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

字號: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的一個重要轉(zhuǎn)折時期,如何在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前提下解決三年級數(shù)學成績下降的教育問題,一直是教育界,特別是一線教師特別關(guān)注的問題之一。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了“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僅供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一)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三年級下冊第70~74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實例使學生認識面積的含義。
    2.體會引進統(tǒng)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建立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的表象。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經(jīng)過探究、討論,體會引進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具、學具準備:
    教具:面積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紙片各一張。
    學具:每組一張粉紅色紙(長18厘米、寬6厘米),一張綠色紙(長12厘米、寬9厘米);每組一袋學具,內(nèi)有大小不同的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學具若干;每生面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學具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操作感受,認識面積
    師:同學們,前段時間侯老師剛買了一套住房(出示課件),你們想了解點什么? (學生回答。)
    情況一:若學生回答的問題有價值。
    師:同學們有的想知道……,有的想知道……,這是新房的平面設計圖,從這個圖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情況二:學生回答的問題沒有價值。
    師:同學們想知道的事情可真多,這是新房的平面設計圖,仔細觀察這個圖,你知道了些什么?(引導學生說出房間是有大有小的。)
    師:剛才,同學們發(fā)現(xiàn)有的房間大,有的房間小,房間的大小指的是面積的大小,客廳大也就是說客廳的面積大,衛(wèi)生間小是指衛(wèi)生間的面積小,那你能說一說,客廳的面積指的是什么嗎?引導學生說出是指地面的大小。
    師:同學們說得不錯,房間地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比如,餐廳地面的大小是餐廳的面積,廚房地面的大小是廚房的面積。
    師:再比如說,你看,這里是我手掌的面,那么這個手掌面的大小,就是我手掌的面積。那你們的手掌面呢?誰愿跟我比比,誰的面積大。
    師:你來,同學們看,誰的面積大?
    師:同位互相比一下。
    師:其實,周圍物體的面也有大有小?,F(xiàn)在大家可以任意找一找,比一比。然后互相說一說,看看哪些面的面積大,哪些面的面積小。開始吧。(學生小組自由探究。)
    師:誰來說一下,你們比較的哪些面的面積大,哪些面的面積小?
    學生交流(學習重疊法的語言:這個同學是把這兩個面重疊在一起來進行比較的,他發(fā)現(xiàn)墊殼的面多出一部分,所以就說墊殼的面積大,這個方法不錯,我們可以叫它重疊法。)
    師:剛才通過觀察,同學們知道了物體的表面是有大有小的。以前,我們學過不少圖形,你們看,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課件出示),這些圖形的周圍都是封閉的,我們叫它封閉圖形。這些圖形也有大小嗎?
    師:你能看出正方形和長方形哪一個大嗎?圓形和三角形呢?
    師:這些封閉圖形的大小就是它們的面積。我們可以說正方形比長方形的面積大,圓形比長方形的面積大,你能說出在這四個圖形中哪一個的面積最大嗎?
    生:正方形的面積最大。
    二、比較面積大小,探索面積單位
    師:剛才有的面的面積我們一眼就能看出大小,那你覺得餐廳和廚房哪一間的面積大呢?現(xiàn)在我們就想辦法來研究一下,好不好?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一些學具,在信封里裝著,可以利用這些學具擺一擺,數(shù)一數(shù),看它們的面積到底是怎樣的一種情況,好嗎?看哪個小組能最先得出結(jié)論。
    學生小組活動并匯報。(師巡視觀察學生擺的有幾種情況)
    展示擺的好的小組,正確的擺法有以下情況:
    紅紙 綠紙
    正方形 12 12
    圓形 12 12
    長方形 18 18
    師: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組是這樣擺的,(出示錯誤的一組)你能說說你們比較的是哪張紙的面積大嗎?你們是怎么知道的?(生答)
    師:那你認為這樣合適嗎?
    師:找同一小組同學說:那你認為怎樣就合適了?
    引導學生說:要用一樣的。
    師:也就是說,我們在測量面積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師:也就是說,我們在測量面積的時候,要用統(tǒng)一的標準,這個統(tǒng)一的標準,就叫面積單位。
    剛才,我們用到的正方形、長方形都可以看作一個面積單位,為了方便,人們規(guī)定了一些常用的面積單位,想不想知道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幾個?是怎樣規(guī)定的?請帶著這兩個問題看數(shù)學課本73、74頁,從這里邊找到答案。
    1.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2.每個面積單位有多大?
    學生看書后小組互相說說這兩個問題。
    師:誰來告訴同學們,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幾個?(學生回答。)
    師:你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嗎?
    師: 你能從你的學具里面找出1平方厘米嗎?(師貼1平方厘米)
    師:量一量,看它的邊長是不是1厘米?在你的腦海里想象一下1平方厘米有多大?看你身邊哪些物體的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厘米?也可以跟你的同位說一說。(學生匯報。)
    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1平方厘米有多大了?,F(xiàn)在你估計一下,這塊橡皮的面積大約有幾個1平方厘米呢?
    生:5個。
    師:5個1平方厘米也就是幾平方厘米(5平方厘米),你認為橡皮這個面的面積是5平方厘米,還有誰想說?
    是:現(xiàn)在,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里的1平方厘米擺一擺,看你們的估計是否正確?
    學生小組合作驗證。
    師:剛才,咱們用1平方厘米的學具很快測量出了橡皮的面的面積。請你想一下,如果用它來測量這張桌子的面積,你覺得怎樣呢?(學生答。)
    師:對呀,太小了怎么辦?你覺得用哪個面積單位比較合適?
    師:你能從你的學具里面找出1平方分米嗎?(如果學生舉起1平方分米就說,你知道這是多少嗎?)
    師:祝賀你們,找對了。量一量它的邊長是多少?(學生量。)
    師:我們周圍哪些物體表面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分米呢?(學生找。)
    師:想一下,用1平方分米可以測量哪些面的面積呢?(學生答。)
    師:如果用它來測量操場的面積,你感覺怎樣?
    師:你覺得用哪個單位來測量操場的面積比較合適呢?
    生:平方米。
    師:你知道1平方米有多大嗎?
    師:今天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1平方米,看大不大。
    師給學生展示1平方米。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找一找1平方米,好嗎?(學生交流。)
    師:估計一下,黑板的面積大約是幾平方米?(師演示。)
    師:看一下,1平方米的面積上能站多少個人,好嗎?
    三、小結(jié),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咱知道了什么是面積,而且知道了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平方厘米、平方米和平方分米,咱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好嗎?
    四、鞏固練習
    師: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測量郵票和課桌面的面積。
    小結(jié):同學們,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的收獲不小,不僅知道了什么是面積,而且還了解了面積單位,并且也學會了用測量的方法知道一些表面的面積,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用計算的方法來知道物體表面的面積,老師希望你們能好好學習,學到更多的知識,好嗎?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二)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長度單位、面積單位。
    2、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并能正確地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教學重點:
    通過圖形和直觀演示加深對長度單位與面積單位概念的理解。
    教學難點:
    由直觀到抽象地區(qū)別面積單位與長度單位。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10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1根1分米長的毛線和1個平方分米的正方形。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請同學們說一說你都學過哪些長度單位,(板書:米、分米、厘米)
    2、你學過的面積單位有哪些?(板書: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3、引入新課: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面積單位和長度單位有什么不同。
    二、探究新知
    學習教材第63頁例3.
    1、比較1厘米和1平方厘米。
    (1)請同學們動筆畫一條1厘米的線段和一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2)提問:①什么樣的圖形為1平方厘米?
    ②小組討論說一說你看到的1厘米和1平方厘米有什么不同。
    ③你能與用手勢比畫1厘米和1平方厘米嗎?
    2、比較1分米和1平方分米。
    (1)請同學們用手勢演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2)教師手里有一根毛線,它的長大約是1什么?(展示1分米長的毛線)
    (3)出示正方形請同學們估測這是1什么?
    引導:你們看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區(qū)別了嗎?
    (4)請你們在練習本上畫出1分米和1平方分米。
    (5)展示學生畫的圖。
    3、比較1米和1平方米。
    (1)教師的講桌的長是1米多,你能到前面指認一下是從哪里到哪嗎?
    (2)講桌的面積有多大是指什么?(表象地區(qū)別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同學們有了1厘米和1平方厘米,1分米和1平方分米的表象,你能說一說1米和1平方米的區(qū)別嗎?(小組合作到前面演示,雙臂張開大約是1米,四個同學把伸開的雙臂手搭手圍成的面積大約是1平方米)
    4、通過估算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1)先小組合作估計同學們所用課桌的長度和寬度,教師用皮尺幫助學生驗證。
    (2)估計自己課桌面的面積大小,再用同學們準備好的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量一量。
    (3)說一說,你周圍哪些物體的一個面分別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教材第64頁練習十四第5題。
    2、畫一個正方形并標出這個人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
    3、用9個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擺圖形,算出它們的面積和周長、
    4、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一條線段長1平方分米。 ( )
    (2)一居室的面積大約是10米。 ( )
    (3)一根鉛筆長15厘米。 ( )
    (4)一座高樓高約100平方米。 ( )
    (5)小明從學校要走50米的路才能到家。 ( )
    四、思維訓練
    動腦筋,想一想。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面積和面積單位》教案(三)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3、學習運用觀察、重疊、數(shù)面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重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tǒng)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邊長 1厘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兩個長方形。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 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么?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fā)現(xiàn)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所學的內(nèi)容就和面的大小有關(guān)。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說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shù)方格比較的方法。
    (板書:重疊比較,數(shù)方格比較)
    (3)總結(jié)面積的意義。
    提問: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么呢?看看書上是怎么說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導: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
    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是最合理的方法。解決了設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shù)正方形個數(shù)得出大小之分。
    (2)認識統(tǒng)一比較的重要性。
    教師出示一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認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兩個長方形大,教師翻開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個格,激起學生的疑問。
    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你有沒有辦法來證明呢?
    (3)帶著問題自學。
    提問: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說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是怎么規(guī)定的?
    ③各自比一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兩人互相比畫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貼出一張1 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本。翻出反面,數(shù)一數(shù),實際能放下幾本練習本。
    三、課堂作業(yè)新設計
    1、如圖,每一個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紅筆涂出8平方厘米的一個圖形,再用綠筆涂出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另一個圖形。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1)電視屏幕的面積是25( )。
    (2)一塊橡皮上面的面積是9( )。
    (3)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500( )。
    (4)教室的面積大約是40( )。
    四、思維訓練
    1、下圖中每一小格是1平方厘米,請你寫出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動腦筋:先估算哪個圖形的周長比較簡便?算一算。(單位:厘米)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