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留學五大圈 你混哪一個

字號:


    澳洲的教育水平很高,政策的優(yōu)化,無疑是澳洲留學市場的一支強力針,加之澳洲對國際學生的態(tài)度越來越緩和,使得國際學生對澳洲移民更為向往。但是到澳洲一段時間后,很多同學混進了各自不同的圈子。一起和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了解下。
    純嗨圈
    這類小伙伴一般課堂不見,職場不聞,一天卻有時間搞3~4個局。
    他們往往過著不分日夜的日子,對學業(yè)成績完全不在乎。除了平時逃課之外,有的甚至加入幫派,結伙聚眾、夜夜笙歌、喝酒吸毒。
    而遠在國內(nèi)的家長們,對孩子的瘋玩行徑卻一無所知。甚至許多父母因為疼惜孩子漂泊在外,會為他們直接買房,然而偌大的房子反而會成為他們開party、喝酒的場所。
    也正是由于這種日夜顛倒的生活,致使他們掛科率超高。但是他們也不太care就是_(:з」∠)_。
    學霸圈
    留學學霸們大多分布于澳洲名校的各大圖書館、研討會、教授辦公室,要么就在去這3地兒的路上…在你熬夜為final懸梁刺股的時候,他們總是淡定地在票圈曬著一溜兒的HD。
    混學霸圈的人一般都有以下特點:
    上課坐前排,積極舉手和老師嗨聊;
    書上四五種顏色的筆記;
    門門HD,深受老師喜歡;
    常年駐扎自習室圖書館,不關門不回家;
    喜歡小組學習,通過幫助隊友,自己學得也更好。
    喜歡獨來獨往。
    但是學霸也有短板:
    在社交方面,學霸除了在外國同學心目中的存在感卻低的可憐,與國內(nèi)的留學生的社交方面也很寡淡。
    “一是沒有精力,我是為求學而來的,所以更注重學習;二是文化差異,和國外同學一起吃飯、聊天很簡單,但是要和她們發(fā)展成閨蜜太難了。平時我不喜歡運動,也不喜歡聚會,所以,和外國人成為朋友的幾率特別小?!?BR>    工作圈
    工作黨永遠這樣簡單粗暴。
    “來留學是為了什么?”
    找個好工作唄。
    “為什么學習?”
    簡歷上有個漂亮的在校表現(xiàn)得分。
    “為什么社交?”
    鍛煉自己的口語,收獲人脈。
    他們 enjoy 穿著套裝、踩著恨天道參加各類 career event;他們的生活99.99%由 coffee chat、網(wǎng)測練習、模擬面試組成。他們選擇了hardworking,從此便訣別了一切閑適與幼稚。
    飯圈
    這里不是指某個歌手或者明星的粉絲,而是指做飯!
    不好留學生在國內(nèi)都是不怎么做飯甚至是完全不會做飯的,但是去澳洲之后,大家懂的,物價太高迫使秀才變廚子,一個個每天在出租屋里上演大廚煉成記。
    想象是美好的,過程是艱辛的,但是結果居然往往還是不錯的,不少學生還因此熱愛上了下廚。
    在不上課的日子里,呼喚一個個好基友來自己異國他鄉(xiāng)的小窩溫馨相聚。互相切磋廚藝,買點小酒小零食,留學雖辛苦,但有愛好又伙伴的日子也不算難熬。
    自己混成了個圈
    這樣的小伙伴,
    宅。非上課絕不出門。
    享受孤獨。自己和自己玩才能玩得最嗨。
    戲精。一人分飾N個角色,在腦子里過成了生活。
    在某方面才能極高。不出手還好,一出手往往一鳴驚人。
    其實圈子的標簽,真的不太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因為一直將自己束縛在一個特定的圈子中,忘記看外面的世界。留學是一筆不菲的花費,也是一次自我探索的旅程,希望你們不要因為一時的忘我沉溺而忘記自己留學的初衷。確定你真正想做的,做好它。終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留學的意義原來是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