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前往荷蘭旅游,那么荷蘭要注意哪些魏霞動植物呢?跟著出國留學網(wǎng),一起看看警惕荷蘭旅游危險動植物,歡迎閱讀。
一、蜱蟲(Teek)
你可能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吧。但在歐美,這可是一種家喻戶曉的小蟲子,尤其是到了每年春夏季戶外活動頻繁的日子,學校、育兒咨詢處和防疫站都會展開宣傳,叫大家提防這種小昆蟲。
因為一旦被蜱蟲叮咬,就有可能患上一種螺旋體感染性疾病-萊姆病。這種萊姆病初期的癥狀往往不明顯,很多人只以為是一般的蚊蟲叮咬加上流感癥狀。如果不作治療,在經(jīng)過潛伏期和第一期之后,這種病毒會侵入人體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造成病人巨大的痛苦。
加拿大流行歌手艾薇兒就曾于幾年前被蜱蟲叮咬,不幸染上了萊姆病,導(dǎo)致在家病休兩年。艾薇兒后來接受采訪時表示,她在床上躺了整整五個月,感覺無法呼吸,不能講話,不能動彈,就像要死了一樣。
美國時尚名媛、時尚界大佬Tommy Hilfiger的女兒Ally Hilfiger也曾出書描述她小時候被蜱蟲叮咬患上萊姆病,但直到11年后才被確診,整個童年備受病痛折磨。
1.可怕的蜱蟲長什么樣?
蜱蟲,是一種常見的吸血蟲,不吸血的時候,像米粒那么大,但是吸飽血液后,它可以變得像黃豆那樣大。雖然蜱蟲沒有翅膀不能飛,但能在草木間迅速爬行。蜱蟲出沒于4月-10月間,尤其5月之后是蜱蟲的活躍期。
長時間坐臥在草地上,或在戶外林間徒步行走,就有可能被蜱蟲叮咬。蜱蟲爬到人身上后,會使用兩個螫角扎入皮膚,一旦完全嵌入皮膚,將通過螫角和垂唇聯(lián)合在一起形成的管道吸血,吸上整整一周的血而不被發(fā)現(xiàn)。
2.如何預(yù)防和發(fā)現(xiàn)蜱蟲?
如果孩子要去草多的地方玩耍,事先給孩子穿上封閉的鞋子、長衣長褲,并把褲腿扎到襪子里;
盡量留在步行道上,避免走入茂密的樹叢;
小朋友在戶外草地上玩耍后,父母一定要好好檢查孩子身上是否有蜱蟲。蜱蟲常常會躲在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
3.被叮咬后怎么辦?
如果蜱蟲嵌進皮膚,切勿用力硬扯,也千萬不要直接捏死、拍死等方法除去蜱蟲,因為這樣會導(dǎo)致蜱蟲的頭部包括螫角和垂唇還留在體內(nèi),容易引發(fā)感染和并發(fā)癥。
正確的方法是用鑷子,盡可能地貼近皮膚,夾住蜱蟲的頭部,垂直取出。切勿擠壓蜱蟲的吸過血的體腹部,避免血液被擠壓回傷口避免。
鑷子最好是專用的蜱蟲鑷子(荷蘭語:Tekentang,Kruitvat有賣)或尖頭鑷子。蜱蟲取出后,用碘酒或酒精清潔和消毒傷口。
抓住用頭蜱不擠壓身體。輕輕拉出皮膚。如果取蜱蟲失敗了,盡快去看醫(yī)生。
如果蜱蟲在24小時內(nèi)被發(fā)現(xiàn),那么感染萊姆病的幾率會很小。建議向家庭醫(yī)生咨詢是否需要進行治療。
被叮咬后的三個月內(nèi),密切觀察傷口。如果傷口附近出現(xiàn)環(huán)狀紅斑或中間為白色的皮疹,或者傷口處變得越來越大,就需要趕快去看醫(yī)生。
二、大豕草(Reuzenberenklauw)
大豕草是歐美著名的“毒草”,它會分泌有毒的汁液,人體的皮膚如果沾上這種毒汁,遇到陽光后會起泡、嚴重會導(dǎo)致灼傷甚至失明。
2017年7月,英國一名10歲的小女孩隨父親釣魚,不慎沾上大豕草汁液,導(dǎo)致三級灼傷。
在荷蘭,大豕草可謂無處不在,在路邊,公園,森林和花園里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因此自己學會識別并教會自己的孩子識別大豕草非常重要。大豕草有長長的莖,最高可達4米,頂部開著白色星狀的小花。
如果發(fā)現(xiàn)家里周圍有大豕草,趕快聯(lián)系市政府來清除它們。
如果不小心接觸到大豕草怎么辦?
立即用清水和肥皂清洗皮膚;
趕緊用衣物等遮蓋物裹住皮膚,在接下來的一周中避免被陽光照射;
如果眼睛接觸到大豕草,趕緊用水徹底沖洗眼睛,并立即咨詢醫(yī)生;
如果您的孩子將大豕草的毒汁吃進嘴里,趕快送孩子去醫(yī)院急救部門。
三、蕁麻(Brandnetel)
相比可以致命的大豕草,歐洲隨處可見的蕁麻雖然并不危險,但卻也相當?shù)責┤恕?BR> 蕁麻,又名蜇人草、咬人草、蝎子草,莖高60-100厘米,莖葉上的蜇毛有毒性,人和動物一旦碰上,皮膚就如火燒一般疼痛、瘙癢和紅腫。在安徒生童話《野天鵝》中,艾麗莎公主就是從墓地里摘取蕁麻,并赤腳將它踏碎,用抽出的麻來織衣服。
接觸過蕁麻后怎么辦?
在荷蘭住了一段時間的朋友,很多可能都無意中摸過蕁麻,感受過那種火燒般的灼痛。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怎么辦呢?
我們可以使用金錢薄荷(Hondsdraf),一種生長在蕁麻附近的植物,來減少瘙癢。大車前(Weegbree)的葉子也有助于消除瘙癢。把這兩種葉子搗碎,濾出汁,涂抹在皮膚上。或者將牙膏和醋涂在紗布上,敷在瘙癢的皮膚上。
四、有毒植物和漿果
很多觀賞植物,如水仙(Narcissen)和杜鵑花(Rododendrons)其實是有毒的。如果孩子誤食了這些植物的葉子、花或(水仙的)球莖,可能引發(fā)嚴重不適。所以父母無論是在家里、花園里還是野外,都要注意緊盯植物、花卉和漿果,以免孩子誤食。
常見有毒的漿果包括:歐洲冬青(Hulst)(20個果子可能使一個孩子致命),鹿角漆樹(Fluweelboom),斑葉疆南星(Gevlekte aronskelk),美洲商陸(Karmozijnbes),歐亞瑞香(Peperboompje),歐洲紅豆杉(Venijnboom)(幾顆這種植物的漿果足以使一個孩子致命)和顛茄(Wolfskers)(外形很像藍莓)。這些植物的其他部分也都有毒。
常見的有毒植物包括:舟形烏頭(Blauwe monnikskap),犬毒芹(Hondspeterselie)(不是普通的歐芹),鹿角漆樹(Fluweelboom),毒芹(Waterscheerling),鈴蘭(Lelietje-van-dalen),曼陀羅(Doornappel),翠雀花(Ridderspoor)和毛地黃(Vingerhoedskruid)。另外,許多蘑菇都是有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