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芬蘭旅游景點大全(一)

字號:


    相信有不少人想趁著春節(jié)期間出去旅游一波,有沒有考慮過去北歐旅游呢?芬蘭就是個不錯的選擇噢,前段時間咱們的國寶熊貓寶寶就作為最萌外交官去了芬蘭。那么芬蘭有哪些好玩的呢?一起和出國留學網小編了解下。
    奧盧集市廣場
    早在18世紀,奧盧是著名的商業(yè)中心與港口,優(yōu)美的河港和古集市風情是它的特色之一。沿著奧盧河碼頭一直走,便能抵達奧盧集市廣場了。
    在奧盧集市廣場上,有一個深受奧盧居民喜愛的青銅警察像,這個警察矮矮胖胖,憨態(tài)可掬,充滿了童趣色彩。據稱,這座雕像建于1987年,是奧盧路上唯一能見到的“警察”,已經成為了城市的標志,可以在奧盧Rata-aukio2的警察局接待處買到他的微縮紀念品。不僅如此,在廣場旁邊集市大廳內的郵箱附近還能蓋到雕像形象的郵戳。
    奧盧集市廣場上的集市大廳于1901年建成,建筑沿襲了北歐一貫的簡約風。有別于一般的菜市場,集市大廳內還設有咖啡早餐攤和一些兜售馴鹿皮、木制裝飾物等當地手工的攤位,頗有舊時的鄉(xiāng)村風貌。無疑,在奧盧集市大廳內外,能觸摸到最接近芬蘭的平民化生活。
    奧盧古堡
    奧盧古堡是位于芬蘭奧盧地區(qū)的一座晚期城堡,建立于1590年,處在奧盧河三角洲地帶的一個小島上,最初大部分由木頭和泥土建造而成。
    據考證,在1375年之前,奧盧古堡所在位置上有一座較早建立的中世紀早期城堡;據俄國“索菲亞編年史”記載,當年來自諾夫哥羅德地區(qū)的人們想要征服位于奧盧河三角洲地帶的城堡,但是在1377年宣告失敗。奧盧古堡可謂是一座命運多桀的城堡建筑,現今所看到的奧盧古堡只是當年城堡的遺跡,大約建立于1605年。在1715年,由于俄-隊燒毀了這里,城堡遭受了徹底性的損壞。城堡最后一次慘遭損害是在1793年,當時的一次雷電引爆了設置在這里的軍火庫。
    木結構的奧盧古堡軍火庫遺跡一直保留至1875年,后來在這里建立了一座天文臺,由建筑師沃爾瑪?韋斯特林(Wolmar Westling)設計,也就是現今古堡遺跡的模樣。從1912年開始,這棟建筑內設立了一個自助餐廳,此外,還有古堡相關歷史的小型展覽。
    奧盧大教堂
    奧盧大教堂是一個路德福音教會大教堂和奧盧的主教座堂,坐落在奧盧市中心廣場上。該大教堂最早建立于1777年,當年建立的初衷是向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致敬,以他的王妃的名字命名為——索非亞?馬格達萊納(Sofia Magdalena)教堂。
    不幸的是,最初建造的奧盧大教堂是木制結構,在1822年毀于一場大火。此后,教堂又在原教堂的遺跡上重建,由著名德國建筑師卡爾?路德維希?恩格爾(Carl Ludvig Engel)重新設計,重建工程完成于1832年,但是教堂的鐘樓直到1845年才完成建設。
    截止現在,奧盧大教堂已經歷經了將近兩個世紀的風雨洗禮,我們現在看到的奧盧大教堂全部由巖石砌成,十字架和鐘樓都是銅制的。2002年2003年又分別對教堂進行了翻新,如今,奧盧大教堂已經成為新古典風格的代表建筑。
    奈西湖
    奈西湖位于芬蘭皮爾卡區(qū),長40公里,海拔95米,面積達256平方公里,集水區(qū)面積767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3.66米,最大水深61米,蓄水量34.78億立方米,是坦佩雷地區(qū)最大的湖泊。坦佩雷市區(qū)環(huán)繞Tammerkosk急流而建,奈西湖水經Tammerkosk流入比哈湖(Pyh?j?rvi)。
    近年來,市區(qū)工業(yè)污水排量的降低大大提高了奈西湖的水質。北歐著名的觀光塔——奈西塔就矗立在奈西湖畔,泛舟湖上便可看見奈西塔的倩影。一年四季,這里都是坦佩雷市民及周邊地區(qū)人們戶外活動的好去處,夏季,人們可以在湖上泛舟,亦或在湖畔垂釣、露營;冬季,通常在每年二月至三月之間,湖面全部被冰凍,光滑的奈西湖面非常適合北歐式健走、越野滑雪和每天快樂行走。湖面上由一個崎嶇不平的小島,島上矗立著一座燈塔,這個標志性的燈塔通常是進行多項湖上運動的終點。
    奈西塔可以說是北歐十分有名的觀光塔之一,塔頂有著享譽芬蘭的旋轉餐廳以及咖啡館。高塔坐落在薩爾坎尼米冒險樂園之中,高塔上有360度的觀景臺,幾乎可以看到整個坦佩雷市區(qū)的面貌,而且還有兩大湖泊。這里是十分具有浪漫情調的觀光地,而且高塔是全年開放,如果到游樂場來只是為了進入高塔的話,只需要8歐的門票。
    奈西塔
    奈西塔建造于1971年,而且建造的速度讓人實在有些瞠目結舌,大概只花了33天,完全以每天4米的高度建造,最后總高度約168米。似乎高塔的高度并沒有突出,那么為什么在塔頂的視野那么廣闊呢?原來奈西塔本身所處的地段就是海拔約110米的高地,以至于全塔自身的高度被提高了很多。
    奈西塔無論是在冬天還是在夏天,都有十分美妙的景象。站在塔頂,冬天的時候俯瞰白雪皚皚的坦佩雷城顯得寂靜而又沉默;但是一到夏天,則是另外一番生機盎然的景象,覆蓋兩大湖泊上的冰雪已經融化,私家游艇也全線出動,俯瞰周圍風光,大片大片的森林恢復了原本綠意盎然的面目,生機勃勃。
    如果到坦佩雷游玩,奈西塔是絕對必然要到的地方!在塔尖的旋轉餐廳喝杯咖啡,享受地道的芬蘭菜,完全能夠緩解旅行的疲勞。
    普幽塔
    普幽塔位于芬蘭東部庫奧皮奧市郊,距市中心約1.5公里,矗立在當地高150米的普幽山上,郁郁蔥蔥的杉樹覆蓋著山坡,高達75米的普幽塔便聳立其間。
    從1963年開始,普幽塔便開始迎接八方來客,其頂部有一個可容納100個座位的旋轉餐廳。這是北歐國家建立的第一座帶有旋轉餐廳的高塔,當年,這座屹立的瞭望塔不僅博得了眾人的眼球和熱議,也啟發(fā)了當時的坦佩雷市長建立一座類似的高塔的愿望,這便是后來1971年建立在坦佩雷的奈西塔。現今的普幽塔每年吸引著約550萬游客的參觀。
    庫奧皮奧是圍繞普幽山建設發(fā)展而成的,普幽山是庫奧皮奧的驕傲。從普幽塔中向下觀望,湖水碧藍,樹木蒼翠,令人陶醉。游客還可以在塔頂旋轉餐廳內就餐,邊品嘗美食邊欣賞庫奧皮奧美麗的風光。在夏天,普幽塔是遠足健行的起點;在冬天,那便是開始滑雪路線的第一站。
    薩爾坎尼米冒險樂園
    薩爾坎尼米冒險樂園位于芬蘭第三大城市——坦佩雷,是芬蘭第二大受歡迎的綜合游樂場之一。這是一個擁有七個精彩部份的娛樂中心:水族館、海豚館、奈西眺望塔、天文館、藝術博物館、游樂設施和兒童動物園,足夠人游玩慢慢的一整天。
    每逢夏季,薩爾坎尼米冒險樂園都是當地最具吸引力的景點。薩爾坎尼米位于風光明媚的奈西湖畔,園內擠滿各式各樣的游樂玩意,有六個大型瘋狂過山車,滿足不同游客追求刺激快感的樂趣。此外,這里的海豚館是全世界所處地理位置最北端的海豚館,這里的奈西眺望塔有全芬蘭最高的餐廳……
    隨著“憤怒的小鳥”游戲大受人們歡迎,薩爾坎尼米冒險樂園專門增加了“憤怒的小鳥樂園”。其重點項目是游戲里出現的大丫叉,其他機動游戲還有跳樓機、滑梯和旋轉“小鳥”等,與一般主題公園無太大分別,不過加上憤怒的小鳥和肥豬仔裝飾,立刻變得有趣很多,相信一眾粉絲會玩到“怒”而忘返!
    卡萊瓦教堂
    卡萊瓦教堂位于芬蘭坦佩雷市卡萊瓦區(qū),為卡萊瓦的會眾而建,由芬蘭建筑師皮耶蒂拉(Pietil?)設計建造于1964-1966年。這是一座與眾不同的現代化格局教堂,教堂高30米,長50米;十字形的鐘塔的鐘聲十分嘹亮,即使在很遠、嘈雜的市區(qū)都能聽到。教堂也是一個很受歡迎的旅游景點;周末在此會有小型-,禮拜也按常規(guī)進行。
    20世紀60年代,皮耶蒂拉與同為建筑師的妻子建立自己的事務所,第一個作品便是其代表作——卡萊瓦教堂。這個教堂的最大特色在于它向內部彎曲的弧形墻面,以及狹窄的長條窗,這樣的垂直組合讓皮耶蒂拉夫婦獲得了“哥特式”建筑的精神感受。而這靈感是來自基督教的象征——魚,這也是教堂平面布置成這樣的緣由,弧形墻面凹出“魚”的形態(tài),在魚嘴之處便是祭壇?,F在看來這座教堂依舊獨具特色魅力,置身于教堂中,讓人領略到卡萊瓦教堂那向上的空間給人帶來一種對神明的崇敬之情。
    坦佩雷大教堂
    毫無疑問,坦佩雷最著名的教堂莫過于坦佩雷大教堂,它位于坦佩雷市內的Jussinkyl?區(qū),從火車站步行5分鐘可以到達。大教堂建于1902-1907年,當坦佩雷在1923年正式升級為主教教區(qū)之都的時候,教堂的地位立即升級為坦佩雷主教座堂。
    坦佩雷大教堂由芬蘭知名建筑師拉斯?宋柯(Lars Sonck)設計,是一座具有芬蘭名族浪漫風格的建筑,教堂主體有灰色花崗巖建成,其突出的尖頂是紅色的磚砌屋頂,恢弘大氣。大教堂以其內部精美的濕壁畫裝飾而著名,由象征主義畫家辛堡(Hugo Simberg,1873-1917)繪制于1905至1906年間,主要描述“受傷的天使”和“死亡花園”的場景,在當時引起了人們激烈的爭議。而教堂內祭壇的背景畫由馬格納斯?恩克爾(Magnus Enckell)繪制,主要向人們展示將來各個民族的復興。
    作為當地的主教座堂,坦佩雷大教堂經常舉辦一些當地和國家的重要宗教活動,比如神職授任儀式。教堂內共有將近2000個座位,還經常舉辦音樂會和婚禮。
    皮尼基公園
    皮尼基公園位于芬蘭坦佩雷地區(qū),是一個集文化和歷史遺產為一體的景點。從19世紀30年代開始,皮尼基公園就作為公園和自然美景所在地而吸引了許多游人,這里的第一家咖啡館于1868年開始營業(yè),這里的第一個觀景塔建立于1888年,不幸的是后來毀于1918年的內戰(zhàn)。公園的重建計劃開始于1925年,在坦佩雷市建立150周年之際,新建的觀景塔和咖啡館也于1929年對外開放。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坦佩雷市建立了更具現代化特色和商業(yè)氣息的薩爾坎尼米冒險樂園,取代了皮尼基公園吸引外國游客的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當地人和其他芬蘭人更喜歡這里,對外國游客來說,這里是一處隱藏的樂園。
    現今矗立在公園內的觀景塔高達152米,由建筑師偉霍?胡火(Vilho Kolho)采用當地的紅色花崗巖建造而成。人們可以乘坐電梯到達塔頂一覽周圍壯麗的自然美景,或者選擇攀爬塔內的樓梯,亦可從觀景窗戶內看到多變的美景。進入皮尼基公園和咖啡館是免費的,但是登觀景塔是收費的,成人2歐元,兒童50美分。
    陶陸馬奇教堂
    陶陸馬奇教堂是芬蘭于韋斯屈萊市最主要的路德教堂。參照建筑師埃爾斯?伯格(Elsi Borg)的設計建成于1928年,建成后于次年——1929年10月27日正式啟用,取代了原來建于1855年的老教堂,老教堂毀于一場1918年2月27日的大火。
    陶陸馬奇教堂造型呈新古典主義建筑風格,長方形的教堂西側建有一個高達30米的鐘塔。該教堂也被稱為天使的教堂,因為可以在這里找到許多關于天使的描繪。教堂內部裝飾有很多有關圣經主題的壁畫,雷昂弄(Leinonen)參與了講道臺和教堂其他內部壁畫的繪制。教堂的圣壇裝飾畫是幸免于火災的老教堂內的裝飾,由艾柔?加內菲特(Eero J?rnefelt)繪制。教堂最多能容納700人,大規(guī)模的禮拜活動在每周日晚上六點舉行。教堂還是一個很受歡迎的音樂會舉辦場所。在2007年,教堂的屋頂、水槽和窗欞全都進行了一次翻新,以全新的姿態(tài)迎接各位虔誠的信徒。
    珊納特賽羅市政廳
    珊納特賽羅市政廳位于芬蘭于韋斯屈萊地區(qū),它是一個多功能的綜合建筑群,其間包括了市政廳、商店、圖書館和公寓。該市政廳由芬蘭著名建筑師,現代派建筑倡導者之一,“人情化建筑”的提倡者——阿爾瓦爾?阿爾托(Alvar Aalto)專門為珊納特賽羅市設計建造。
    阿爾托先生設計的珊納特賽羅市政廳在1949年的一場設計比賽中脫穎而出,隨即開始建造,于1951年建造完工。珊納特賽羅后來被合并到于韋斯屈萊市內,所以現在的珊納特賽羅市政廳歸屬于于韋斯屈萊地區(qū)。該市政廳整體建筑風格融合了芬蘭本地建筑特點和意大利文藝復興風格,磚砌而成,總體呈現醒目的磚紅色,中央是庭院。阿爾托先生的設計結合了市政廳周邊的自然條件,利用地形,運用當地傳統(tǒng)材料;形式和空間塑造上采用曲線、曲面和靈活布局的手法,使得珊納特賽羅市政廳即美觀又實用。
    珊納特賽羅市政廳是阿爾托晚期設計的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在20世紀的建筑史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由于其獨特的創(chuàng)造性,在施工階段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在建筑完工之后,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們紛紛涌向這里,包括學生、建筑師和其他普通游客,每年吸引約三四千名游客的到訪。該市政廳的巨大影響也使得珊納特賽羅成為芬蘭在國際上最著名的島嶼。
    珊納特賽羅市政廳的開放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8:30-15:30,免費入場,團體需提前預約。游客可在此自由拍照,但禁止用于商業(yè)活動。
    佩泰耶韋西老教堂
    佩泰耶韋西老教堂位于芬蘭中部,建于1763至1765年,完全由原木建成。這個教堂是路德教派國家特有的教堂,體現了斯堪的納維亞東部地區(qū)獨特的傳統(tǒng)建筑風格,把文藝復興時期的中央教堂風格與源于哥特式建筑的穹形天花板特色和諧地結合在一起。
    佩泰耶韋西老教堂于1994年被收錄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早在1761年的時候,由來自于勞卡的木工技師亞科設計的佩泰耶韋西老教堂的工程圖紙及建筑計劃就送到了斯德哥爾摩進行審批;整個教堂的構型是一個等長的十字架形,教堂的正廳與十字型交叉廳的尺寸都是大約17米長,7米寬;各廳的屋頂是由有點棱角的紅松木板構成,木板的結合處鑲嵌著赭紅色的木條。這種是一種獨特的十字型教堂布局:一個八邊形的圓屋頂矗立于十字架的中心之上沿襲了文藝復興時期的中部教堂的模式,而且這種特殊的結構在許多文藝復興時期的主教堂的十字型教堂能夠被找到。
    普哈—哈奇國家公園
    普哈—哈奇國家公園位于芬蘭中部中芬蘭區(qū)境內,建立于1956年,覆蓋面積達13平方公里,是芬蘭最小的國家公園之一。
    盡管普哈—哈奇國家公園是芬蘭覆蓋面積最小的國家公園之一,但是這里卻擁有芬蘭南部最原始的森林和沼澤地。這片廣袤的國家公園保護著生活在這里長達上百年的歐洲赤松和挪威云杉,這些古樹從芬蘭在瑞典統(tǒng)治時期就已經開始在這里生長,其中最古老的已有500歲高齡;此外,公園大半的土地被沼澤地覆蓋著。這里是芬蘭南半部保存最大的原始森林保護區(qū),除了松樹和云杉之外,其間還生長著歐洲山楊、白樺、白樺毛、榿木黃等多種樹木,生活著許多罕見的鳥類、昆蟲和植物等。
    普哈—哈奇國家內分布著兩條遠足小徑,一條為3公里,另外一條達6公里,其中的一條通向風景優(yōu)美的湖區(qū)和露營地。整個園區(qū)在冬季同樣充滿了獨特的魅力,是越野滑雪的理想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