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沙巴旅游必吃的幾大美食

字號:


    春節(jié)期間出國旅游的家庭是越來越多,對于資金預(yù)算不是很多而且護(hù)照又是白本的朋友,可以試試去馬來西亞旅游。那么是否想去沙巴旅游的嗎?可以享受哪些美食呢?下面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沙巴簡介
    來到沙巴,除了讓人胃口大開、相比國內(nèi)有著極高性價比的海鮮必須嘗試外,作為一個多元文化國度融合了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美食精髓,本地美食自然種類豐富,能讓你流連忘返。 除了海鮮外,沙巴還有兩種類別美食。
    一是本地馬來西亞風(fēng)味美食,包括印度餐,如椰漿飯、飛餅、咖喱飯、叻沙等口味較重的佳肴;
    二是中國風(fēng)味美食,包括肉骨茶、海南雞飯、牛雜面等口味清淡、偏廣粵風(fēng)味的食物。
    當(dāng)然這里還有許多華人開的茶餐廳和冰室,點(diǎn)上一杯橘子冰或者沙巴拉茶,配上特烘吐司,又是一個舍意的下午!
    沙巴本地美食吃什么?
    中國風(fēng)味美食
    一、肉骨茶Bak Kut Teh
    肉骨茶:是一道專屬于馬來西亞這一發(fā)源地的美食。
    歷史由來:這必須追溯到早期馬來西亞的華人移民勞動者,當(dāng)時到達(dá)大馬后水土不服,但甚是貧窮潦倒的他們對昂貴藥材根本不敢奢望。中國成語中有絕處逢生之說,因此他們最終冥想出一個方法:將滋補(bǔ)強(qiáng)身藥材與蒜、豬肉浸泡一起進(jìn)行燉煮,如此一來,補(bǔ)品天天有,哪里還有愁。
    這配方沿用至今,除卻歷史文化深遠(yuǎn)之外,也因其味道有著特殊的味道。一般餐廳多以豬肉、豬骨配合中藥煲成湯底,藥材香滲入豬肉,和肉香形成絕配。據(jù)說現(xiàn)分為新加坡的海南派及馬來西亞的福建派,海南派有較重胡椒味,而福建派則有較重藥材味。如今的原料、方法都有加以擴(kuò)展,有肉丸、豬肚、排骨、五花肉等肉骨茶。
    PS:獨(dú)特招牌的肉骨茶是馬來西亞人向海外旅客必然介紹的特色,因為它也是馬來西亞人心中的一道美麗風(fēng)景,也深受各地游客喜愛。
    二、海南雞飯 Chicken Rice
    小簡介:馬來西亞海南雞飯?zhí)柗Q是馬來西亞的國飯,口味相當(dāng)鮮美,是馬來西亞的特色美食之一。
    特點(diǎn):利用煮雞肉時的雞湯和油來煮飯,使飯粒也非常入味,有嚼頭。雞肉第一口會有驚艷感,雞皮和雞肉層次感十足,配合盤子底部的醬汁,絕對原汁原味,有姜油汁,辣醬,醬油,三種醬料根據(jù)自己的序曲隨意拿取。一套新加坡海南雞飯里面,有白斬雞,米飯,雞清湯,辣椒醬,姜醬,甜醬油,青蔥醬,亞渣等八樣?xùn)|西。
    PS:亞渣是屬于一種開胃小菜,主要是去膩,一般上吃雞飯的時候,都會配有。
    三、牛雜面Ngiu Chap Noodle
    小簡介:牛雜對于國民來說非常熟悉,就是把牛肉、牛肚、牛腱、牛舌及牛身上的其他可食用部位,什錦雜件式地混在一起。
    PS:沙巴這里的牛雜通常是以牛肉湯面的吃法上桌,份量足用料豐富,連湯底都是非常濃郁,一口面一口湯,簡直享受。
    四、炒粿條Char Kway Teow
    歷史由來:炒粿條源自于中國福建的炒河粉,經(jīng)過馬來西亞華僑的改良,用平板米條與切碎的大蒜一起攪拌后,再加上新鮮的明蝦、豆芽及雞蛋,以醬油及辣椒醬調(diào)味,用中國食材炒出了馬來異國風(fēng)情。
    五、生肉面Kedai Kopi Melanian
    小簡介:豬肉是生肉面的主要用料,廚師將豬肉放入高湯里燙至稍熟便拿起,因此感覺上豬肉并沒有熟透,稱之為生肉面。生肉面常備濃郁高湯面佐以新鮮生肉、肉丸與內(nèi)臟(可自行點(diǎn)選取舍),再蘸點(diǎn)上獨(dú)門秘方配制的辣椒醬,讓人胃口大開。如今,當(dāng)?shù)厝硕挤浅O矚g傾向“撈”式吃法:也就是醬油乾拌面,面條用特制醬油和好了之后,再把燙熟的生肉、肉丸、內(nèi)臟等佐料以另外一個碗盤盛上,搭配一碗高湯即成。別小看那湯頭,店家準(zhǔn)備起來還是必須費(fèi)盡不少周章的,至少要在清晨四點(diǎn)半就得開始熬煮,堪比廣東的老火靚湯。
    馬來風(fēng)味美食
    一、叻沙Laksa
    小簡介:叻沙是馬來西亞最受歡迎的美食之一。這種娘惹(華人與馬來西亞人通婚后代女性統(tǒng)稱)文化的湯面,是華人和馬來美食交融的結(jié)晶。
    叻沙其實(shí)分好幾種,
    沙巴的叻沙湯頭主要是由咖哩粉、蝦醬與椰漿組合而成,味道相當(dāng)特別也很溫和。這種叻沙味道除了咖喱味,還有的就是重重的椰漿的香味、鮮蝦的甜味、還有蝦醬以及辣椒油的味道。配料有魚腐、魚丸蝦丸、鮮蝦、炸豆腐等??诟蟹浅XS富,味道香濃,嘗一口便能體會馬來文化大雜燴的精髓;
    另外一種叻沙則是馬來西亞北部檳城的亞森叻沙,湯底與沙巴沙撈越叻沙不一樣,但同樣重口刺激。
    二、椰漿飯Nasi Lemak
    小簡介:椰槳飯可以說是當(dāng)?shù)厝嗽绮褪秤妙l率極高、最受歡迎的食物之一,因為傳統(tǒng)上,椰漿飯是以早餐的形式呈現(xiàn),清晨時分,無論是馬來西亞的路邊檔口還是早餐餐廳都供應(yīng)椰槳飯,常常以香蕉葉包住的形式進(jìn)行銷售。當(dāng)然許多餐廳如今也在午餐和晚餐為大家提供,也是人們常常選擇的對象。它雖稱不上馬來西亞的正式國肴,卻是馬來西亞十分常見的一道地道美食。
    傳統(tǒng)模樣:一盤椰漿飯中含有黃瓜切片、小鳳尾魚、烤花生、炸蕹菜、熟蛋、腌菜和辣醬料等佐料構(gòu)成。而今,在保持原有的主要特色基礎(chǔ)上,加以延伸,每個餐館椰漿飯的配料都有點(diǎn)不太一樣,建議可以多嘗試幾家。椰槳飯,簡簡單單的樣貌,但椰香淡淡,自然而特別,令人味蕾實(shí)在無法安靜下來。
    三、羅惹Rojak
    小簡介:羅惹這個名字的來源和其語言文化息息相關(guān)。首先,用馬來語是“混合物”之意,是當(dāng)?shù)叵喈?dāng)?shù)玫街匾暤牟颓伴_胃菜和配菜。其次,由于馬來西亞各族群之間說話方式采用多種語言混雜,是一種“羅惹”的方式,而這道大雜燴的沙律方式上如出一轍,于是套用了“羅惹”這一稱呼。
    在馬來半島,羅惹的用料有些類似中國式的沙拉,它用的是東南亞各式新鮮水果和蔬菜,如黃梨、青瓜、青蘋果、生芒果、沙葛、甜蘿卜、豆芽、通菜等,以及不可或缺的酸橘子皮和山姜花作為調(diào)味,隨之將材料切成細(xì)塊,再與油豆腐等諸多材料混和,最后拌入蝦膏醬等各種醬汁,攪拌均勻。而沙巴地區(qū)又有些不同,它主要是指淋上花生醬,加入牛肉塊與白水煮蛋的面食,是沙巴人最熱愛的一種印尼爪哇式美食,而這里的茶餐室?guī)缀跻捕加泄?yīng)。
    四、印度飛餅 Roti Canai
    小簡介:印度飛餅是由印度裔移民在馬來西亞、新加坡、香港等地為了迎合當(dāng)?shù)鼐用竦目谖抖牧嫉模泻芏喾N類。
    印度拋餅是將面和好,做成小片,然后用類似“攤桌布”的手法旋轉(zhuǎn)著向上拋,每拋一次由于離心力的作用餅坯就會變大一次,經(jīng)過多次拋上,餅坯變得很大而薄,,一般沾著印度咖喱一起吃。
    五、沙爹肉串 Satay
    小簡介:沙爹,即炭烤肉串,這地道的馬來西亞風(fēng)味烤肉美食,已是風(fēng)靡沙巴的任何一個角落,在沙巴,大街小巷都能找到銷售沙爹的攤販,炭爐上不斷散發(fā)出烘烤肉串的香味,應(yīng)接不暇之景實(shí)在難以形容,這也足以證明其受寵的程度。
    炭烤沙爹對肉類材料的選用不再只是單純的受食客稱道的雞肉和牛肉,而是延伸到凡是可食用的肉類皆可以炭烤,也使顧客可選擇的美食種類增加。但是所取用的肉類需要經(jīng)過一些工序,首先切成薄片,接下來用黃姜、辣椒、大蒜、洋蔥、茴香粉、亞參果果汁、羅望果果汁等香料腌制肉塊,腌好后將肉塊串在細(xì)木棒或竹簽上,然后用炭火來燒烤。最后沾以花生醬食用,令人回味無窮。
    六、拉茶Teh Tarik
    小簡介:拉茶其實(shí)就是奶茶,馬來西亞人稱為:“飛茶”。
    拉茶制作“拉”是關(guān)鍵技術(shù)。正是由于對茶湯的反復(fù)拉制,使茶湯和煉乳、拉茶的混合更為充分,并且使牛乳顆粒因受到反復(fù)撞擊而破碎,形成乳化狀態(tài),使其既能與茶湯有機(jī)結(jié)合,又能使茶香和奶香獲得充分的發(fā)揮。入口的味道,與普通的奶茶就是不同,奶味、茶味,互不影響,恰到好處,滑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