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與《時砂之王》讀后感隨筆

字號:


    歷史雖不像未來般的琢磨不定、難以預測,卻也在時間的沖刷銷蝕下變得迷迷蒙蒙、真假難辨.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的《天命》與《時砂之王》讀后感,歡迎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查看。
    小川一水的《時砂之王》(刊登于2011年11月期科幻世界譯文版·日本科幻專輯)與錢莉芳的《天命》是接踵而讀的,雖屬偶然,卻也有意外的好。
    歷史雖不像未來般的琢磨不定、難以預測,卻也在時間的沖刷銷蝕下變得迷迷蒙蒙、真假難辨,即使是黑子白紙,也要打上個問號——以歷史為軸的小說,魅力便在這對問號的解構之上!
    歷史小說的種類很多,因其對史料的解讀不同而有了差別,錢莉芳以前的《天意》以及此次出版的《天命》都是以部分史料為基礎,在原有歷史的框架下進行擴展,算作故事背景,而在小川一水的《時砂之王》里,特定的歷史成了舞臺,在宏大的故事演繹完畢后,此史便不同于彼史了。
    《天命》讀的是熟悉的歷史表面下的波詭云譎,而《時砂之王》讀的則是數(shù)十萬年時間、萬重歷史里雄渾和熱血——以及兩本書里都一定且必須有的吐槽與反思。
    《天命》與《時砂之王》有著相同的科幻內核:平行宇宙學與時間旅行的結合——前沿物理里多重宇宙理論的建立與發(fā)展很好的解決了“時間悖論”這一邏輯難題,開拓了“時間旅行”小說的新道路。
    在內容方面,不約而同地,之前的《天意》以及現(xiàn)在的《天命》、《時砂之王》都放在了“大漢”這一時間背景之下,故事的中心人物里:《天意》里是漢初韓信,《天命》里則是武帝時期的蘇武、李陵與衛(wèi)律,《時砂之王》則是漢末三國時期受魏封“親魏倭王”的邪馬臺國女王卑彌呼以及時間旅者。(“邪馬臺國”被認為是日本國家的起源。因史料關系,書中多取材于《三國志》中《魏志·東夷傳》倭人條,“通稱魏志倭人傳”。)
    《天命》雖與《時砂之王》有許多相似之處,但因為采用的敘述方式不同,導致了兩篇小說,在精彩程度上有了高低之分?!短烀窂氖妨先〔?,然后拋開它們往常的解釋,重新釋義,組織以及勾連,創(chuàng)作出一個有趣的故事,但因為敘事方式的問題,情節(jié)發(fā)展生動不足,通篇看來,平鋪直敘,不夠蜿蜒曲折,許多地方用演繹推動遠比用表述帶過要來得更好。
    《時砂之王》因為重于故事的講述,又因采用雙線敘事,牽涉到的歷史事件繁多,在邏輯自洽上比《天命》稍顯不足,但內容的深度與廣度確是超過《天命》的。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 讀后感怎么寫 | 讀后感作文 | 四大名著讀后感 |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