二十的第4題。
    (2)學生匯報結果,學生互相檢驗是否正確。
    (3)討論:
    ①這8道題可以分為哪幾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有不退位減法與退位減法;有進位加法與不進位加法。
    ②每一類分別有什么好的計算方法?
    ③說一說每一類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在練習之后,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讓學生自主梳理各種計算方法,溝通各種計算方法之間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歸納整理的意識,從而達到共同進步、共同提高的目的。】
    2.練習二十一第5、6題。
    【設計意圖:這兩題也是“數(shù)的運算”的不同形式的練習,教師要注意:在做這兩題前要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如第4題可以用“孫悟空巧變>、<、=”,第5題可以用“豬八戒吃西瓜”,以激發(fā)學生練習的興趣?!?BR>    (三)綜合應用,解決問題
    課件呈現(xiàn):“新百數(shù)表”:
    1.建構“新百數(shù)表”
    (1)觀察表格,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這張百數(shù)表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2)完成表格。
    2.觀察比較
    (1)再次觀察,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①橫著看,每一行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②豎著看:每一列里的數(shù)有什么排列規(guī)律?
    (2)新舊百數(shù)表進行比較:課件呈現(xiàn)新舊兩個百數(shù)表,讓學生說一說有什么不同?只要學生說出的發(fā)現(xiàn)是對的,都應給予肯定與鼓勵。
    3.運用規(guī)律,解決問題
    (1)解決第(3)題。這題解決后,可再讓學生仿照這個問題再提出幾個問題,繼續(xù)練習。
    (2)解決第(4)題。
    (3)解決第(5)(6)題:
    ①學生完成后,要引導學生完整的回答,如:第選的是第1行的第幾個數(shù)和第8行的第幾個數(shù),它們的和是多少,差是多少。
    ②并提問:通過計算,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學生完成后,可模仿這兩個問題繼續(xù)練習。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復習數(shù)的認識,并綜合了找規(guī)律的內容,讓學生在經歷新百數(shù)表的建構、新舊百數(shù)表的對比與探究及應用新百數(shù)表中規(guī)律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理解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全課小結,質疑反思
    (一)全課小結:這節(jié)課我們復習了什么知識?
    (二)質疑反思
    1.對于本節(jié)課復習的知識,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認為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不足,或者你覺得哪些地方是容易出錯的,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當然,你也可以將自己成功的經驗拿來與大家分享。
    【設計意圖:通過小結與質疑反思,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的能力,初步學會反思自己的學習,學會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體會?!?BR>    教學反思
    今年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的新課結束較早,我們一般都復習兩個多星期了。期末復習,我們都在思考:復習什么,如何復習更有效?我想,針對教材內容比較簡單,以及一年級學生以興趣為主導的特點,復習時重點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理清教學內容。我們先學什么,后學什么;哪是本冊教材的重點,哪是難點;哪些是必須打牢的基礎等,都應該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是突出教學重點。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中進位加和退位減是教學的重中之重,無論口算,還是豎式計算,都是將來進一步學習數(shù)學的基礎,幾乎等同于“元認知”一樣重要;其次是用加、減法計算解決的簡單實際問題,這也是發(fā)展學生能力的重要基礎。
    三是突破教材難點。人民幣單位的認識,盡管課時不多,但是在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錯誤率相當高。主要是學生缺乏相應的購物經驗,解決問題的過程綜合運用了百以內數(shù)的認識,以及加、減計算的知識。
    四是摸清學生底細。學生究竟學得怎么樣,哪些知識是學生已經掌握的,還有哪些學生未能掌握最基礎的計算內容,我們能否在期末復習有限的時間內幫助一部分落后的學生趕上來。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通過觀察來了解清楚的,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那種期盼通過加大練習量來提高學生整體成績的做法是不明智的。
    五是提升學習興趣。一年級教材因為教學內容簡單,復習時極易陷入簡單的機械重復。多數(shù)學生已經熟知的內容,我們還在津津樂道。結果是學生不愿意靜心聽講,老師吃苦不討好。
    綜合以上的一些考慮,我們每天就會變著花樣走進教室,每天帶給學生一些全新的感覺。分數(shù)要考慮,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更應該關注。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