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來了,高中物理特別重要,下面是出國留學網為您整理的關于“初三物理開學第一課”,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精彩請鎖定出國留學網教案欄目。
初三物理開學第一課
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從這學期開始,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是初三的學生了,這一年,你們是否努力,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你以后所要走的人生路,各位同學都是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所以我們要為了我們的理想共同努力!
一、 暑期回顧:
“好的開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忘記以前的成功與失敗,我們只需要把經驗與教訓銘刻于心。
1. 暑假里都做什么事情了?你有沒有什么收獲?(小組交流)
2. 假期結束,新學期開始,新學期里你的目標是什么?如何來實現自己的目標呢?
二、 九年級物理簡介及學習方法
1. 簡介:九年級物理主要是講熱學、電學和能源。在八年級第一學期,我們就已經學習了溫度,知道了物質的六種物態(tài)變化,那么在這一學期里,我們首先進一步學習“熱”——內能和內能的利用(熱機)。電學中有電流和電路、電壓電阻、歐姆定律、電功率、生活用電、電動機與發(fā)電機、電能與電功率、生活用電、電和磁等這幾大塊內容,都是中考的熱點,考的內容很多,并且和實際生活聯系密切。除此,在初中階段,我們還要學習一部分的能源問題。
2. 學習方法:
(1)重視常規(guī)學習。
a.研讀課本,“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b.認真聽講,充分利用課堂時間,聚精會神,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住重點,標注不清楚的地方或是記錄產生的新疑問。因為學習是一個過程,不僅要學會,還要會學。
c.自我督查。習題是鞏固,復習是系統(tǒng),考試是檢驗。
(2)重視物理過程:會看、會想、會探、會說
(3)重視思維方法:在以前的物理學習中,我們已經接觸了很多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就是控制變量法,這種方法很重要,在后續(xù)的學習中這種方法仍舊要用到。
(4)重視知識的應用
(5)重視情感傾注:要會獨立學習,也要會合作學習,在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思考是有限,合作能解決一些我們一個人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還能啟發(fā)我們的思維,我們可以從別的同學那學習他的那種思維方式以及他的一些精神。在學習中,不可以三心二意,要專心致志;不可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要持之以恒。智力固然很重要,但是精力和毅力同樣重要。
三、 學習習慣
1、聽課習慣
學習是獲取信息的過程,為了準確、全面的獲取有用信息,需要調動學習者能調動的各個感覺器官來感知事物。比如我們想認識一種從未見過的水果,就需要用眼看一下它是什么形狀?什么顏色?用手摸一下它的質感、硬度;用鼻子聞一下它是什么氣味?用嘴嘗一下它是什么味道?。學習也是如此。我們需要用眼看、用嘴說、用耳聽、用腦想、用手記等等。
課前要認真預習,通過看書和自學,初步了解所學知識的基本內容,并把疑難問題記錄下來,做到心中有數。上課要認真聽講,邊聽邊思考。不能只是被動地接受和記憶知識,而應該跟著老師積極思維,注意老師分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重視在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培養(yǎng)能力,不要僅僅關注結果,主動回答老師的提問,記錄重點和難點內容。在聽課過程中,學生的主要任務是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充分調動自己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
上課以聽講為主,還要有一個筆記本,有些東西要記下來。知識結構、好的解題方法、好的例題、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后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另一方面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筆記本不只是記上課老師講的,還要作一些讀書摘記,自己在作業(yè)中發(fā)現的好題、好的解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就是同學們常說的好題本。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筆記本要進行編號,以后要經學看,要能做到愛不釋手,終生保存。
2、做題習慣
要獨立地(指不依賴他人),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不能泛泛。如果出現時間不足的問題,可以采用“多做題和少做題”的策略來解決做題時間和做題質量之間的關系。即根據實際情況把作業(yè)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像考試一樣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規(guī)范、限定時間;另一部分可只看不做,會做就行。
做題一定要保障完成的質量,“成功源于細節(jié)”,寧可不做也不能以任何理由降低作業(yè)完成的質量。養(yǎng)成不良的做題習慣。
3、練后反思習慣
練后反思是解題之后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般說來,習題做完之后,如果發(fā)生錯解,通過請教別人會做之后應該進行反思:1、為什么做錯了?查找出錯的原因,是基礎知識,還是解題方法的問題;2、應該怎么做?再現解題過程;3、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yǎng)求異思維;4、能得出什么解題經驗和教訓?
對于典型試題也要從五個層次反思:
1、怎樣做出來的?想解題采用的方法;
2、為什么這樣做?想解題依據的原理;
3、為什么想到這種方法?想解題的思路;
4、有無其它方法?哪種方法更好?想多種途徑,培養(yǎng)求異思維;
5、能否變通一下而變成另一習題?想一題多變,促使思維發(fā)散。
以上反思要記錄在筆記本上,至少包括:題目、分析和解、警示三部分。并且要經常翻閱、不斷整理。練后反思是提高理科成績很好的方法。
4、總結歸納的習慣
每章每節(jié)的知識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識體系,課后必須有小結,做到站在系統(tǒng)的高度來把握知識。對所學知識進行概括,抓住應掌握的重點和關鍵。對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在各章中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tǒng)化、規(guī)律化、結構化,這樣運用起來才能聯想暢通,思維活躍。如果不注意章節(jié)與學科整體系統(tǒng)之間的關系,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隨著時間推移,所學知識不斷增加,就會感覺到內容繁雜、頭緒不清,記憶負擔加重。
5、實驗習慣
物理實驗是物理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習物理的一個重要途徑和方法,實驗在知識的學習、理解和應用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要養(yǎng)成主動動手實驗積極探究的習慣,要盡力開展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實驗。如制作音調可變的哨子、制作潛望鏡、紙鍋燒水、用電能表測功率、測量自己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測量自己登樓時的功率等等。
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師生共同配合,不懈地努力。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將有意的教學指導作用融于學生無意的學習活動中,堅持以導為主,引導和督促相結合的方法,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學習物理的良好習慣,充分發(fā)揮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有效地促進學習成績的提高。
新的學期,新的開始,讓我們共同努力,以積極的態(tài)度、嚴謹的學風、拼搏的精神共同學習好物理這門課程,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