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芬蘭熱門旅游城市清單(一)

字號:


    打算去芬蘭旅游的朋友們,是否已經(jīng)選好了旅游的城市呢?還沒選好的話,今天,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芬蘭熱門的旅游城市吧,一起來看一下。
    拉普蘭
    拉普蘭(Lapland)位于芬蘭、挪威的北部,它有四分之三處在北極圈內(nèi),獨特的極地風光和土著民族風情,使它成為旅游勝地。拉普蘭每年10月進入冬季,一直要到第二年的5月份才開春,整個冬季長達8個月。在這里放眼望去,幾乎全是森林、河流,而在冬季這些全被皚皚的白雪覆蓋,冰清玉潔、一望無際,就像世外仙境。到了冬至前后,人們可以親身感受到極夜,可以看到24小時不滅的星光;到了夏至前后,人們又可以感受極晝,看到24小時不落的太陽。
    傳說每年圣誕老人就是從這里坐著雪橇騰空出發(fā),為全世界的孩子送去圣誕禮物,這里似乎只該是一個屬于童話的世界。拉普蘭號稱“歐洲最后一塊原始保留區(qū)”,只要你經(jīng)過拉普蘭的冬天,就會明白圣誕老人為什么會選擇這個極北之地定居。在拉普蘭看不到現(xiàn)代的工業(yè)污染,沒有一絲塵埃,所到之處全部都是廣袤的森林、冰凍的湖泊和港灣,純凈的曠野,北極光懸掛天幕,閃著炫目而神秘的光芒,一切都像童話故事,美麗安詳。
    奧蘭群島
    奧蘭群島(Aland islands)又稱阿赫韋南馬群島(Ahvenanmaa),是芬蘭唯一的一個自治省,位于芬蘭的西南沿海,由6500個小島組成,島上居民2.5萬人,大多以瑞典語為母語。奧蘭群島的首府是瑪麗港(Mairenhamn),是群島上惟一的一座城市。
    星羅棋布的小島、巨大的礁石、野花燦爛的谷地和茂密的森林使這個群島別具神采。奧蘭島的風光與芬蘭內(nèi)地截然不同,島上眾多的古跡有中世紀的城堡、教堂、還有博馬松德海上要塞。奧蘭島的海洋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好的海洋博物館之一,在瑪麗港東邊的船塢還可以看到傳統(tǒng)船只建造的過程。
    奧蘭群島夏季氣候宜人,處處是迷人的自然景色,是芬蘭著名的旅游勝地。騎自行車在奧蘭島上旅游別有一番風趣。在島上,游人可以租到自行車,并同時獲得一份地圖及指南,沿途有許多營地,度假別野和民宿可供歇息。島上還有一個36洞的高爾夫球場。除打高爾夫球外,如有興趣,游客還可以在海邊垂釣,乘船在海上游覽打獵。
    勞馬古城
    勞馬位于波特尼亞海灣,是芬蘭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古城繞圣芳濟會修道院而建,15世紀中期的圣十字教堂仍巍然屹立,這里是典型的木結構的北歐城市;盡管在17世紀晚期遭到火災破壞,但古代民間建筑的風貌猶存,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91年將勞馬古城列入到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單當中。
    走進勞馬古城,游人在中世紀遺留下來的石板街上漫步,就可以欣賞那一間又一間用窄木板制造的古老大宅,以及其優(yōu)雅的各種裝飾。木建筑群不是空洞洞的房屋博物館,絕大部分仍然有人居住,有的改成藝廊,有的改作精品店和餐廳,也給古跡增添了幾分新生,令觀光客人不會感到枯燥。例如在馬雷娜船主大宅,游客可參觀宅中18世紀的富豪家居;基律斯蒂水手之家則鋪排出了200多年前普通階層人民的生活實況;還有14世紀的中古圣十字教堂與改為勞馬博物館的市政廳,同樣是游覽重點。
    拉塞博格
    拉塞博格是芬蘭南部芬蘭灣沿岸的一座城鎮(zhèn),距離首都赫爾辛基93公里,建立于2009年,由新地區(qū)負責管轄,名字源于拉塞博格城堡(Raseborg Castle)。拉塞博格還是一座雙語城市,部分人講芬蘭語,部分人講瑞典語。該市的最具名氣的旅游名勝為拉塞博格城堡,建造歷史分為三個不同的時期,即14至16世紀,最開始于1373年至1378年建造,是悠久歷史的見證。在城堡附近坐落有芬蘭最大戶外劇院的遺址---拉塞博格夏季劇場,建造于1966年,每年的7月份都會有眾多的表演上演,通常與城堡的歷史相關。
    塞伊奈約基
    塞伊奈約基為芬蘭南博滕區(qū)的一座城市,在16世紀的時候便已經(jīng)有人定居,1868年成為市鎮(zhèn),1931年為集鎮(zhèn),1960年發(fā)展成為城鎮(zhèn),目前為芬蘭發(fā)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塞伊奈約因阿爾瓦爾?阿爾托設計的建筑而聞名,他為現(xiàn)代派建筑倡導者之一,人情化建筑的提倡者,被認為是北歐現(xiàn)代主義之父。阿爾瓦爾?阿爾托為這座城市設計了城市圖書館、萊克烏登里斯蒂教堂(Lakeuden Risti Church)和行政大樓,非常引人注目。游客可參觀塞伊奈約基城市劇院、南博滕區(qū)博物館、塞伊奈約基市政廳、馬拉斯科斯基啤酒廠(Mallaskoski Brewery)等。
    波里
    波里為芬蘭西海岸的一座城市,由薩卡昆達區(qū)負責管理,坐落于科凱邁基河(Kokem?enjoki)河口,距離波的尼亞灣10公里。這座城市建立于1558年,為薩卡昆達區(qū)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同時也是芬蘭第11大城市。
    波里因國際爵士音樂節(jié)而知名,于1996年開始舉辦,目前為芬蘭乃至歐洲最大的音樂節(jié)之一,于每年的7月舉辦,為期9天。這座城市被認為是芬蘭語劇院的誕生地,波里劇院所在建筑建成于1884年,是一座古老而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薩卡昆達博物館是一座歷史博物館,為芬蘭最古老的歷史博物館之一,主要講述了薩卡昆達區(qū)和波里從史前至今的歷史。
    除此之外,游客還可參觀收藏當代和現(xiàn)代藝術的波里藝術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講述羅斯盧公司工業(yè)遺產(chǎn)的羅斯盧博物館(Rosenlew Museum)、長17公里的依特瑞海灘(Yyteri Beach)、瑪麗亞別墅(Villa Mairea)等。
    許溫凱
    許溫凱是芬蘭南部的一座城鎮(zhèn),距離首都赫爾辛基約50公里,由新地區(qū)負責管轄,為大赫爾辛基郊區(qū)的交通中心之一。這座城鎮(zhèn)側重于旅游設施的建設,旨在發(fā)展成為可與首都相媲美的現(xiàn)代化城市。
    許溫凱最具名氣的旅游目的地為許溫凱教堂(Hyvink?? Church),也被稱之為許溫凱新教堂,是一座非?,F(xiàn)代化的教堂,建造于1961年,為金字塔形狀,高32米,極其引人注目。芬蘭鐵路博物館建立于1898年,講述了芬蘭鐵路的歷史,收藏了芬蘭不同歷史時期的多款火車,最有看頭的當屬那些獨特用途的火車,包括一輛僅存的沙皇皇室火車。每年夏季,這里還會舉辦盛大的啤酒節(jié),吸引著斯堪的納維亞搖滾樂隊的參加,此外,還有10000多名游客加入其中。
    伊馬特拉
    伊馬特拉是芬蘭東南部的一座城鎮(zhèn),位于南卡累利阿區(qū)的芬蘭—俄羅斯邊界,武克希河(Vuoksi River)流經(jīng)該城,于1948年設市,經(jīng)過50多年的發(fā)展,目前為芬蘭東部的現(xiàn)代化工業(yè)城鎮(zhèn)。
    伊馬特拉文化中心是體驗這座城鎮(zhèn)文化生活的好去處,不間斷的文化活動、慶?;顒印⒄褂[等在此上演。除此之外,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伊馬特拉文化歷史博物館、伊馬特拉博物館是了解伊馬特拉歷史和藝術的理想之地。穿城而過的武克希河是垂釣的最佳地點,為了方便市民和游客享受垂釣的樂趣,還特意建有伊馬特拉垂釣公園,垂釣愛好者不容錯過。這里設有多條森林小徑和漫步小徑,沿著優(yōu)雅的小徑一直走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另外的自然美景。
    哈帕耶爾
    哈帕耶爾維是芬蘭中部的一座城鎮(zhèn),由北博滕區(qū)負責管轄,自舊石器時代有人類居住,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城鎮(zhèn)。哈帕耶爾維還擁有幾個文化機構,旨在保護歷史文化遺產(chǎn),促進這一地區(qū)的文化交流和發(fā)展。每年學校、教堂、協(xié)會等都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適合各個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游客可參觀當?shù)貧v史博物館、主顯圣容大教堂、總統(tǒng)博物館、哈帕耶爾維市政廳等。
    上維耶斯卡
    上維耶斯卡是芬蘭西部的城鎮(zhèn),臨近奧盧和科科拉,距離奧盧130公里,由北博滕區(qū)負責管轄,為奧盧南部地區(qū)的商業(yè)中心。因卡拉河(Kalajoki River)而知名,從城中蜿蜒而過,并且形成了重要的農(nóng)業(yè)區(qū)。這座城市雖然名氣不大,但卻因是芬蘭總統(tǒng)并四任芬蘭總理屈厄斯蒂?卡利奧的誕生地而聞名。上維耶斯卡地區(qū)博物館展出古老的歷史建筑,以傳統(tǒng)鄉(xiāng)村生活方式為特色,向游客講述了鄉(xiāng)村生活,收藏有700多個牛奶壺,來自于15個國家。戰(zhàn)爭紀念館、鐵路紀念碑、別墅博物館、故居博物館等也是了解這座城市的好去處。
    奧盧
    奧盧位于波的尼亞灣東岸的奧盧河的河口,是芬蘭北部的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亦是芬蘭北部最重要的工業(yè)和港口城市。該城市被譽為“歐洲的生活實驗室”,這里的居民最大的享受著高科技帶來的便利。奧盧知名的宗教建筑為奧盧大教堂,是一座福音信義會教堂,坐落于市中心,初建于1777年,目前的建筑建于1832年,宏偉壯觀,此外,還可參觀豪基普達斯教堂、基明基教堂、圖伊拉教堂等。曼納海姆公園為奧盧的一個小型公園,擁有一座花崗巖磚砌成的噴水池與數(shù)座長椅,為市民散心的絕佳之地。奧盧藝術博物館于1963年開館,主要收藏和展覽芬蘭北部藝術家的藝術作品,是欣賞芬蘭藝術的理想去處,除此之外,北博滕區(qū)博物館也值得一游。
    科科拉
    科科拉是芬蘭中博滕區(qū)的一個城市和自治市,為該區(qū)首府,成立于1620年。這座城市的主要功能是作為焦油貿(mào)易的航運港口,同時還是芬蘭重要的造船中心??瓶评瓘倪@兩個行業(yè)中受益匪淺,一度成為芬蘭最富有的城市??瓶评彩侵胁╇鴧^(qū)的首府和惟一的城市,科科拉碼頭距市中心約5千米,是芬蘭最活躍的商業(yè)碼頭之一,主要進口石油、礦石、石灰石,出口精煉產(chǎn)品和木材。這是一座活躍的文化之城,在當?shù)氐膭≡褐锌梢孕蕾p到搖滾、爵士和古典音樂。位于市中心的古老木制建筑是幾百年來居民居住的地方,現(xiàn)今這些建筑成為餐館、咖啡館、精品小店等,為游客提供了休閑娛樂區(qū)域??瓶评匀粴v史博物館、倫隆德博物館、當?shù)貧v史和文化博物館、狩獵博物館、科科拉消防博物館、垂釣博物館等都是游覽的好去處。
    庫??扑够?/strong>
    庫??扑够欠姨m南部南部的一座城鎮(zhèn),距離首都赫爾辛基約130公里,由屈米區(qū)負責管轄,主要經(jīng)濟活動是工業(yè)。這座城市因造紙業(yè)而知名,擁有三大造紙廠,被譽為“芬蘭紙都”。庫??扑够⒂?921年,1973年成為城鎮(zhèn),城鎮(zhèn)的發(fā)展與造紙業(yè)息息相關,促進了當?shù)亟?jīng)濟的發(fā)展。在20世紀初期,這里建造了教堂、學校和圖書館,大部分建筑為實用主義風格。雖然庫??扑够皇呛艽螅珔s是兩大知名人物的故鄉(xiāng),即芬蘭足球運動員薩米?海皮亞和芬蘭抒情女高音及詞曲創(chuàng)作人塔雅?圖倫尼。
    科沃拉
    科沃拉是芬蘭東南部的城鎮(zhèn),位于首都赫爾辛基東北134公里處,由屈米區(qū)負責管轄,是一座現(xiàn)代化的活躍城市。這是一座充滿歡樂氛圍的城市,靜雅的湖泊、蔥郁的森林、安逸的鄉(xiāng)村生活方式讓人神往不已??莆掷€擁有450多個湖泊和超過7000多座夏季別墅,絕對是夏季度假的好去處,既可觀賞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也可享受靜美的人生時光。兒童交通公園集園林、模擬建筑和交通設施于一體,讓兒童在游樂中接受交通規(guī)則教育。科沃拉藝術博物館分為上下兩層,為科沃拉藝術中心的一部分,是欣賞芬蘭藝術的好地方。伊蒂博物館(Iitti Museum)、工業(yè)博物館、芬蘭商店博物館、科里亞教堂、安佳拉教堂、科沃拉教堂等也是旅游的好去處。
    科特卡
    科特卡位于芬蘭灣的東部,屈米河河口,由屈米區(qū)負責管轄,為芬蘭重要的海港城市,服務于芬蘭的對外貿(mào)易。這是一座重要的工業(yè)和海事城市,對于芬蘭對外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特卡的韋拉莫海事中心(Maritime Centre Vellamo)是一座別具吸引力的新博物館,展出芬蘭相關的海事歷史,為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提供豐富多彩的展覽。籃球博物館展出芬蘭70多年的籃球歷史,展覽講述了籃球是如何進入芬蘭以及不同時期的發(fā)展,此外,也展覽籃球的名人。
    科特卡教堂是一座哥德復興式建筑,因高54米的尖塔、優(yōu)美的彩色玻璃窗和優(yōu)雅的圓花窗而聞名。屈米教堂、若娜拉教堂、圣尼古拉斯教堂、尼古拉美術館、科特卡攝影中心、航空博物館等也是必游之地。作為舉足輕重的海港城市,科特卡擁有絕美的自然風光,同時為游客提供多種多樣的娛樂項目和戶外活動,包括航海、漂流、垂釣、自然探險、群島環(huán)游等。
    萬塔
    萬塔為芬蘭南部的一座城市,由新地區(qū)管轄,與赫爾辛基、埃斯波和考尼艾寧共同組成赫爾辛基都市圈。這座城市為芬蘭人口第四大城市,芬蘭最大的機場---赫爾辛基-萬塔機場,就位于該市。萬塔也是多座博物館的所在地,赫尤里卡科學中心于1988年對外開放,是一個涉及領域廣泛且互動性很強的綜合科技中心,分為多個不同的展區(qū),游客可以自己動手去觸摸和操作各種展品,在實踐中去了解,去嘗試,去體驗,享受發(fā)現(xiàn)科學奧秘的無窮樂趣。
    芬蘭航空博物館臨近赫爾辛基-萬塔機場,于1972年開放,展出有9000多件物品,包括80架飛機和22架滑翔機,此外,還收藏有78000張照片,其圖書館中收藏有17000多本書籍和160000本航空雜志。萬塔城市博物館、萬塔農(nóng)業(yè)博物館、馬丁努斯音樂廳、萬塔藝術博物館等也是了解這座城市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好去處。
    波爾沃
    波爾沃位于芬蘭的南部沿海地區(qū),距離首都赫爾辛基50公里,由新地區(qū)負責管轄,為芬蘭六大中世紀城鎮(zhèn)之一。該市最早于14世紀早期被提及,為芬蘭第二古老的城市,1380年獲得城市特權。波爾沃因其老城區(qū)而聞名,彎曲的街道,狹窄的小巷和低矮的木屋是中世紀城市生活的縮影,是歷史的再現(xiàn)。
    老城區(qū)最具名氣的建筑為中世紀的石質(zhì)教堂---波爾沃大教堂,建造于15世紀,最古老的部分可追溯至13世紀。大教堂沒有豪華的裝飾、沒有繁瑣的雕琢,但簡單中卻透出大器之美。位于河岸的一排排紅色建筑是波爾沃最寶貴的財富,展示了波爾沃的航運歷史,清澈的河水倒影著紅色的木屋,加之藍天白云映襯,風景無限。波爾沃也被譽為“詩人之城”,是許多芬蘭著名詩人和藝術家居住的城市,芬蘭民族詩人魯內(nèi)貝格(Johan Ludvig Runeberg)從1837年到1877年一直居住在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