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詩歌閱讀鑒賞最新模擬題有哪些?下面請看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李白的詩歌閱讀鑒賞最新模擬題,歡迎大家參閱。更多資訊盡在實用資料欄目!
李白的詩歌閱讀鑒賞最新模擬題(一)
"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rèn)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
答:“雁引愁心去”運用了擬人手法,寫出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 這一句寫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下句寫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引愁心”比“別秋江”更富有感情色彩,更新穎。
詩的一兩句寫登高臨遠(yuǎn)所見到的遼闊景象?!氨M”字,形容登上岳陽樓,俯瞰下界,岳陽一帶的自然景色一覽無余?!按ㄥ亩赐ラ_”一句緊承“盡”字而下,具體展示八百里洞庭浩邈無垠、橫無涯際的景象。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一詩中寫道:“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卑亚锷卸赐ズ欠N汪洋浩瀚、澎湃動蕩的氣勢,寫得很動人。此處一個“開”字,即是對那種景象的集中概括。句中“川迥”二字,是寫更為遼遠(yuǎn)的長江。洞庭湖的北面與長江相連,人們在岳陽樓上,隔著那壯闊的湖水,迷茫中長江依稀可見。這兩句意境闊大,詩人煉詞造句給人一種雄渾豪放的感受。
上兩句是俯視下界所見,三四兩句便寫仰觀天宇所感。鴻雁南飛,月升東山,這本是人們司空見慣的客觀景物,但是在特定的環(huán)境氣氛之下,能夠蕩人心神,觸發(fā)人的情懷。正如劉勰所說:“獻歲發(fā)春,悅豫之情暢;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氣清,陰沉之志遠(yuǎn);霰雪無垠,矜肅之慮深。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文心雕龍》)詩人處于浩渺無邊的洞庭之上,那種憂戚煩悶的心情頓時為之一暢,所以“愁心去”、“好月來”便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了暢然一適的愉悅心情。句中的“引”“銜”二字,并不是客觀景物的實寫,而是寫詩人此時此景之下的主觀感受。這兩句是全詩詩眼的所在,寫得精采傳神。
五六兩句極言岳陽樓高聳入云。意在表明在“云間”“下榻”,在“天上”“行杯”,令人快慰?!斑B”、“接”,二字,是夸張之筆,用于此處同樣是為了突出心情的愉快。七八兩句寫酣飲之樂,詩人醉后翩翩起舞,習(xí)習(xí)涼風(fēng)吹拂著人的衣袖,似有仙舉之妙。如上四句敘寫詩人與友人飲酒放樂的情景,因為是在岳陽樓上,所以敘事中又表現(xiàn)了岳陽樓的高聳。這樣,全詩就完整地寫出了秋風(fēng)明月下的浩蕩無邊的洞庭夜景,通過優(yōu)美的意境描寫,表達了詩人流放獲釋以后的喜悅心情。
這首詩是一首五律。就其風(fēng)格而論,意氣豪放,境界闊大,抒情寫景有一種長風(fēng)浩蕩的筆力。李白一生的律詩并不少,但他的作品中較為出色的大多不是律詩。五七律之中,以五律為主。這首詩代表了他的五言律詩的風(fēng)格?!短圃娖穮R》說:“盛唐五言律旬之妙,李翰林氣象雄逸。”《李詩緯》也說:“若太白五律,猶為古詩之遺,情深而詞顯,又出乎自然,要其旨趣所歸,開郁宣滯,特于《風(fēng)》、《騷》為近焉?!边@是說他的五律依然保留著古詩的遒勁特色,但其中又有情深詞顯、出乎自然的新的特點。
李白的詩歌閱讀鑒賞最新模擬題(二)
閱讀李白的詩歌,完成以下問答題。
《行路難三首》(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家重郭隗,擁折節(jié)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首句“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與《蜀道難》中“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說明。
答:“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用徒步上青天作比喻極言蜀道艱難,使人直接想到山川的驚險;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卻以青天形容大道寬闊,易于行路,然而“我獨不得出”,卻又隱含著無限的感慨,既開啟了下文,又發(fā)人深思。
如何理解篇末的“行路難,歸去來”兩句?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篇末兩句具體指出詩人要離開長安,以圖他日東山再起,表現(xiàn)出“直掛云帆濟滄?!钡那閼?。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功業(yè)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頓中仍然想有所作為的積極用世的熱情。
李白的詩歌閱讀鑒賞最新模擬題(三)
閱讀李白的詩《清溪行》,完成問題。
清溪清我心,水色異諸水。借問新安江,見底何如此?
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fēng)里。向晚猩猩啼,空悲遠(yuǎn)游子。
【注釋】:清溪、新安江均為發(fā)源于安徽省境內(nèi)的河流。
1、全詩寄寓了作者怎樣的復(fù)雜情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請從藝術(shù)手法和表達效果兩個角度賞析“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fēng)里”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猩猩啼”營造了一個悲切凄涼的清寂境界。古詩詞中能渲染這種意境的還有哪些意象?試舉兩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這首《清溪行》主要描寫清溪水色的清澈,寄寓詩人喜清厭濁的感情和深刻的思鄉(xiāng)情懷。
2、這兩句運用比喻的修辭,正面描寫清溪,生動形象地突出了清溪清澈之極。詩人以“明鏡”比喻清溪,將兩岸的群山比作“屏風(fēng)”,于是人在岸上行走,鳥在山中飛行,倒影在清溪之中游走,就如“人行明鏡中,鳥度屏風(fēng)里”,這樣一幅美麗的倒影,使人如身入其境。
3、猿鳴: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梧桐: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寒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李白的詩歌閱讀鑒賞最新模擬題(四)
賞析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完成后面題目。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fēng)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
1.詩人在這首詩中表達的思想核心是一個字:________________
2.詩的最后兩句表現(xiàn)出了詩人消極的態(tài)度,對此,你如何認(rèn)識?
答案:
1.愁
2.李白的理想與現(xiàn)實的矛盾在當(dāng)時的條件下是無法解決的。因此,他總是陷于“不稱意”的苦悶中。而且,只能找到“散發(fā)弄扁舟”這樣一條擺脫苦悶的出路。這樣做不免有些消極,但是他這樣做也是在表示對惡勢力的不屈服,表示與現(xiàn)實社會的決絕。(意思對即可。)
李白的詩歌閱讀鑒賞最新模擬題(五)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問題。
李白的詩歌固然有高超的藝術(shù)技巧,但若論章法的嚴(yán)密、用典的巧妙、對偶的工整,他未必就比其他詩人高明許多。李白乃以氣奪人。氣的充沛與浩大是盛唐文化的特點,也是李白詩歌具有特殊魅力的一個重要原因。至于藝術(shù)技巧,不過是在氣的統(tǒng)帥之下更加充分地發(fā)揮了它們的作用而已。
氣是一個哲學(xué)概念,在先秦諸子的著作中已經(jīng)屢見不鮮。氣的概念首先被引進音樂理論,在《左傳》中已有這方面的記載。曹丕創(chuàng)作《典論·論文》時開始以氣論文。此后在繪畫、音樂、書法等領(lǐng)域也運用了氣的概念。氣是指藝術(shù)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調(diào),以及創(chuàng)作的激情、沖動、勇氣等。說李白的詩以氣勝,就是著眼于這些方面的。讀者會感到,李白的詩里有一股與云天比高、與歷史等量的氣回蕩著。李白的詩,綜而言之,其氣奇,其氣逸,其氣壯。
所謂氣奇,是指李白的詩歌顯示了超凡的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了許多按常規(guī)不可思議的詩歌形象,使人驚訝、嘆服。南北文化的交流和中外文化的交流,激發(fā)了唐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李白的創(chuàng)造力尤其旺盛。他既尊重傳統(tǒng),學(xué)習(xí)前人,又勇于創(chuàng)新,走自己的路。東施效顰、邯鄲學(xué)步,最為他所不齒。他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是前無古人的,他的許多詩的寫法是前人不敢想象的。自然界的許多景物,前人曾不止一次地吟詠過,但在李白的筆下又有了新的創(chuàng)造,成為新的意象。海就是這樣。自《詩經(jīng)》開始,寫海的除了曹操的《觀滄?!分?,留在人們記憶中的并不多,寫海而能寫出海的氣魄的,要推李白。在“海寒多天風(fēng),白波連山倒蓬壺…半壁見海日”這些詩句中,海與風(fēng)、日相互配合,構(gòu)成了一幅幅壯觀的圖畫。
李白詩歌的氣逸表現(xiàn)為對自由的熱愛與追求。李白的詩風(fēng)飄逸不群,他的才情不受拘束,他一再把自己比作大鵬。李白用以自比的大鵬,既不同于蓬萊的黃鵠,也不同于報曉的天雞。那些鳥都喪失了自由,唯獨大鵬可以無拘無束地翱翔于天地之間。李白不甘心受禮教的約束,不屑于做一名皓首窮經(jīng)的儒生,他甚至不屑于參加士大夫視為正途的進士考試,而欲憑借自己的社會聲望直取卿相,功成身退,依舊還他自由的身份。
這種熱愛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在李白的山水詩中表現(xiàn)得很突出。他筆下那種咆哮憤怒、一瀉千里的江河,奇險挺拔、高出天外的峰巒,往往是這種精神的體現(xiàn)。李白的求仙、飲酒也曲折地表現(xiàn)了這種精神。他厭惡世俗,向往仙境,想在仙境中求得自由。李白追求自由的精神還表現(xiàn)在他不肯讓詩歌格律束縛自己,到高潮時,往往沖破格律的束縛,寫出一些散文化的詩句,如“清風(fēng)朗月不用一錢買,玉山自倒非人推”等。
氣壯,表現(xiàn)為一種強烈的自信心,而這也是根植于唐代的。盛唐時代高漲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培育了李白樂觀自信的精神。不論遇到什么困難、挫折和打擊,李白都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對待。他有苦悶和憂憤,但主導(dǎo)方面還是對前途的自信和斗爭的勇氣。李白也經(jīng)常寫愁,但只要和中唐孟郊、李賀的愁比一比,和晚唐溫庭筠、李商隱的愁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即使是愁,也是強者之愁,也有一股浩然壯氣充溢其間。(選自袁行霈《李白詩歌與盛唐文化》,有刪改)
1.下列對文中“氣”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氣”可以統(tǒng)帥藝術(shù)技巧,使藝術(shù)技巧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B.“氣”是一個哲學(xué)概念,先被引進音樂理論,后又被引進文學(xué)理論。
C.“氣”在我國出現(xiàn)很早,春秋時的《左傳》就有了以氣論文的記載。
D.藝術(shù)家的思想境界、人格力量、性情才調(diào)等都是“氣”的重要內(nèi)容。
2.下列詩句中,不能體現(xiàn)李白詩歌“氣奇”的一項是( )
A.長風(fēng)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B.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C.狂風(fēng)吹我心,西掛咸陽樹。
D.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李白的詩歌以氣取勝,但在章法的嚴(yán)密、用典的巧妙、對偶的工整等藝術(shù)技巧方面他并不比其他詩人高明許多。
B.李白的詩歌具有一股豪邁之“氣”,這和貫通中外、南北,充滿自信的盛唐文化密不可分。
C.李白詩歌中無拘無束地翱翔于天地之間的大鵬形象,是作者渴望直取卿相、建功立業(yè)的自身形象的象征。
D.李白的山水詩最為突出地表現(xiàn)了他熱愛自由、追求自由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寄托在江河、峰巒之上。
4.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既尊重傳統(tǒng),不全盤否定,又勇于創(chuàng)新,不東施效顰,使李白的詩歌創(chuàng)作獨樹一幟。
B.在關(guān)于海的詩作中,李白能通過海與風(fēng)、日的相互配合寫出大海浩瀚壯觀的氣魄。
C.李白筆下的愁是強者之愁,充溢著浩然壯氣,是李白詩歌“氣壯”最為集中的體現(xiàn)。
D.一個時代的文化會對作者的創(chuàng)作風(fēng)格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李白就深受其所處時代的影響。
答案
1.C
2.A
3.B
4.C
詩 | 詩句 | 詩詞鑒賞 | 詩詞 | 散文詩 | 現(xiàn)代詩 | 打油詩 |
詩 | 詩句 | 詩詞鑒賞 | 詩詞 | 散文詩 | 現(xiàn)代詩 | 打油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