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教案

字號:


    《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這一課程是學生學習100以內(nèi)加、減法的基礎知識,為了避免課堂的枯燥,老師盡量用案例來引導學生。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教案”,更多優(yōu)秀的文章盡在出國留學網(wǎng),歡迎大家閱讀,內(nèi)容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教案
    教學目標
    1、經(jīng)歷探索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計算方法的過程,并掌握計算方法。
    2、在教師和同伴的鼓勵下,能積極克服數(shù)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發(fā)展初步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1、談話: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禮物,看!(出示實物糖球,左手三串,右手兩串)。
    2、教師舉起左手的糖球,提問:老師左手拿著多少個糖球,你是怎么知道的?右手呢?
    小結:一串糖球有10個,三串糖球就是3個十,是30,兩串糖球是2個十,是20。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教學例題。
    提問:看著這些糖球,你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學生可能會提:一共有多少個糖球?左手比右手多多少個?右手比左手少多少個?)
    求一共有多少個糖球用什么方法計算?怎么列式?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30+20=?
    提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談話:你想怎樣算?
    可以用學具擺一擺,可以結合以前學過的知識來想一想,也可以和周圍的同學討論,然后說給全班同學聽。
    小組內(nèi)討論后,組長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板書算式的得數(shù)。
    (學生可能會說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5個十是50也可能會說因為3+2=5,所以30+20=50。)
    談話:我們學習了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板書課題)同學們的算法都很好,我們的好朋友也來了,看看他們是怎么算的?
    課件顯示以下情境(圖畫加聲音)
    小蘿卜:我是十個十個地數(shù),30,在數(shù)兩個十,是40,50。
    小蘑菇:3個十加2個十得5個十,是50。
    小辣椒:因為3+2=5,所以30+20=50。
    小結:我們的好朋友算得和大家都一樣,在以后的計算中,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算就用哪種方法算。
    2、教學“試一試”。
    提問:剛才,我們提的那個問題可以用減法來計算?你會列式計算嗎?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30-20=10。
    提問: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誰愿意說給大家聽。(學生可能會說因為3-2=1,所以30-20=10;也可能說3個十減2個十是1個,就是10。)
    小結:同學們自己動腦思考并與同學合作,學會了一些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以后做題時你喜歡用哪種方法就用哪種。
    三、練習鞏固,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列式計算,說說每道算式的意思以及計算時是怎樣想的。
    2、“想想做做”第2題。
    出示第一組、第二組題讓學生按組計算。
    出示第三組的第1題,讓學生自己寫出相應的第2題。
    讓學生自己出一組這樣的題并進行計算。全班交流自己的出題情況。
    3、“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請大家把書翻到第5頁,看第4題,小鴨子20+20找到了它的媽媽40,其他小鴨子找不到媽媽了,你能幫助它們找到自己的媽媽嗎?在書上畫線連一連,連好后同桌同學互相檢查。
    4、“想想做做”第5題。
    談話:請看第5題,我們來做開火車的游戲。仔細看圖,你知道火車怎么開嗎,說給大家聽聽。學生在方框里填數(shù)后,一人報得數(shù),全班學生一起訂正。
    5、課堂作業(yè)。
    “想想做做”第3、6題。
    四、全課總結
    這節(jié)課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與小伙伴討論,學到了很多知識,你有哪些收獲?說給大家聽聽。
    教學后記:以游戲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積極性高。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思想:
    1、使學生理解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算理,學會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2、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遷移能力、口算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3、教育學生愛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仔細的良好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重點:學會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口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算理,準確口算。
    教學用具:課件、小棒
    設計思路:
    一、導入:
    今天我們課堂上來了幾位老師,同學們想不想展示一下自己的數(shù)學風采?瞧! (播放課件)我們的老朋友聰聰和明明也來了,他們要帶我們?nèi)ビ瓮?你們愿不愿意?游玩的路上會遇到一些困難,他們只想帶聰明又勇敢的同學去。你們有信心接受挑戰(zhàn)嗎?
    1、口算:3+2= 2+7= 6-3= 9-4=
    2、口答:30里面有( )個十, 60里面有( )個十.
    4個十是( ), 9個十是( ).
    師:真不簡單,同學們都答對了!聰聰和明明決定帶大家一起去。
    二、學習新知
    1、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
    春天來了,公園里的花都開了,游人們紛紛來到這里欣賞大自然的美景。請大家仔細觀察,你都看到了什么?
    A:樹、花壇、
    B:老爺爺、小朋友、年青人正在照像、
    C:有紅花、黃花、紫花。
    ……
    師:剛才同學們說看到了美麗的鮮花,那就讓我們走近去觀賞一下吧!從圖中你又看到了什么?
    生1:一排排的花盆,擺放得很整齊
    生2:有小朋友在數(shù)花。
    ……
    師:哦!小朋友們在數(shù)花呢,你們也想數(shù)一數(shù)嗎?紅花有多少盆?
    (學生匯報完,老師領著大家數(shù)一數(shù)紅花)
    師:黃花呢?紫花呢?你怎么這么快就數(shù)出來了?
    (一排是10盆,有兩排就是20盆)
    師:根據(jù)同學們的回答,聰聰想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單擊)同學們猜一猜他會提出一個什么樣的數(shù)學問題呢? (生匯報,師演示)
    師:咱們看看這個問題到底是什么?(放音)同學們猜出了這么多問題!真不簡單!你們想幫她解決這個問題嗎?請大家數(shù)一數(shù)、算一算。
    生匯報:1、數(shù)的10、20、30;每排是10盆,一共是3盆,所以是30盆。
    2、列算式:10+20=30(板書)
    師:為什么用加法來計算呢?
    (求一共是多少,就要把紅花和黃花的數(shù)量合起來)
    師:10+20=?你是怎樣算的呢?咱們大家一起用小棒來擺一擺!
    生:一個十加上二個十就是三個十,也就是30;一捆小棒和兩捆小棒合起來是3捆,也就是30根。
    (屏幕顯示,找學生多說)
    (板書:1個10  2個10   3個10)
    師:剛才同學們解決了聰聰?shù)膯栴}。下面兩個問題你能解決嗎?請同學們?nèi)芜x一題進行計算。
    (學生寫完后,找同學說一說)
    師:你是怎樣算的?(學生匯報)
    2.整十數(shù)減整十數(shù)
    師:聽完聰聰?shù)膯栴},明明也想提個問題(放音)原來明明想問:“還有多少盆紫花?”原來有30盆紫花,搬走10盆,還有多少盆呢?快動手幫他解決一下吧。你是怎么辦的?
    生1:數(shù)的
    生2:列算式算的。30-10=20
    師:你們同意嗎?為什么用減法呢?(因為搬走了10盆或還有多少盆紫花)
    30-10=?怎樣計算呢?(3個十去掉一個十,還剩2個十,2個十就是20)找學生多說。(大屏幕演示小棒)
    三、鞏固練習
    師:公園游覽完,讓我們繼續(xù)跟隨聰聰明明到野外去玩吧!呀!有一條小河攔住了去路。沒關系!有聰聰幫忙呢!(演示)
    1、過河(擺一擺、算一算)
    師:來讓咱們先活動活動小手“擺一擺、算一算,我的小手最靈巧”。
    20+20= 40-20=   40+30= 70-30=
    哪位同學來說一說你是怎樣擺的?
    (先拿2捆是20,又拿2捆也是20,合在一起是4捆,就是40根)
    2、森林尋路
    師:剛走過小河,又遇見了森林,到底該走哪條路呢?別急!有明明支招呢!咱們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學生算完后)哪位同學愿意說一說?
    通過這3組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規(guī)律?上下兩題的計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如果3+2=5那么30+20=50”
    “如果4+5=9那么40+50=90”
    “如果6-4=2那么60-20=40”
    如果我寫“3+5=8,那么30+50=?”
    如果2+3+4=?那么20+30+40=?
    如果9-3-4=?那么90-30-40=?
    師:下面,讓我們回過頭來看一看“一共有多少盆花?”應該怎樣解答呢?
    生板演:10+20+30=60
    3、草地撿珠子
    師:走出了大森林,感到天高地闊!咦?聰聰明明哪兒去了?原來他們從草地上撿到了一些漂亮的珠子,請同學們列算式算一算,這兩組分別有多少個珠子呢?同學們的速度可真快。誰愿意說一說?第一道題40+3=43,第二道題40+30=70對嗎,你們也是樣想的嗎?我想問問大家為什么40+3和40+30的結果不一樣呢?
    生:因為40+3是4個十加3個一而40+30是4個十加3個十。
    四、拓展練習
    師:走了這么遠的路,我想同學們一定口渴了!讓我們一起去果園摘幾個果子吧!
    1、摘蘋果
    2、蝴蝶找花朵
    3、猴摘桃子
    五、小結
    今天我們跟聰聰明明學到了不少知識,剛才我們研究的題目有什么特點?(都是整十數(shù)相加減)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知識.(板書課題: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你們都學會了嗎?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上勇敢地去面對困難,開動腦筋、積極思考,戰(zhàn)勝他們,好不好!
    教學反思
    《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教學上過后,我靜下心來仔細回顧了一下整堂課的教學過程,有以下的教學反思:
    1、我把“高效課堂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理念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去。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計算,培養(yǎng)學習興趣和計算意識。我認為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是兩位數(shù)計算的起始課,是學生進行100以內(nèi)加、減法的基礎,所以本節(jié)課是計算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為了避免計算課的枯燥,我在本節(jié)課中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資源,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活動,讓學生理解和掌握計算方法和算理,增強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使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得以完成。
    2、利用小組交流互學活動,在交流中做到小組個別匯報,學習氛圍熱烈活躍。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算理能力。比如:10+20等于幾?學生出現(xiàn)了以下幾種算法:
    (1)、擺小棒:先擺1捆小棒,再擺2捆,合起來是3捆,所以10+20=30
    (2)、用計數(shù)器:先在十位撥1個珠,再撥2個珠,一共是3個十,3個十就是30
    (3)、數(shù)的組成:10里面有1個十,20里面有2個十,合起來是3個十,3個十就是30
    (4)、用相同數(shù)位相加:個位加個位,十位加十位,也可算出得數(shù)是30。從上面可以體現(xiàn)了學生的算法多樣化,也使學生在交流中明白了算理,開闊了思路。
    4、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對知識的對比,從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理解掌握幾個一與幾個十之間的區(qū)別,使學生抓住這個突破點,迅速、正確地進行口算,使學生順利的掌握整十數(shù)加減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和算理。
    5、存在的問題。
    (1)、教學環(huán)節(jié)雖然進行的很順利,學習目標最終也完成,但是有些問題還是值得深思的,當學習檢測沒有在課堂上完成時,我想是在開始和中間學習過程中,時間分配不均先松后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較弱,在引導上擠占了時間,課下延長了10分鐘進行了課堂檢測,從檢測情況來看,95%的學生是能夠正確計算的。
    (2)、達標測評。在做“做一做”題第1、2題時,我只是簡單的讓學生比較了一下,因為怕時間不夠,就沒有重點說明3和30、2和20各表示什么意思?讓學生明白計數(shù)單位不同不能進行相加或相減。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一位數(shù)只能加在整十數(shù)的個位上;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就是幾個十加幾個十,只要整十數(shù)十位上的相加就可以了,個位不變,仍然是0。
    (3)、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孩子雖然可以正確的算出結果,可是,當我問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時候,很多人都會做但是不會表達。說明了學生平時說的少了,應該讓學生多說。通過課多樣性的課堂練習,讓我深深地體會到對于練習的形式、方法的指導、都應好好設計,練習是為了鞏固新知的,精心的練習設計會帶來更好的學習效果。在今后的教學中,對于練習的設計,我會更好的吃透練習的目標,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設計出他們喜歡的學習形式,讓每一位學生都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在歡樂中學習和鞏固的新知識。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