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課程該如何準備才好

字號:


    IB課程體系即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fā)展下的獨特性。跟著出國留學網(wǎng)一起來了解下IB課程該如何準備才好吧,歡迎閱讀。
    一、什么是IB課程?
    IB課程全稱為國際預(yù)科證書課程(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DiplomaProgramme,簡稱IB課程)。他是由國際文憑組織為高中生設(shè)計的一組為期兩年的課程。IB高中課程是為高中生設(shè)置的兩年制大學預(yù)科課程。IB課程不以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課程體系為基礎(chǔ)而自成一個體系,廣泛吸收了當代許多發(fā)達國家主流課程體系的優(yōu)點,涵蓋了其主要的核心內(nèi)容。因此IB課程體系即具有與世界各國主流教育課程體系之間的兼容性,又有自己教育理念發(fā)展下的獨特性。因此北美,歐洲等許多著名的大學樂于通過IB成績判斷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一些大學還為優(yōu)秀IB畢業(yè)生提供個獎勵學分等政策。
    IB課程主要分為6個領(lǐng)域,所有參加IB文憑項目的學生,必須在這6個學科組中每組選一門課程進行學習。每一門課程又分為高級課程HL(HigherLevel)和普通課程SL(StandardLevel).所選6門課中,3門必須是高級課程。
    二、這個6個領(lǐng)域分別是:
    1. 語言,學生的母親學習。
    2. 語言,母語以為的其他現(xiàn)代語。
    3. 人文科學,包括歷史,地理,經(jīng)濟學,哲學,心理學等。
    4. 實驗科學,包括物理,化學,生物,環(huán)境工程等
    5. 數(shù)學,包括高級,中級和初級數(shù)學。
    6. 藝術(shù)與選修,包括美術(shù)設(shè)計,音樂,戲劇藝術(shù)等。
    除學習以上6個學科外,所有的學生還必須完成以下三項重要活動:創(chuàng)新,行動和服務(wù)(CAS);知識理論(TOK)和撰寫論文(AnExtendedEssay).
    學生在完成兩年IB課程學習后,將在高中時二年級的5月份進行IB的最終成績考時,7月份得到考試成績。IB每門的評分等級為1-7分,最高分為7分,4分為及格。加上TOKCAS課程和論文(這三科成績?nèi)币徊豢?的獎勵分數(shù)3分,滿分45分。學生通過六門課程考試,分數(shù)最低必須達到24分。如無不及格的課程,且TOK,CAS和論文成績通過的學生,即可取得IB國際文憑(InternationalBaccalaureateDiploma).IB成績32分以上有助于申請世界一流大學,如多大,UBC大學,麥吉爾大學等世界名校。
    如何準備IB課程入學考試?ib攻略之如何學習IB課程?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些什么?這些都是想在IB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同學們想知道的問題。那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如何學習IB課程,僅供參考。
    1每學完一章自己梳理本章的知識脈絡(luò),總是從框架高度來把握知識。比如,經(jīng)濟學微觀部分分為*節(jié);每節(jié)的具體內(nèi)容是什么;在demand and supply里面有幾個關(guān)鍵知識點等。
    自己一定做個基本的知識梳理。這樣不但不會增加學生學習知識的負擔,反倒把以前零零散散的東西都歸置的整整齊齊,不容易忘記,而且知道是如何來,如何去的。
    學生把以前學習的零散的東西從“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境界過渡到“見到森林”的俯瞰高度。
    知識點掌握了,就需要實戰(zhàn)演習了。
    2、找出題目的異同點。
    這個時候已經(jīng)是涉及到考試了,為了用最有效率的手段拿高分。建議每個學生自己建立一個錯題本!
    讓孩子自己建立一個錯題本,錯題庫,說起來容易,但是做起來,堅持下去就不容易了,這個是需要有毅力的。
    怎么使用錯題本?把每次錯的題目歸類放到一個位置,這個本子最好是活頁的。比如·
    9月的數(shù)學考試我錯了2個題,一個是probability,一個是series,我就把這兩個題抄下來,把答案寫下來(只寫答案,步驟不要寫了),反復(fù)做幾次,找到你為什么錯。
    10月的數(shù)學考試在probability方面,我又錯了,我就把這兩個試題進行對比分析,它們相似之處是什么?差異之處在哪兒?這個題該怎么解?
    11月的數(shù)學考試,如果你的probability還錯,你把這三個題進行對比分析,找相似和差異之處。據(jù)我們的經(jīng)驗,3次之后你再次出錯的概率是不到1%
    3、 知識點有體系了,習題也練習過了,對知識的把握更為準確了。這個時候,學生就進入了“既見樹木,又見森林”的角度。詳細描述下,何時算是進入了這種境界:
    看到一個題,甚至再難的題,幾秒鐘之內(nèi),一定能準確判斷出它是哪章,哪節(jié)的內(nèi)容,考的是哪個知識點;如果是選擇題,能迅速用口算或簡單筆算,在1分鐘內(nèi)搞定;如果是大題,需要幾步能出結(jié)果,腦子里應(yīng)該有個大概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