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考試和AP課程各自的重要性在哪里

字號:


    AP考試和AP課程各自的重要性在哪里呢?同時AP課,不是關于AP考試,千萬不要把兩者弄混了。跟著出國留學網(wǎng)一起來了解下吧,歡迎閱讀。
    有些美國高中開設較難的科目,理想狀況是“等同”于大學同名的課程,謂之AP課。AP課有時與同名普通課并列,例如普通的世界史和AP世界史,學生可以二中選一;有時AP課為普通課之進階,例如普通化學課修完才能修AP化學課。若高中AP課修得既多又好,則表示學生的學習能力強,愿意接受較高難度課程的挑戰(zhàn)。申請一流大學時,這一點極為重要。所有關于AP課的信息,說它有多重要,在申學時為招生人員高度重視,增加競爭力等等,都是真的,但這是關于AP課,不是關于AP考試,千萬不要把兩者弄混了。
    在高中修AP課的學分只能用于滿足高中畢業(yè)的學分要求,不能再用于大學(一個學分不能重復二用)。這一點跟國內的學生完全無關,因為國內沒有AP課的審核制度,也就沒有AP課(國際班號稱AP課者實乃為準備AP考試的補習課)。跟大學學分有可能扯上關系的是AP考試。為鑒定全國不同高中AP課的水平,有機構(College Board)每年舉辦統(tǒng)一考試,謂之AP考試。修AP課和考AP考試是兩回事,因為修AP課不一定需要考AP考試,學生可自由選擇,考AP也不需要先修AP課,完全可以自己準備,所以說,AP考試是完全獨立于美國高中校園課程之外的。既無AP課,國內家長和學生關心的基本上只是AP考試,關心的理由,我想大致可以歸納成下列兩個常見的想法:
    1、又多又好的AP考試成績,在申請美國大學時有很大作用,增加自己的競爭力。相比之下,不考AP則減弱自己的競爭力。
    2、AP考試可以換算成大學學分,可以讓自己免修一些大學課程,甚至可以提早完成大學學分數(shù)的要求,提前一年畢業(yè)。
    這兩個理由看似有理,但正確性有多高呢?根據(jù)敝校招生辦的同事說明,按照英文的說法是要看context(詳細一點說是context of opportunities available to the applicant),也就是看申請者的具體個別情況(例如該校有無AP課、哪些AP課),不是絕對的。
    第一點與申學有關。對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要了解AP考試成績在招生辦眼里代表的僅僅是學生在那一門學科上的學習成果,AP化學考了5分很不錯,但如果SATII也是考的化學,而且近800分,那就不能增加什么信息。SAT是高中程度,AP是大學程度,若能考AP,就不必再重復考同樣科目的SAT了,因為兩項成績說明的是同一碼事:你化學夠好。
    什么叫做“看申請者的具體個別情況”呢?剛才說了,如果有AP課,自然應該選它,但如果學校沒有某一門AP課,學生也不必過于焦慮,招生辦不會因為該生沒有這個機會而對他有負面的印象,沒修AP課自然不考AP試,這是常理,不是學生的錯。中國國內的申請者都沒有上AP課的機會,學生的學業(yè)表現(xiàn)和潛力自然有其他方面的材料可供參考,不見得做空中飛人到處考AP就能增加多大競爭力,不考就不如人。這跟美國國內有大量AP課的情況不同,不能拿來硬比。
    若您在美國,那要考幾門AP才能增加競爭力?這個問題太難回答了,就跟問SAT要考兩千幾以上才夠好同樣難答,因為人家招生辦看的是整體,不是單項。我了解一般常春藤學校的申請者平均是考四到五門AP(偏向五),我在相關網(wǎng)上看到的成績基本都是4跟5分,很少有3分的。但是考兩三門的能被錄取,考七八門的也能被拒,所以難說到底需要幾門。關于AP考試,“需要”這個概念是錯誤的,AP成績能對該生綜合素質增加什么補充說明,才是您應該考慮的。國內有的留學補習班為了招攬生意,做廣告說必須考兩三門AP考試才能增加競爭力,我不敢茍同。第一,要拿兩三門AP考試來跟美國國內申請者的平均四五門相比(六到八門的比比皆是),是沒有什么所謂的競爭力的。第二,美國招生辦審核中國國內申請者并不期待AP成績,因為他們知道中國高中沒有AP課,他們看整體材料時,不會因為考生缺AP而扣他分。
    第二點與申學無關,與省錢有關。這個說法是AP考試可以換成大學學分,讓學生提早畢業(yè)。若一年以四五萬美元來算,好像真可以省不少學費,但這個說法也對也不對,得看各校情況。先說算學分,那得看您上的是哪一所大學,各校規(guī)定不同,差別很大。威州大學麥迪遜是3分以上就給學分,基本上不分科目;敝校勞倫斯是4分以上才給,基本也不分科目。但到了長春藤,情況就很不一樣了, 那種用功的孩子可以自己買本參考書花幾個星期自修過關的,基本上都不算。而且一般來說,就是肯承認的學科也只有考5分才給學分。
    以耶魯大學為例,基本上AP考5分才考慮(少數(shù)科目4分也可以)。所有歷史(除藝術史外)AP考試都不算,外語(法德拉西)雖算,但是還是不能完全免修,至少得再修一個學期外語。其他像什么政治、心理、電腦、統(tǒng)計、人文地理、環(huán)境科學等等,一概不算,等于沒考(雖然對申學可能略有幫助);微積分AB要5分才算,BC則4分也算,化學5算、生物5算,物理算不算得看是哪一個項目(基礎5、力學4、電磁4以上)而且同時微積分必須過關。有些科目,學分暫時扣著,得再繼續(xù)上更高一級課號的課,及格了才能把學分給您,不及格不給。比如說,考了一門經(jīng)濟5分,不能直接兌換學分,您還得再修一門經(jīng)濟學才能得到學分(修正:以上有關經(jīng)濟系學分規(guī)定,敝文有誤。經(jīng)濟系不給AP學分,給的是跳修同等學分,跟考不考AP沒有任何關系,請參閱拙文有關AP考試成績與提早畢業(yè)的學分計算問題)。這種種詳細的規(guī)定,各藤校不盡相同,勞您自己查一下(哈佛、耶魯、普大等等)。查完之后,我相信您會得出跟我同樣的結論,那就是想要靠多考AP來提前畢業(yè)省學費,大概不太切實際,除非您上的是換算AP學分特別寬松的學校。
    最后談談第三點??糀P的真正價值就是跳級。大學沒有跳級一說,但是在概念上,跟小學中學的跳級是相似的。美國義務教育允許跳級是一大德政,進展快的孩子不用原地踏步等其他人跟上,可以不斷在個別的學習領域接受適當?shù)奶魬?zhàn)。跳級是論科目的,不論年級,比如,你初三的時候上初三的語文,高一的化學、高二的數(shù)學、高三的法語,都不一樣,看學生本人的程度,允許不同。若是AP考得好,大學(即使是嚴格的藤校)也允許學生上適合自己程度的課,這跟跳級的意思一樣。這樣有什么好處呢?我覺得不應該是為了早畢業(yè),因為AP考試的學分不一定會給我,何況好容易有幸擠進了好學校,我還不想早畢業(yè)呢。真正的好處,至少對大家想修的專業(yè)(分子生物物理暨生物化學)來說,四年的本科碩士連讀變成比較實際可行的一個選擇,不會在課程先后安排上有太多困難,也不影響參加海外項目(例如去外國念一個學期外語),若是你沒有數(shù)理化的幾門AP和勞倫斯的兩門有機化學課,這樣的本碩連讀基本上就排除了許多有意思的非本專業(yè)科目和海外學習項目啦。若是專業(yè)沒有本碩連讀的機會,也可以盡早修高級課或研究所開的課,甚至跟教授做獨立學習或獨立研究項目,這對將來申請研究所有極大的好處。
    綜上所述,考慮AP問題應分兩個層次。第一是申學,第二個層次是大學的修課問題。無論你是想早些畢業(yè)還是多上些課,都得考慮以上三點問題,以上是小編的一些AP考試心得,希望能幫助大家取得理想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