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學生如何克服社交瓶頸

字號:


    出國留學的學生越來越多,那么在留學生活中,很多人難免會遇到一些社交瓶頸,那么留學生怎么克服這種障礙呢?這是很多出國人士比較感興趣的問題,和出國留學網(wǎng)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相關資訊,歡迎閱讀。
    留學生們應該如何克服社交瓶頸
    到國外留學,為了實現(xiàn)最大程度的留學目的,中國留學生在陌生的環(huán)境里,如何才能做到盡快地適應甚至融入,是每個留學生必須要面對的,如何從中國人圈子里突圍也成為一個必須要還總是的問題。走出固有的圈子,邁出與外國朋友交流的第一步,在文化碰撞過程中,既提高了自己的語言能力,也融入了所在國的文化。
    多交外國朋友
    當生活逐漸進入正軌時,每個人就應該嘗試著走出固有的圈子,多交外國朋友。通過與外國朋友的見面聊天、一起游玩等,也會反過來增加對這個國家的了解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有不少中國留學生發(fā)現(xiàn),很多中國學生不愿意參與太多非華人組織的活動,不喜歡融入非華人的社交圈,主要是覺得與西方同學考慮問題的方式不太一樣。但這個態(tài)度是非常不對的。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與外國朋友見面之前就想好要說的話題,然后自己對著自己講一遍。有了準備后,見面時就不會因為擔心說得不對而不敢開口。
    另外,作為留學生,可以通過朋友之間互相介紹或參加學校社團活動等方法來認識外國朋友。或者,可以在學校的論壇上發(fā)帖子,尋找對中國文化或漢語感興趣的外國朋友來解決這個問題。
    走出家門,熟悉當?shù)卣Z言和文化
    語言是很多中國留學生向外來文化封閉自己的原因。很多留學生初到國外時,會擔心語言表達不正確而把自己憋在宿舍里,每天沉溺于網(wǎng)絡,熱衷于與國內(nèi)的朋友聯(lián)系以消除孤獨,從而浪費了跟外界學習語言以及快速提高外語水平的好機會。
    適當時候要經(jīng)常出去走走。走在街道上,看看各色建筑和商店,這也是對所在地文化的一種了解。同時,商店的招牌、菜單等都是方便的學習工具。同樣,買東西時,不了解地道說法的時候,可以在別人買的時候在旁邊看著,然后對對話進行模仿。了解當?shù)厝说恼f話習慣,從細節(jié)處改進,不久,就會有本質(zhì)上的提高。
    絕大部分學生出國前都是通過課本來學習語言的。而課本內(nèi)容與實際生活用語間還存在差異,這就需要海外學子通過多走、多看、多想來完成書面用語和生活用語之間的轉(zhuǎn)變。
    只有增加對所在地文化的了解,只有增加自己對語言的自信,才有可能更愿意跟外國人交朋友。
    專業(yè)選擇影響群居心態(tài)
    專家表示,中國學生是否喜歡在“中國式圈子”中活動,一方面取決于學生的年齡,另一方面取決于學生就讀的專業(yè)課程。
    通常比較愛與自己國家同學一起活動的學生,會以讀大學預科和本科的學生為主,他們年齡比較小,大多數(shù)是第一次離開父母到異國學習和生活,遇到“同聲同氣”的同學自然會比較依賴,容易獲得安全感,生活和作息習慣相似的他們通常喜歡結(jié)伴到圖書館讀書、一起去餐廳吃飯,甚至一起去旅行,這種現(xiàn)象十分普遍也十分正常。但如果學生長期只和中國同伴生活和學習,英語水平會提高得比較緩慢,學習壓力也會隨即增大。而對于本科畢業(yè)到英國讀研的學生而言,“中國式圈子”的活動會相對較少,因為他們出國讀書的目的十分明確,為的就是感受當?shù)氐奈幕c語言氛圍,思想和社交能力相對成熟的他們會更樂于廣交不同國家的朋友,接觸多元文化。
    運動有助拓寬社交圈子
    中國學生之所以容易過分依賴“中國式圈子”的生活,是因為對于自己的英語水平缺乏自信,而且在成長過程中接觸到的文化及接受的觀念教育與英國學生不甚相同,以致于缺乏共同話題。
    中國學生想更好地融入英國學生的社交圈子,一方面可以與他們共同學習,在各種分組討論和合作中增進友誼,這樣不僅能更加了解英國學生的學習方式和習慣,還能在討論中迸發(fā)出更多的思維火花,對于英語交談能力和自我表達能力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多參與英國本土文化的活動,在校園里參與一些本土學生和國際學生較為喜歡的社團,例如文學社、歌劇協(xié)會等文化氣息較為濃厚的組織,也可以通過與他們一起參與體育運動,比如劃艇、足球、羽毛球等;課外時間,也可以多參與學校組織的國際學生聚會和派對,這些不受語言和國界限制的社交模式是增進彼此友誼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