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高考網(wǎng)為大家提供運用生涯規(guī)劃理論 解決困擾中學生常見的四類問題,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我們網(wǎng)站的更新!
運用生涯規(guī)劃理論 解決困擾中學生常見的四類問題
很多家長都說,自己的孩子上了中學以后,尤其是進入高中以后,越來越不聽話了,學習態(tài)度也不如從前了,學習成績更是直線下降。那么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記者就這個問題采訪了本報教育事業(yè)部主任、中學生生涯規(guī)劃指導專家李鴻亮老師。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李老師認為一方面是由于中學階段課程開始變難,對于學生的學習能力要求更高了造成的,但更為重要的原因與青春期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是分不開的,孩子青春期的心理特征無論對于家庭關系還是學習成績來說都有直接的影響,需要家長了解和把握。
李鴻亮老師介紹說,十六七歲的孩子正處在從幼稚的兒童期向成熟的青年期過渡的時期,在這一時期,高中生的生理發(fā)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心理發(fā)展卻相對落后于生理發(fā)展。他們的生理與心理、心理與社會關系的發(fā)展是不同步的,在心理特征上存在著不平衡性、動蕩性、自主性和封閉性的特點。這個階段的孩子看問題易偏激,逆反心理與盲目崇拜并存。他們一方面在心理和行為上表現(xiàn)出強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從父母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另一方面卻又不喜歡向家長敞開自己的心扉,他們的內心世界雖然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絕對不輕易表露出來,
結合中學生青春期的心理特征,根據(jù)五年中對數(shù)百個中學生成長案例的追蹤,李鴻亮老師將孩子在中學階段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歸納為四個大類,分別是:
第一類:厭學,缺乏學習興趣和自信心;
第二類:焦慮,不愿與家長進行溝通;
第三類:迷茫,缺乏人生理想和目標;
第四類:脆弱,缺乏抗干擾能力;
李鴻亮老師認為,運用中學生生涯規(guī)劃理論為學生進行咨詢和指導是解決上述四類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生涯規(guī)劃理論用于學生的學業(yè)規(guī)劃指導在西方已經(jīng)廣泛應用,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近年來我國的教育界也開始重視生涯規(guī)劃理論在教育上的應用。談到生涯規(guī)劃的作用,李老師認為主要的作用有如下三個方面:
作用一:通過測試可以找到孩子的特長,再結合專家的個性化解析,孩子會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和長處對未來人生發(fā)展的機會,從而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作用二:通過生涯規(guī)劃,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特長,然后根據(jù)特長情況為孩子設計報考方案,從全國2500多所大學的506個專業(yè)中找到最適合孩子發(fā)展的專業(yè)方向,讓孩子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學習,就能夠有效的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將學習的主導權還給孩子。
作用三:樹立孩子可以接受的學習目標和報考目標之后,學習的責任和主導權都將轉給孩子,家長的定位將更加清晰和輕松。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自己制定學習方案的方法來給孩子充分表達對自己學習計劃的機會,家長只需要監(jiān)督計劃的實施并做提醒即可。這樣一方面可以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學習計劃,同時也可以減少督促孩子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矛盾,促進家庭關系的和諧。
針對目前一些學校在校內開展學生生涯規(guī)劃測評這一現(xiàn)象,李鴻亮老師認為對于樹立學生和家長的生涯規(guī)劃意識是有幫助的,但是往往這樣進行的測評結果準確率不高,缺乏專業(yè)生涯規(guī)劃師針對測評結果通過與學生的面對面咨詢進行修正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對于普通家長來說,掌握和使用生涯規(guī)劃測評方法來解決孩子問題顯然是非常困難的。針對這樣的實際情況,李鴻亮老師送給家長七個與孩子溝通的錦囊妙計:
錦囊一:
聘請生涯規(guī)劃專家為孩子制定人生目標
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積極的,也有消極的。作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鴻亮老師告訴記者,如果孩子長期接受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情緒一定會受到影響,嚴重的甚至會導致精神疾病。人皆有才,通過生涯規(guī)劃測評,每個孩子都能展現(xiàn)自己的優(yōu)點,由專業(yè)人士對孩子測評和指導會讓孩子更加相信,他對孩子優(yōu)點的認可會使孩子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
錦囊二:
物極必反,對孩子的管理要適度
李鴻亮老師說,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都會引起人們的心理不耐煩或反抗,這被稱之為“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fā)生。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復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xiàn)“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家長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復,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錦囊三:
溫情教育,表達方式要柔和
李鴻亮老師說,現(xiàn)在的高中家長從小的成長環(huán)境基本都是非獨生子女家庭,從小接受的都是一些采用“棍棒”、“恐嚇“之類的簡單粗暴的教育方法,而現(xiàn)在的中學生生長環(huán)境與父輩截然不同,再用過去的一套方法并不適合。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培養(yǎng)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順應了孩子內心的內在需要。
錦囊四:
精神按摩,要多和孩子談談心
孩子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有困惑或者不滿,但又不能充分地表達出來。作為家長,要盡量擠出時間與孩子談心,并且在談的過程中,要耐心地引導孩子盡情地說,說出自己生活、學習中的困惑,說出自己對家長、學校、老師、同學等的不滿。孩子在“說”過之后,會有一種發(fā)泄式的滿足,他們會感到輕松、舒暢。如此,他們在學習中就會更加努力,生活中就會更加自信。李鴻亮老師介紹說,他有一位學生的家長在這方面做的非常好,每天孩子放學后無論多晚都要拿出十分鐘時間和孩子談心,最終這個孩子在2017年的高考中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理想的大學。
錦囊五:
尊重和信任,將人生的主導權交還給孩子
李鴻亮老師說,通過生涯規(guī)劃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興趣和能力特長,然后根據(jù)特長為孩子設計能夠接受并愿意為之努力的人生目標,讓孩子為了自己的目標去學習,將學習的主導權還給孩子。現(xiàn)實生活中,好多孩子往往為了讓家長少嘮叨幾句而承諾做到一些自己原本并不認同的要求,但是內心卻不是真正接受,于是往往也做不到,這就會讓家長覺得孩子說話不算話,成為指責孩子的口實,再次影響雙方的關系,導致溝通不暢。家長只有尊重和信任孩子,鼓勵孩子自己制定學習計劃,家長只負責監(jiān)督學習計劃并做提醒。這樣一方面可以引導孩子獨立思考學習計劃,同時也可以減少督促孩子學習過程中產生的矛盾。
錦囊六:
轉換身份,由家長變成同學和伙伴
李鴻亮老師介紹說,在過去幾年我們指導家長學習高考報考的實踐中發(fā)現(xiàn),孩子對于家長為了自己考大學而努力學習報考知識這一行為是非常認同的甚至是感動的。他們更愿意看到父母與他們一同學習,成為戰(zhàn)友,而非單純的督促者和管理者。通過系統(tǒng)學習高考報考的知識,家長們不但有更多的交流點與孩子進行溝通,而且孩子們最為欠缺的對于大學和專業(yè)的思考,也是從老師和其他渠道很難長期和詳細獲取的,這將讓孩子更了解報考的相關知識,增強信心和動力,同時也能夠改變對父母的態(tài)度,由對抗轉為協(xié)商和信賴。
錦囊七:
調整心態(tài),做孩子社會學意義上的家長
李鴻亮老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發(fā)現(xiàn),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有著高高在上的天然優(yōu)越感,這一方面是因為傳統(tǒng)的觀念中父母為天,百善孝為先,家長覺得孩子就應該聽自己的,不應該頂嘴,同時也因為孩子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肉,自己給了孩子生命,還賺錢供養(yǎng)孩子,更是必須要聽話,懂得感恩。實際上我們知道,生、養(yǎng)、育這三個字是有不同內涵的,家長不是有了生育能力和經(jīng)濟能力就等于能當好一名合格的家長的,還是要學習家庭教育理念,給了孩子生命,那是生物學層面的父母,給孩子錢花,那是法律層面的父母,只有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那才是孩子社會學意義上的父母,才是真正合格的家長。因此,家長要調整心態(tài),與孩子平等耐心的交流,運用家庭教育理念引導孩子達成人生目標。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高考考場九大策略
高考考場答題技巧:考生超常發(fā)揮7大的技巧
高考考場中提高50分的秘訣
學霸高考考場答題技巧盤點
|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
|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考復習方法 |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 高考飲食攻略 | 高考勵志名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