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背后的問題》讀后感1000字

字號:


    《問題背后的問題》是一本實用教材,書中簡潔、明了、便于行動的QBQ的原則,提供了一系列將個人責任意識融入日常工作與生活行為之中的方式。下面是留學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問題背后的問題》讀后感1000字,供您參考!
    《問題背后的問題》讀后感1000字【一】
    《問題背后的問題》是一本實用教材,書中簡潔、明了、便于行動的QBQ的原則,提供了一系列將個人責任意識融入日常工作與生活行為之中的方式。相信我們通過深入學習、領悟這本書,了解并實踐這些有助于提升和培養(yǎng)個人責任意識的有益方式,對于改進工作,改善生活無疑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但這本書或許限于篇幅也留下諸多遺憾:該書僅從技術層面上或者說僅從溝通技巧與工具方面提供了提升和培養(yǎng)個人責任意識的思考方式和解決途徑;它指出了組織內推諉、抱怨、拖延、執(zhí)行不力、目標不能達成等許多問題背后的核心問題是缺乏個人責任感,并給出了“做個有責任感的人”的方向指引以及提出了“個人責任感的不同,造就了個人事業(yè)的不同”這一十分重要的命題。但不足的是,該書未能就“個人責任感從哪里來?”這個更為重要的命題予以充分關注和深入探討。
    如果說問題背后的問題是缺乏個人責任感,那么,個人責任感背后的責任或者說個人責任感背后的問題是什么呢?《問題背后的問題》一書就此提出了一個較好的分析視角:“每個人都需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做出選擇,不但有責任為自己做出最好的選擇,而且要為做出的選擇負責?!睂α耍瑐€人責任感與個人的選擇有關!但是,個人責任感究竟與個人的那些選擇有關呢?該書對此沒有進一步地論及。我個人認為,從個體因素角度分析,個人責任感與個人選擇的人生愿景、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以及從事工作崗位的角色定位有關。
    首先,一個人是否具有人生愿景,或者說選擇什么樣的人生愿景,對一個人是否具有責任感或者責任感強弱至關重要。人生愿景是講個人對自己人生的企圖心或決心,以及達成個人企圖應有實踐或行動的意志。人生愿景是一個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作出正確選擇的前提?!拔覀儫o法改變人生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無限拓展生命的寬度?!币粋€人一旦擁有了自己選擇的美好人生愿景,就擁有了豐富的內心世界和積極有為的陽光心態(tài),也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做出最好的選擇,并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起責任,讓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率和卓有成效,讓自己的生活豐富而美好。
    其次,選擇和堅持執(zhí)行符合自我人生愿景、社會需要以及適合自身特點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也是決定個人責任感強弱的一個重要因素。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對自己的職業(yè)興趣、偏好和理想都不清楚或缺乏規(guī)劃的人,一個奢望成功人生卻才疏學淺、無一技之長的人,一個無所事事、浪跡天涯的人,它能夠在工作中真正負起責任,或能指望他成為一個具有責任感,愿意并努力“從我做起,改變現(xiàn)狀”的人?
    第三,一個人對在組織中所擔負崗位的角色認知或曰角色定位也是個人責任感的重要影響因素。該書在《“錯問題”大全》一節(jié)中指出:“每個人在一生中扮演各種各樣的角色,每個角色各有挑戰(zhàn)和挫折?!蹦敲醋鳛橐幻M織成員,特別是在組織中擔負一定管理職責的成員,他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崗位及其責權利規(guī)定的認知程度和工作心態(tài),決定了他對工作、對挑戰(zhàn)、對改變現(xiàn)狀、對創(chuàng)新的責任態(tài)度以及負責精神。
    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對自己的企業(yè)或組織不認同、不熱愛,對自己正從事的工作無認知、無興趣的人,會對工作投入激情,會對工作負起責任?相反,如果一個企業(yè)或組織中的每個員工都能把眼下所從事的工作與自己的人生愿景以及自己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聯(lián)系起來,自覺堅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自主追求“每天進步一點點”,就一定會自覺養(yǎng)成該書提到的“承諾用自己的智力、心力和勞力解決問題”的主人翁精神和“我為你服務,好讓你成功?!钡摹邦I導”意識,那么企業(yè)或組織中的很多問題也就不會成其為問題了。
    當然,一個人有了上述三方面的認知和選擇還僅僅是具備了提升和培養(yǎng)個人責任感的充分條件;一個組織成員的責任心大小、責任感強弱還需要與組織層面的必要條件契合。組織的愿景、文化、發(fā)展路徑、社會形象以及履行社會責任的所作所為如果不能與組織成員個人的人生愿景、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無縫對接,如果一個組織不能為組織成員增長才干、施展才干提供平臺,要奢望組織成員在工作中具有責任心、富有責任感是不現(xiàn)實的。
    做個有責任感的人,既是個人一生的選擇題,也是組織管理者們現(xiàn)實的管理課題。
    《問題背后的問題》讀后感1000字【二】
    為什么會這樣?與我能做什么?,這是我們遇到問題之后常會出現(xiàn)的兩種心態(tài)。從表面上看,這兩種反應都是自然而發(fā),貼合常情,然而往深里去想,你卻會發(fā)現(xiàn),這兩種想法代表著兩種截然相反的工作和生活態(tài)度。而《問題背后的問題》一書如暮鼓晨鐘,用一種清越敦實的聲音敲醒了我,讓我明白的明白了提高個人職責意識,是解決所有問題的核心。
    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也有眾人同心,其利斷金的說法,可見群眾的力量之大。但是如果試想一下,那些負責拾柴的總是想著拾柴的辛苦,而看火的又不斷的抱怨看火的無聊,這把火還能燒的那么旺嗎?是的,群眾是由我們這樣一個個的人組成的,如果人失去了主觀能動性,那群眾力量的疊加效果又怎樣能體現(xiàn)的出來?為什么一個和尚、兩個和尚都有水喝,三個和尚就沒水喝呢?這歸根結底還是一個職責心的問題,如果個個和尚都是有職責心,懂得主動做事的和尚,泉水自然是用之不竭的。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我們平時的工作就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很多人都重復著平凡的工作,尤其是我們圖書館人。我們每排好一本書,每服務一個讀者,每做完一個方案,無不都包含著對館里、對崗位、對自我的一份職責。我們的工作,需要一份默默地堅持,還有一份對工作和生活用心的態(tài)度。
    在這本書中,有句話給我的啟發(fā)最大,就是把焦點從他人與周遭環(huán)境中移轉開,聚焦在自我本身如何能做得更好上方,這才是最有益于問題解決的做法。
    是的,相較于被動地期望環(huán)境向對自我有益的方向發(fā)展,還不如主動地改變自我,實際上,人唯一能改變的只有自我。當我們學會謙遜地生活和工作,為了工作隨時準備改變自我的現(xiàn)狀,包括思想、潛力、習慣等等,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的付出換來的是個人的進步和境界的提升,這將是我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在仔細地看完了這本書后,有很多想法在腦袋里轉圈,也有一些東西沉淀在了腦海里,忽然間記起了前國足主教練老米的那句明言態(tài)度決定一切!
    《問題背后的問題》讀后感1000字【三】
    讀了《QBQ!問題背后的問題》的問題以后,我深深的體會到,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是智商,領導力,溝通技巧,組織能力,而是責任!——一種努力行動,使事情的結果變得更積極的心理。看起來QBQ不過是怎樣去提出好問題,避免錯問題,但是要做到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還需要每一位團隊成員去用心慢慢體會。責任是使命的召喚、是能力的體現(xiàn)、是制度的執(zhí)行;也是國家、組織、個人都能各盡其責、各司其職,我們的社會才能快發(fā)展,我們的國家才能更加富強。責任使人充實,快樂,高尚!
    從短期來看,承擔責任者損失嚴重,而推卸責任者毫無損失;但是從長遠來看,一個國家,一個單位、甚至到個體的我們,勇于承擔責任是整體國民素質的提高,是單位良好氛圍的極大發(fā)展,這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中國人遇到問題或者出現(xiàn)問題,第一反應是首先要找到自己跟這事無管的種種理由,這就跟找“不在場證據(jù)”一樣。而一旦某事成功之后,卻能扯出一堆人,比如領導等等!這種思想也深深的影響著中國的企業(yè),影響著中國的員工,而這本書以故事的形式告訴了我們這些現(xiàn)象,給了我們很多的警醒!
    社會上,遇事推諉、沒有個人責任意識的人并不少見,抱怨別人一無是處的人也不稀奇,不知上進不肯學習的人更是比比皆是。但是,要找一個肯吃苦耐勞、肯學習又認真負責,還具有創(chuàng)意,并凡事以服務為中心的人卻少之又少!要做一個混同一般的人是很容易的,但要做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其實也并不難,就是觀念轉個彎,態(tài)度調整一下。
    我個人認為凡事在于“態(tài)度”。當一個人的態(tài)度出現(xiàn)差池,哪怕他再杰出,都有不為人認可的部分。雖然說QBQ是一套關于處世的工具法則,但是書中更強調QBQ的優(yōu)勢實踐原則就是“態(tài)度”。態(tài)度擺正了,可說是成功者為成功找方法,而態(tài)度不正確,就叫做失敗者為失敗找理由。
    要是自己能管的問題,不就不是問題了嗎?我們總是把全部的力氣用在對付別人身上,也許從未試過“想辦法對付自己”這個方式。當你把所有的力氣花在別人身上時,你會發(fā)現(xiàn),問題總是永無止境。如果你換個角度,把力氣用在對付自己的缺點上、用在自我提升上,頓時所有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因為你將會變成一個消融問題的人,而不是窮于應付問題的人。
    在個人責任的問題上,任何人沒有理由給予自己推脫的理由,在統(tǒng)計工作中、在與企業(yè)的交流中,要找到自身切實的問題:為何報表遲遲未報?是不是自己在時間問題上催促的不夠及時?為何企業(yè)答應填報卻無動靜?是不是自己在填報數(shù)據(jù)的問題上沒有表達清晰……等等這些為什么,在問到自己這些問題的時候,就要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把責任與義務連接在一起。
    這本書的開頭,有句話是我十分喜歡的,“愿上帝賜我平靜,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人;愿上帝賜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人;愿上帝賜我智慧,了解我自己這個人?!?BR>    這句話給了我很大的啟發(fā),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我們都要抱以平靜的心態(tài)去接受不能改變的人和事,在勇氣的基石上,去改變自己能夠改變的人和事,在智慧的陪伴下,把自己看清楚看透徹。盡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自身的責任感和責任意識無限擴張到生活中與工作上,用理想和信念來支撐自己的精神,挺立在具有個人責任感的人生中。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
    
    讀后感小編精心推薦
    100字 | 200字 | 300字 | 400字 | 500字 | 600字 | 800字 | 1000字 | 1200字 | 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