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tǒng)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黨員干部提高道德修養(yǎng)具有重要借鑒和指導意義。出國留學網(wǎng)整理了黨員學習傳統(tǒng)文化心得體會3000字,歡迎閱讀,僅供參考。
道德是一個社會的風貌,也是一個人的風貌,社會因良好的道德風尚而興旺發(fā)達,個人也因為道德高尚受到信賴和贊賞。有德者昌,是千百來歷史證明的真理。
黨的十八大報告要求黨員、干部做社會主義道德的示范者,既是高標準的要求,也是非常有針對性的要求。在新時期,學習弘揚傳統(tǒng)文化,不但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而且還可以使我們黨員清醒明智,提高個人道德修養(yǎng)和內(nèi)在氣質(zhì),進而提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水平,加強學校黨組織和黨員隊伍建設,增強凝聚力,切實發(fā)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保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促進學校工作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讓全體黨員牢記全心全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國以人為本,人以德為本,德以孝為本?!墩撜Z》:“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仁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做好人是做個好黨員的前提。觀今宜鑒古,做人效先賢。在如何做人的問題上,儒家有關君子的經(jīng)典論述給了我們準確的開解——做人是第一位的、是立世之根本,做人的關鍵在立德,前提是孝悌??梢?,無論是誰必先做事,做事必先做人,做人必先立德,立德必講孝悌。也就是說,只有做好了人才能辦好事,才能做一個真正的好黨員。
《孝經(jīng)》:“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薄胺蛐?,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毕韧醯闹恋乱谰褪且粋€字“孝”字,“孝”能順天下,使民用和睦,達到上下無怨的境界。我們夢寐以求的和諧世界,應當從“孝”開始,因為孝是德的根本。孝是天性, 人本來就有孝德。孝是從人的本性里流露出來的。父子有親,父母跟兒女的親情是自然的天性,所以行孝就是順著天性而行?!皭劬幢M于事親,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此天子之孝也。”小孝治家,大孝治國。如果把這種孝心、這種天性保持不變,并把這種孝心擴展到對待我們周圍的一切人、事、物,就成為真正的君子。
“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蔽覀儗ψ约旱母改鸽p親盡孝,用自己的愛心和敬心對待父母,養(yǎng)成這樣一顆孝心,對待一切群眾百姓,我們的工作就會得到百姓的支持和擁護,我們也會得到群眾的尊敬和佩服。因此,學校給每位共產(chǎn)黨員發(fā)放《孝經(jīng)》、《中華孝德故事》等,要求每一個共產(chǎn)黨人的言論行為都必須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把群眾百姓看成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關心群眾疾苦,傾聽群眾心聲,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二、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讓全體黨員永葆黨員的先進性
《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之道”即告訴我們不但要明白彰顯人內(nèi)心原有的光輝品德,而且還要使民眾革舊圖新,達到很高的道德水平,達到一種最完善的境界。儒家思想強調(diào)“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說明人的本性都有赤子之心,關鍵在于后天環(huán)境的影響。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一位共產(chǎn)黨員都要時刻警醒自己,自覺通過后天的修身,啟迪自己去掉雜欲,獲得剛健清新的人生境界。我們不但自己要懂得這些道理,而且還要推己及人,追求“至善”,帶領更多的人去除愚昧,走向新生,保持先進性,切實起到先鋒模范帶頭作用,從而使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不斷進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知道我們要達到的境界,明確我們的理想追求,才能夠志向堅定,志向堅定了才能夠鎮(zhèn)靜不躁,鎮(zhèn)靜不躁才能夠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方能有所收獲。
也就是說一個人只有清楚自己的目的所在,追求所在,才能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才能有定力,意志品質(zhì)才能堅強,心也才能靜下來,不然就會被現(xiàn)實社會當中的很多誘惑所蒙蔽,人云亦云,一味追趕潮流,人也會變得浮躁,甚至失去自我。清靜實際上就是要我們自身去除雜念,因為人的內(nèi)心念頭不同,如果雜念太多了,人就會變得非常浮躁,浮躁的結果就會出現(xiàn)很多問題,這些問題表現(xiàn)出來就可能是妄動。老子曾說“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蓖骶褪遣话匆?guī)律去動,不按道去行事,不顧現(xiàn)實條件,執(zhí)意按自己的躁動之心,那些奇思怪想去做事。就會造成不懂進退,不懂秩序,不懂自己的定位,那結果一定是很危險的。
當今社會各種誘惑不知道比古代要多出多少倍,做到心有定力,隨遇而安,在這嘈雜喧囂的社會中保持一顆寧靜的心,這需要一種境界。只有靜下心來才能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人生,檢點自己的行為,思考自己的工作,經(jīng)營好自己的家庭,這樣我們的事業(yè)和思想就會豁然開朗,有所進步,我們才會感受美滿幸福的生活。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薄白蕴熳右灾劣谑?,一是皆以修身為本?!惫湃酥v: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殷商王朝的奠基人成湯,在其洗臉盆上刻著“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币呀?jīng)成為一代明君的他,依然嚴格要求自己,每天都在警醒自己,真正的君子一定天天改過自新,而不是覺得很了不起,得意忘形,執(zhí)迷不悟。為什要刻在臉盆上?天天洗臉的時候對照,提醒自己,每天都要新,日新又新,這個新就是改過自新,天天進步,洗臉也洗心。《三字經(jīng)》“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焙筇飙h(huán)境的影響,導致人出現(xiàn)了差異。古人清楚人心本自清明,本自善良,但卻很容易被私欲、物欲污染,以此必須要洗去私欲,使其重新清明,就如人身本自干凈,卻被塵垢污染,必須洗去污垢一樣,恢復其本然之善。要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了凡四訓》,明朝的袁了凡寫的家訓,其教導他的孩子“一日無過可改,則一日無步可進”。我們的修身也好,提高黨性修養(yǎng)也好。關鍵在于知錯能改。“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狈鸺艺f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過失,這叫開悟。發(fā)現(xiàn)過失后把它改正過來,這叫修行。真正有德行的人,他一定守住自己內(nèi)心的清靜,不為名聞利養(yǎng)所誘惑,“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焙\濤在第23個教師與教師座談會上也曾提到“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淡泊名利,志存高遠”。
特別是在新的形勢下,全省乃至全國都深入貫徹執(zhí)行規(guī)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過重課業(yè)負擔,在這種大的背景下,學校要求黨員教師首先做到不辦補課班,不亂向學生推銷復習資料,雙休日義務到校為學生輔導、答疑,為學校由初中教育向高中教育的過渡,順利實現(xiàn)二次創(chuàng)業(yè)出力獻策,起到模范帶頭作用。
三、通過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讓全體黨員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中認為“修身、立德”,是立身之本,更是從政之基。“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薄凹核挥?,勿施于人”,作為共產(chǎn)黨員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要不斷地進行反思,“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敢于正視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敢于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自覺用共產(chǎn)黨員的標準來對照檢查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工作中常懷憂患意識,不斷改進和優(yōu)化工作作風。“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學校要求每位黨員要一心為學生,一心愛學生,樹立心系學生、服務學生的良好風氣,對家庭困難的學生進行經(jīng)濟上的幫扶,對學習困難的學生進行學業(yè)指導,做到為人師表?!懊?jié)源于修身,境界升于內(nèi)省”,特別是作為教育工作者,要銘記教育的本質(zhì)“上所施,下所效”,要模范地遵守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特別是要模范地遵守學校各項規(guī)章制度,講黨性、重品行。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要讓全校師生從黨員身上感受到一種力量,一種精神,一種狀態(tài),一種信心。
學校全體黨員都能自覺地加強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學習,從中感悟正確處理做人與做事、修身與立德相統(tǒng)一的關系,不斷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覺做到學而修德、思而知恥、行而取慎、成而戒驕,轉變工作作風,樹立服務意識,在工作中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講學習、講正氣、講奉獻、講和諧,按我國《公民道德實施綱要》的要求: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率先做好,行為世范,為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勇于擔當?shù)赖率痉墩叩闹厝巍?BR> 小編精心推薦
黨校學習心得體會 | 黨員心得體會 | 黨課心得體會 | 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心得體會
小編精心推薦
黨校學習心得體會 | 黨員心得體會 | 黨課心得體會 | 習主席講話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