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手抄報黑白畫

字號:


    清明節(jié)也是二十四個節(jié)氣中的其中一個,又叫“寒食”節(jié),有掃墓和吃艾餃的習俗。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清明節(jié)手抄報黑白畫”,僅供參考,希望您喜歡!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查看。
    清明節(jié)手抄報黑白畫1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清明節(jié)手抄報黑白畫2
    清明詩句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
    (唐)宋之問
    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橋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寒食上?!?BR>    (宋)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擅夥??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jié)只愁余。
    清明節(jié)手抄報黑白畫3
    清明節(jié)的禁忌
    1、清明祭祀為何說“清明拜山”
    此處的清明拜山指的是掃墓的意思,江南及南方諸多墓園在山上,故稱為拜山。 北方通稱為掃墓或上墳。含義都是一樣的,即祭祀逝者的一種活動。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睂懗隽饲迕鞴?jié)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2、清明節(jié)掃墓有民族之分嗎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因此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shù)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jié)掃墓。也有些民族會在其它日子里進行類似活動。
    3、清明掃墓的通常程序如何
    按照習俗,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干凈。
    其次是祭祀,這一程序很關鍵,一是寄托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
    掃墓時,人們攜帶供品、財帛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先人墓前,再將財帛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修整墳墓上邊壓些紙錢,讓他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然后叩頭行禮祭拜。
    也就是:修正墓地—上香—上供—敬酒—拜祭—放炮-徹供
    4、清明節(jié)可以在家拜祖先嗎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墓地去舉行,但由于種種原因,很多人不能回鄉(xiāng)參加清明拜山活動,那么也可以在家拜祖先。方法是在家里陽臺或客廳,朝家鄉(xiāng)方向,擺上祭拜用的供品,燒上三支香,鞠躬三次,默念相關詞語。然后,再燒財帛。
    5、清明節(jié)悼念逝者買什么花合適
    通常是菊花,因為我國古代把菊花當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懷念的含義。白色菊花是最適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綠草,如百合,綠葉,康乃馨等,會更漂亮。
    6、掃墓之前需禁食嗎
    掃墓之前最好禁食:當你動身開始掃墓,就最好不吃食物或食素了,衣著整齊,以表示對先人的禮貌和尊重。
    7、掃墓為何需要奉香給山神土地
    掃墓時,除了將帶來的香燭炮、鮮花果品、財帛、酒等物及先人生前喜歡吃的東西(祭祀禮品多寡隨意),擺放在墓前外,還要燃點香燭,奉香給看管墓地的山神土地,因為山神土地是墓地的守護神。此后才是恭敬地向先人叩拜上香獻花,然后燒化金帛,奠酒(即將酒灑在地上,這代表向先人敬酒),后即可撤供離開。
    8、掃墓時為何不得嘻笑怒罵
    因為墓地是陰靈的安居之所,故不可跨過墳墓及供品,大聲喧嘩、嘻笑怒罵,污言穢語,亂跑亂碰,隨處小便,這樣做不單只對自己的先人不尊敬,構(gòu)成滋擾。
    9、清明節(jié)穿衣配飾有講究嗎
    忌穿到大紅大紫的衣服,應穿上素色的服飾。
    10、清明節(jié)拜祭輩分有講究嗎
    當然需要講究,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為:父親、母親、長男、長女、次男、次女……余此類推。拜祭完畢后,祭品讓祖先祝福過,眾人可食取祭品。最后當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燭點完后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