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壓軸題及答案(三)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精心為您整理并發(fā)布“2018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壓軸題及答案(三)”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欄目哦!
    2018小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壓軸題及答案(三)
    一、單選題
    1,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后,改小學堂為小學校,分初等小學校和高等小學校。初等小學校 的修業(yè)年限為( )。
    答 案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考 點:小學教育的概述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B
    文字解析:“中華民國”成立后,教育部公布的小學校令規(guī)定初等小學校招收6歲兒童入學,修業(yè)年限為4年。
    2,教育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 )。
    答 案 A,沛西?能
    B,盧梭
    C,孟祿
    D,勒圖爾諾
    考 點:小學教育的基本特點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C
    文字解析:教育心理起源論的代表人物是美國教育家孟祿,他認為教育產(chǎn)生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3,近代中國第一所實施班級授課制的新式學堂是( )。
    答 案 A,京師同文館
    B,湖南時務學堂
    C,福建船政學堂
    D,上海廣方言館
    考 點:教育概述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A
    文字解析:近代中國第一所實施班級授課制的新式學堂是京師同文館。
    4,學校組織文化是學校物質文化、學校精神文化、學校規(guī)范文化的綜合。其中,學校組織文化的核心是( )。
    答 案 A,學校物質文化
    B,學校規(guī)范文化
    C,學校行為文化
    D,學校精神文件
    考 點:學校管理的概述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D
    文字解析:學校精神文件是學校組織文化的核心。
    5,小學階段的課程,應體現(xiàn)基礎性、發(fā)展性和( )。
    答 案 A,可行性
    B,銜接性
    C,實踐性
    D,普及性
    考 點:課程的概念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D
    文字解析:小學教育是義務教育,應該為每個適齡兒童提供均等的就學機會,體現(xiàn)出普及性。
    6,在正常條件下,心理的發(fā)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發(fā)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這是指心理發(fā)展的( )。
    答 案 A,不平衡性
    B,定向性和順序性
    C,差異性
    D,連續(xù)性
    考 點:兒童身心發(fā)展概述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B
    文字解析:心理的發(fā)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性,發(fā)展具有不可逆性,也不可逾越這是說明心理發(fā)展的定向性和順序性。
    7,小學生因上課專心聽講受到老師表揚而逐步養(yǎng)成上課專心聽講的習慣屬于( )。
    答 案 A,經(jīng)典條件反射
    B,操作條件反射
    C,聯(lián)結反應
    D,習慣成自然
    考 點:小學生身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與教育啟示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B
    文字解析:操作性行為主要受強化規(guī)律的制約。兒童做對了某件事后得到成人的物質獎勵或表揚屬于正強化。
    8,在下列認知風格中,容易給學習帶來不利影響的認知風格是( )。
    答 案 A,場獨立型
    B,場依存型
    C,沖動型
    D,沉思型
    考 點:認知過程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C
    文字解析:沖動型認知方式傾向于很快地檢驗假設,且常常出錯。
    9,個體根據(jù)家庭、社會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慮行為所產(chǎn)生的直接和明顯的后果,這屬于道德的( )水平。
    答 案 A,前習俗
    B,中習俗
    C,習俗
    D,后習俗
    考 點:德育的涵義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A
    文字解析:根據(jù)柯爾伯格的道德發(fā)展階段理論可知,個體根據(jù)家庭、社會的期望和要求而行事,不考慮行為所產(chǎn)生的直接和明顯的后果,這屬于道德的前習俗水平。
    10,學生經(jīng)常利用畫表格的方式來對學習內容進行整理歸類,這是運用了( )。
    答 案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模式再認策略
    D,組織策略
    考 點:學習興趣的激發(fā)與培養(yǎng)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D
    文字解析:學生經(jīng)常利用畫表格的方式來對學習內容進行整理歸類是組織策略。
    11,班級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答 案 A,設計教學活動
    B,開展各種活動
    C,幫助學生成長
    D,社會角色學習
    考 點:班級管理的模式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C
    文字解析:幫助學生成長是班級管理的基本功能。
    12,把對班級管理和對個別管理結合起來的班級管理方式是( )。
    答 案 A,常規(guī)管理
    B,目標管理
    C,平行管理
    D,民主管理
    考 點:班級管理的模式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C
    文字解析:平行管理是指把對班級管理和對個別管理結合起來的班級管理方式。
    13,口渴會促使個體作出覓水的活動,這是動機的( )。
    答 案 A,導向功能
    B,激活功能
    C,調節(jié)與維持的功能
    D,強化功能
    考 點:學習動機的分類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B
    文字解析:動機具有激活功能、指向功能、強化功能,所謂的激活功能是指動機會推動人們產(chǎn)生某種活動,使個體由靜止轉化為活動狀態(tài)。
    14,“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體現(xiàn)了教學的( )。
    答 案 A,直觀性原則
    B,啟發(fā)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鞏固性原則
    考 點:教學的概念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D
    文字解析:“習”和“溫”是復習,鞏固的意思,因此體現(xiàn)的是教學的鞏固性原則。
    15,教師成長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是( )提出的。
    答 案 A,科頓
    B,波斯頓
    C,布魯巴奇
    D,阿特金森
    考 點:教學的概念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B
    文字解析:波斯頓提出了教師成長公式“經(jīng)驗+反思=成長”
    16,在教學活動計劃實施過程中,對教學計劃、方案執(zhí)行的情況進行的評價屬于( )。
    答 案 A,配置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診斷性評價
    D,總結性評價
    考 點:教學評價的類型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B
    文字解析:從教學評價的時間和作用來看,教學評價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題干為形成性評價的定義。
    17,在下列教學組織形式中,有利于高效率、大面積培養(yǎng)學生的是( )。
    答 案 A,個別教學
    B,班級授課制
    C,分組教學
    D,道爾頓制
    考 點:教學評價的類型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B
    文字解析:班級授課制的優(yōu)點之一就是有利于大面積培養(yǎng)人才。
    18,“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睘跎晁够倪@段論述告訴我們,要做好班主任必須( )。
    答 案 A,注意觀察
    B,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
    C,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工作
    D,了解和研究學生
    考 點:班主任工作的內容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D
    文字解析:班主任管理和教育學生之前,首先應當了解和研究學生,這是開展工作的基礎。
    19,把一系列有關信息組成特定序列,通過學習并下意識地吸收,達到激發(fā)內在潛力,促成個體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這種方法是( )。
    答 案 A,行為懲罰法
    B,心理暗示法
    C,談話法
    D,激勵法
    考 點:教學方法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D
    文字解析:激發(fā)內在潛力,促成個體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發(fā)展這種方法是激勵法。
    2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是( )。
    答 案 A,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
    B,建立學生檔案
    C,了解學生
    D,操行評定
    考 點:班主任工作的內容
    分 值:2 分
    正確答案:A
    文字解析:組織和培養(yǎng)班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四、簡答題
    1,我國小學課程改革的發(fā)展趨勢是什么?
    考 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
    分 值:1 分
    正確答案:
    (1)加強綜合性,突出課程的整體教育功能。設置綜合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知識的整合,有利于課程的綜合化、多樣化。
    (2)加強實踐性,突出學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學習。強調小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生為發(fā)展中心,突出學校學習與學生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明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3)加強彈性,體現(xiàn)課程的適應性。在嚴格執(zhí)行國家課程計劃的同時,給地方和學校一定的自由空間,依據(jù)本地區(qū)和本校實際情況決定本校課程方案。
    文字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和發(fā)展方向。
    2,簡述教師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意義。
    考 點:教育科學研究概述
    分 值:1 分
    正確答案:
    (1)教育科學研究是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和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2)教育科學研究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前提。
    (3)教育科學研究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的可靠保證。
    (4)教育科學研究是繁榮教育科學、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科學理論體系的實踐基礎。
    文字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教師在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積極作用。
    3,簡述心理健康的意義。
    考 點:小學生心理健康
    分 值:1 分
    正確答案:
    心理健康至少應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無心理疾病;二是具有一種積極發(fā)展的心理狀態(tài)。
    “無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最基本條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種心理及行為異常的情形。具有“積極發(fā)展的心理狀態(tài)”則是從積極的、預防的角度對人們提出要求,目的是要保持和促進心理健康,消除一切不健康的心理傾向,使心理處于最佳的發(fā)展狀態(tài)。
    所以,所謂心理健康就是一種良好的、持續(xù)的心理狀態(tài)與過程,表現(xiàn)為個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積極的內心體驗,良好的社會適應,能有效地發(fā)揮個人的身心潛力以及作為社會一員的積極的社會功能。
    文字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學生心理健康的意義的知識。
    五、綜合題
    【案例1】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員,我也曾努力過,刻苦過,但最后卻被一盆盆冷水澆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語考試來說吧,我覺得學英語比上青天還難,每次考試不是個位數(shù)就是十幾分,一次教師罵我是蠢豬,我一生氣下決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個英語第一名。 心想這次老師一定會表揚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師一進教室就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問我: “你這次考的這么好,不是抄來的吧?”聽了這話,我一下子從頭涼到腳,難道我們差生就一輩子翻不了身了嗎?
    透過這個案例,深切地感受到學生對現(xiàn)行評價制度和評價方法的恐懼、不滿與無奈。 現(xiàn)行課程評價存在哪些主要問題?
    【參考答案】
    (1)評價功能失調,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忽視改進、激勵、發(fā)展的功能,表現(xiàn)在學生身上就是學生只關心考試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幾名,而很少關心考試中反映出來的自身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
    (2)過分關注活動的結果(如學生成績、教師業(yè)績、學校升學率等)。忽視被評價者在活動的各個時期的進步狀況和努力程度,忽視對日常教育教學活動的評價,忽視對教育活動發(fā)展、變化過程的動態(tài)評價。
    (3)評價主體單一,基本上沒有形成學生、教師管理者、教育專家、家長等多主體共同積極參與,交互作用的評價模式,忽視了評價主體多源、多向的價值,尤其忽視自我評價的價值。
    (4)評價標準機械、單~,過于強調共性和一般趨勢,忽略了學生、教師、學校的個性發(fā)展和個體間的差異性。
    (5)評價內容片面,過于注重學業(yè)成績,而對教師和學生在教育活動中的體現(xiàn)有所忽視,或者缺乏有效的評價工具和方法。
    (6)評價方法單調,過于注重傳統(tǒng)的紙筆測驗,對體現(xiàn)新的評價理念的新質性評價方法不夠重視。
    (7)忽視對評價結果的反映和認同,使評價的激勵、調控、發(fā)展功能得不到充分發(fā)揮。 (8)評價對象基本處于被動地被檢查、被評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護,對評價往往持一種冷漠、應付、對立、討厭、拒斥或者害怕、恐懼、逃避的態(tài)度,甚至出現(xiàn)欺騙、弄虛作假的行為。
    【案例2】張三是某小學三年級的學生。班主任老師反映該學生學習習慣差,作業(yè)拖拉,懶散,紀律松散,上課愛說閑話,甚至隨意離開位置,平時課余時間都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放學后經(jīng)常出入學校附近網(wǎng)吧,也愛和班級同學打架,愛搞惡作劇,如把粉筆灰撒進同學飯盒里,上課無故拍打周圍同學肩膀,影響同學聽課。經(jīng)班主任老師了解,張三一家三口,父親常年在上海打工,很少回家,母親在一個綜合市場擺攤位賣服裝。平時張三都是由母親照顧。雙休日基本上會跟隨母親在市場內,綜合市場里人多事雜,絕大多數(shù)人都不怎么注意言行舉止,導致張三平時出現(xiàn)不文明的語言和行為。母親因忙于生意,對兒子疏于管理,待到兒子犯錯時則是一頓打罵,而爺爺奶奶非常溺愛孩子,平時寵愛有加。
    (1)張三的種種行為是不良品德行為嗎?請給出診斷的依據(jù)。
    (2)結合本案例,試述小學生不良品德行為產(chǎn)生的原因。
    (3)針對張三的這種情況,請結合實際情況,提出當今小學生德育工作的具體措施。
    【參考答案】
    (1)張三的行為是屬于不良品德行為,張三上課經(jīng)常心不在焉,學習習慣差;上課喜歡干擾課堂教學,經(jīng)常無故離開座位;課余時間沉溺于網(wǎng)絡游戲;言行舉止不文明,常與師生發(fā)生沖突;行動怪異,不熱心集體活動,等等;張三的這些特點符合不良品德行為診斷的標準。
    (2)原因:①社會環(huán)境中消極因素的影響。如社會上各種錯誤思想和不良風氣,社會文化生活中不健康的精神垃圾;各種惡習的人的引誘,尤其是壞人的教唆等。②家庭教育不當。家長缺乏表率作用,無視自己的行為所產(chǎn)生的不良后果。爺爺奶奶的溺愛、遷就。這容易養(yǎng)成子女任性、自我中心、無能為力、專橫、懶惰、依賴等消極的性格特征,以至發(fā)展成為不良品行。③學校教育的失誤。
    (3)措施:①組織學習,營造氛圍;發(fā)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開展豐富多彩的德育活動。②激發(fā)情感,榜樣引導。用身邊的榜樣引導或用名人的事跡激勵。③重視實踐,樹立品行。積極開展德育實踐活動。讓德育體驗化、生活化,在實踐中豐富學生的道德情感。
    【案例3】 寫一個漢語拼音教學與說話教學、識字教學相結合的教學設計片段。
    
教師資格證題庫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教育學資料 教育心理學資料 綜合素質資料 教育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