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同學選擇法國留學,但是對于法國的了解又不多,今天就讓我們來從教育、生活、社會福利制度及生活層面一一剖析完后,相信你會對于法國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和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留學法國后你會了解這些事。
1. 留學一定花費不菲?
一說到留學,大多數(shù)人的既定印象都是會花很多錢,許多人對出國留學最關(guān)注的問題就是金錢花費,大多數(shù)家庭因為不菲的花費而望而卻步。卻不知道,在法國,上公立大學是免收學費的,每年只需繳納3000元左右的注冊費,這個費用是包含保險的。并且外國學生與本國學生可以享受同等福利待遇,包括住房、醫(yī)療、交通、就餐等諸多補貼,讓留學法國的花費十分親民!以住房補助為例,在巴黎,單人可申請的最高房補達到每月兩百多歐元,折合人民幣2000元左右,如果是情侶雙人共同申請房補會更高,達到3000元人民幣/月,算下來月房租比我們國內(nèi)一線城市的價格低多了。同時,為了減輕學生的經(jīng)濟壓力,法國允許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或者假期打工。相如此完善的福利體系,將為留學生活帶來極大的保障。
2. 沉浸在生活美學中的法國:全年不停歇的藝術(shù)節(jié)
「法國藝術(shù)家將盧浮宮的金字塔變不見了!」、「我今天在上學的路上又看到Karl Lagerfeld」、「塞納河邊竟然鋪了一片沙灘!」,不要懷疑,在藝術(shù)氣氛活躍的法國生活,時不時就會有這種意外的驚喜!所以,更別說全國各地每隔幾個月就有大大小小的藝術(shù)節(jié)慶:1月的「安古蘭漫畫節(jié)」、2月的「尼斯嘉年華」、7月的「亞維儂藝術(shù)節(jié)」。想體驗整座城市變成節(jié)慶場地嗎? 就來參加6月的「世界音樂節(jié)Fête de la Musique」、9月的「歐洲文化遺產(chǎn)日」和10月的「巴黎夜未眠 Nuit Blanche」,全都是免費的活動。整個城市在此刻頓時化身為音樂廳和博物館:你可以在夏日于咖啡廳享受冰飲,同時欣賞街角的音樂會、趁開學前的某個周末參觀平常不對外開放的總統(tǒng)府、在秋天的某個凌晨兩點在羅浮宮與蒙娜麗莎對望。當你身處于這些場合中,會發(fā)現(xiàn)法國人不是為了辦活動而辦,而是想讓這些美好事物進入一般人的生活中。不論年齡、國籍、階級,在這塊土地上生活的每個人都機會享有文化資源。
3. 遨游歐洲不再是夢想國際化學習環(huán)境垂手可得
身處歐陸,法國與許多歐洲國家為鄰。所以,來到法國,除了讀萬卷書,也一定要行萬里路! 在這里,出國旅行也變得觸手可及,之前說到法國對于交通也是有補貼的,例如法國國鐵SNCF的青年卡(Carte Jeune),只要你介于18-27歲,就可以購買這張卡片來獲取訂票折扣,法國國鐵可開往其他歐洲國家,帶你直達阿姆斯特丹、巴塞羅那等地。除了火車,許多廉價航空、旅游團和跨國巴士都有從法國出發(fā)的路線。到法國留學的同學們,一定要把握機會,好好地規(guī)劃行程,趁學校放假期間游歷法蘭西與歐洲各國,飽覽歐洲多元的文化,讓留法的生活更加精彩! 因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法國吸引了許多來自歐洲和世界各地的學生,成為全世界第四大留學國家,更是非英語系國家中的第一名。因此,不論是上公立大學或私立學校,選擇法國,你都可自然地沉浸于國際化的學習環(huán)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合作、切磋,更可以從法國再出發(fā)至其他國家移地學習或?qū)嵙暋?BR> 4. 體驗法式的慢食文化
剛到法國,可能有些學生到餐廳或到法國友人家吃飯會好奇吃一頓飯的時間為什么會這么長?其實法國人非常重視飲食文化,以凱倫.勒比永(Karen Le Billon)所著的《法國爸媽這樣教,孩子健康不挑食》一書中就提到,法國人其實把吃飯當成一種社交性活動;長達兩三個小時,或是一整個下午的用餐時間是法國人放慢速度,享受和他人一起吃飯的意義。同時,法國人的「慢食」還有另外一層意義,我們總是羨慕法國人纖瘦的身材,在法國好像很少看到像美國一樣多的胖子,因為法國人講求慢食,慢慢吃讓身體有時間去品嘗、消化食物,吃得慢,所以吃得少,還能夠察覺到自己的飽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