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秋東季,天氣日趨涼爽,氣溫開始下降,氣候變得干燥,人體由夏濕變?yōu)榍锒?。從寒露到霜降,氣溫驟降。人們因一時不能適應而容易感受風寒,引發(fā)疾病。尤其是老年人代謝能力較差,既怕熱又怕冷,對劇烈變化的氣候往往難以適應,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人如何過好冬”。本內容為大家提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請關注出國留學網!!!
老人如何過好冬(一)
這個冬季天氣嚴寒,有很多老人因天氣原因去世的,為了健康過冬,需要老人做好幾點,有益于身體健康,下面就來看看老人是如何健康過冬的?
冬天離開的老人最多
冬天之所以成為老人的一個坎兒,主要是由于老年人身體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下降,抵抗力較弱,氣溫的驟降以及冷風的侵襲很容易導致原有疾病加重,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再加上冬季感冒和跌倒多發(fā),老人恢復較慢,在這個過程中容易加重病情或誘發(fā)多種并發(fā)癥。
中國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項目在今年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我國冬季心血管病患者死亡人數比夏天高41%.

老人過冬是個坎,健康過冬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國外也有類似現象。前不久,英國國家統計局官方網站公布一組居民冬季死亡人數數據,去年英格蘭和威爾士的冬季死亡人數比其他季節(jié)多4.4萬,其中75歲及以上老年人占3.6萬,老人成為冬季死亡高發(fā)人群。
低溫加重心腦血管病
很多老人有高血壓、高血脂等基礎性疾病。冬季氣溫較低,特別是遇到大風降溫天氣,寒冷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從而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心臟負荷增加,同時也增加了腦溢血和心肌梗死發(fā)作的機會。
此外,冬季因排汗減少,飲水量減少,再加上老年人口渴的感覺較差,水分攝取不足,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導致急性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或病情惡化。
建議老人在冬季一定要密切監(jiān)測血壓,及時調整藥物。高血壓病人服降壓藥時不可隨意停服,如果突然停藥,可能出現血壓反跳。
寒冷干燥 讓呼吸系統很受傷
“冬季寒冷干燥,再加上又是霧霾多發(fā)季節(jié),很容易導致老年性慢性肺病患者急性發(fā)作?!痹诙咀畛R姷暮粑到y疾病主要是哮喘、肺炎,此外,咽炎、急性氣管炎和支氣管炎也容易發(fā)作,此類患者從立冬之后就開始慢慢增多。特別是老人,本身抵抗力較弱,對冬季氣溫、濕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極為敏感,如果長期處于寒冷干燥的環(huán)境中,很容易發(fā)生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fā)哮喘。
提醒老人,冬天要特別注意咽喉部保暖,出門盡量不要穿低領衣服,同時最好圍上圍巾。寒風襲擊人體,口、鼻、咽喉首當其沖,而咽喉下面就是氣管,受風寒后就會出現咳嗽、咽喉疼痛,嚴重的甚至引發(fā)氣管炎、咽喉炎,對肺部呼吸也極其不利。
感冒誘發(fā)基礎疾病
冬天還是感冒的多發(fā)季節(jié),體質虛弱的老年人不可避免地成為流感病毒首要攻擊目標。若不及時治療,極有可能引起心肌炎、肺炎、腎炎等疾病,也會因此加重心腦血管病、肺病、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當人感冒后會加重心肺功能的需求,心衰患者容易出現心衰急性加重,誘發(fā)急性心梗。對于有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如哮喘、氣管炎的老年人,一場小小的感冒可能就會引發(fā)肺炎,若不及時治療,會同時引起多個器官系統的連鎖反應,比如呼吸衰竭、心臟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細菌性心內膜炎等,這些連鎖反應的致死率和致殘率很高。

老人過冬是個坎,健康過冬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提醒由于老人組織器官逐步老化,各類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運轉分布與作用強度都比較特殊,某些感冒藥會對肝、腎、腦等重要器官產生不同程度的損害。對于有其他基礎疾病的老人,感冒藥可能會和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影響藥效或者產生副作用。所以,老年人感冒后要更慎重地選擇感冒藥。
骨折導致多種并發(fā)癥
入冬后,老人出現骨折的現象明顯增多。老年人一旦發(fā)生骨折,容易導致原有的內科系統疾病加重,以及泌尿系統感染、褥瘡、肺炎等并發(fā)癥。
部分骨折患者活動受限,部分需要長期臥床,容易形成深靜脈血栓,而血栓會隨著血液循環(huán)游走可導致肺栓塞,重者可導致骨折病人猝死;此外,骨折后高凝狀態(tài)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幾率,應注意觀察。
其實老人和孩子一樣脆弱,老年人是骨質疏松的高發(fā)人群,一旦跌倒,容易骨折,應注意觀察摔傷部位的情況,必要時到醫(yī)院檢查,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對于老人如何平安過冬,老年人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要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服,避免著涼,防止感冒。此外,要根據自身健康狀況及運動習慣選擇合適的運動項目,避免運動損傷。飲食宜品種多樣,避免或少吃涼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老人如何過好冬(二)
一是注意防寒保暖:冬季氣溫較低,為了抵御寒冷,機體調節(jié)功能也在發(fā)生著顯著變化,比如皮下脂肪增多、毛細血管收縮、汗液分泌減少,組織代謝加強等,而老年人由于主要臟器逐步老化且功能減退,皮膚松馳、皮下脂肪減少機體代謝功能低下,適應性和抵搞抗力較差,抗寒及抗病能力都明顯的低于青年人。因此,當寒潮或強冷空氣襲來之時,老年人中高血壓,中風的發(fā)病率明顯增高,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容易出現,產生心絞痛、心梗、心力衰竭等。嚴寒還是傷風感冒、支氣管炎,冠心病、肺氣腫、哮喘的重要誘因。此外,當機體受到寒冷刺激之后,還容易發(fā)生手足裂、凍瘡或皮膚癢等。所以,老年人必須隨時注意防寒保暖,要隨天氣的變化及時增添衣褲,避免著涼, 防止感冒。
二是重視飲食調理:在冬季中老年人的日常膳食應以“溫”、“補”為主, 宜吃一些高熱量、高蛋白的食品,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做到稀于搭配、葷素夾雜,以增加營養(yǎng)、增強御寒能力。要避免或少吃涼食、刺激性食物和一些油性大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是講究心理衛(wèi)生:臨床實踐多次證明,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惡化,與人的心理狀態(tài)息息相關。而冬季則是自然界陰盛陽衰之季。所以老年人應該避免憂郁、焦慮、緊張等不良因素的刺激,經常保持情緒樂觀、精神愉快,科學按排生活,注意勞逸結合,防止過度疲勞,使意志安寧、心境恬靜。另外,要保證有充足的睡眠。一般老年人應保持8-10小時的睡眠時間并應午睡,睡覺前不要過于興奮。
四是改善居室環(huán)境:在冬季,人們?yōu)榱擞鴮㈤T、窗緊閉起來,再加上取暖設施的使用,致使室內的空氣干燥、污濁,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因此,在控制室內溫度同時,應注意保持室內整潔、空氣流通和濕度調節(jié)。
五是注意取暖適度:正確的冬季取暖方法是:室內溫度保持在18-25度,局部取暖不要超過10分鐘。
六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在冬季,老人應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堅持每天鍛煉,這對增強體質,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七是不宜洗浴過勤:冬季老人以5~6天洗浴一次最佳,且水不宜太熱,洗后最好喝一杯熱開水。
八是切忌煙酒嗜好:冬季房門緊閉,煙霧不宜外散,吸煙對人體十分有害,如若長期煙霧蓄積對人體影響更大;由于冬季室內外溫差較大,灑后體虛易使外寒之邪乘機而入,寒熱錯雜, 極易給心、肺、腦造成損害。
九是避免外出時間過長:由于冬季是呼吸道傳染病的好發(fā)季節(jié),而老年人的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抗病能力差,很容易染上傳染病。
十是有病早治:老人在冬季如稍有不適如:食欲不佳、發(fā)熱、咳嗽、胸痛、心悸、氣短、疲乏無力等,應及時去找醫(yī)生診治,以免延誤治療,造成病情加重。
注意事項
老年人冬天多曬太陽,不僅能防治骨質疏松癥,而且還能減少老年人常發(fā)的精神抑郁癥。因此,在冬季,老年人莫貪戀居室,應盡量多到戶外曬曬太陽,并適當參加一些運動鍛煉,這有助于預防和減少老年抑郁癥的發(fā)生,也有益于老人骨質強壯,身體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