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麗景門導游詞

字號:


    每一個景點都有它的特色,都有它特殊的歷史意義。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洛陽麗景門導游詞”,僅供參考,希望您喜歡!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查看。
    洛陽麗景門導游詞
    麗景門概況:
    麗景門是中國歷史上最典型、最優(yōu)秀的城門,最早始建于隋代,是洛陽古城的西大門。隋唐時代,麗景門內是朝廷諸省、府、衛(wèi)、堂、館、局、臺的辦公場所,如國家行政中心,相當于現(xiàn)在公務員所待的地方;在武則天統(tǒng)治的武周時期,麗景門內設有監(jiān)獄,由酷吏來俊臣掌管,專門搜羅“官員”的犯罪證據(jù),羅織罪名后處死;1945年,日軍攻打洛陽,其它城門都被攻破,唯有麗景門久攻不下,日本侵略者在麗景門繳槍投降;現(xiàn)在的麗景門占地面積一萬八千平方米,由城門樓、甕城、箭樓、城墻和麗景橋、護城河所組成,其規(guī)模之宏大在河南古建筑中居于首位,被譽為中原第一門,洛陽第一樓,有詩曰:洛陽牡丹甲天下、麗景城樓世無雙!大唐的腳步,早已散入歷史的塵埃,而那些傳奇,那些故事,依舊刻骨銘心,只有在這里才能真正領略到原汁原味的古城特色,仿佛夢回大唐!真是“不登麗景門、枉來洛陽城!”
    城隍爺:
    明清時期麗景門內北側有城隍廟,里面敬的是司法之神城隍爺,每年農歷七月十五,洛陽人都要搞“城隍出巡”,抬出城隍爺塑像,在麗景門前晃一晃,在主要街道上逛一逛,讓人們瞻仰。
    甕城:
    從隋煬帝到唐高宗,麗景門一直平安無事。武則天在洛陽登基成為女皇帝,遇到老臣和李唐宗室子弟的激烈抗爭。為了維持武周統(tǒng)治,武皇以嚴刑峻法來消除異己,起用了來俊臣、周興等一批心狠手辣的酷吏。就在麗景門內設立“推事院”,專供酷吏掌管使用,“請君入甕”的典故就源于麗景門。一日,酷吏周興被告謀反,武皇便讓來俊臣審案。來、周二人本是同伙,關系很不錯,怎么審理呢?來俊臣苦思冥想,生出一計:他請周興飲酒,請教說:“唉,最近審犯人,對方總不招,我想請教老兄,不知可有新的絕招?”周興立即說:“這有何難?用一大甕,四周堆滿燒紅的炭火,再把犯人放進去,豈能不招?!”來俊臣馬上把周興帶出來,指著已經燒得通紅的大甕,臉一沉說:“有人告你謀反,請周兄入此甕吧!”后來,來俊臣也被斬于鬧市,人們恨他,很快就把他的肉割凈了。從此,麗景門內不再有冤獄,漸漸恢復了平靜。
    洛陽帝王史館:
    洛陽自古帝王州,擁有1500年的建都史,13個朝代,105位帝王,麗景門的帝王史館內陳列了在洛陽建都的105皇帝生平的政績。洛陽是歷史上建都朝代最早、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的歷史名都。洛陽,從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開始、先后有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晉“十三個”王朝在此建都,也是我國歷史上唯一被命名為“神都”的都城。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帝王選擇在洛陽建都呢?在于洛陽有優(yōu)越的地理形勢和地理位置,洛陽東邊有虎牢關,西邊有函谷關,東南方向有嵩山,又位于伊洛盆地的北緣,四面環(huán)山,洛陽城里又有伊、洛、瀍、澗四條河流縱橫其間,所以自古有“河山拱戴,形勢甲于天下”,且居“天下之中”的美譽。所以,北宋歷史學家司馬光說:“若問古今興廢事、清君只看洛陽城”。
    中國古代伏羲、女媧、黃帝、堯舜禹等神話故事都在這里傳頌。稍后在九龍殿,供奉有在洛陽建都功勛卓越的九位皇帝塑像,我們再一一詳細了解。
    天后宮:
    這里供奉的是海峽兩岸的和平女神媽祖,媽祖姓林,林姓的祖先在中原大地上,很多海外的華人在這里瞻仰媽祖神像,填補了他們的思鄉(xiāng)之情。媽祖姓林名默娘,生于北宋建隆元年農歷三月二十三日,她從小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還精通醫(yī)理,她的一生都在從事慈善事業(yè),終生未嫁,宋太宗雍熙四年農歷九月初九媽祖在湄洲島救助海上漁民時羽化升天,從此以后,航海的人又傳說常見媽祖身著紅裝飛翔在海上,救助遇難呼救的人。
    無論是鄭和下西洋、還是姚啟圣、施瑯收復臺灣都是得到媽祖的庇佑才屢建戰(zhàn)功。所以歷代朝廷對媽祖都有多次褒封,封號從“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并與黃帝、孔子同列入國家祀典。媽祖是全世界的媽祖,她護國屁民、搶險救人、有求必應,千百年來,歷史在不停的演變,但媽祖信仰一直深入人心,媽祖的大仁大義、大智大勇、大愛大德成為了全天下所有航海人的救星;她的功德與美名備受百姓、皇帝及外國友人的禮贊,媽祖文化和媽祖信仰遍及全球,在全世界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共有六千多座媽祖廟,有三億多的信眾,而麗景門城樓上是中原地區(qū)唯一的一座天后宮,每年媽祖誕辰和羽化升天日都會在這里舉辦大型的祭祀活動。2009年媽祖信俗正式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這是我國首個信俗世界遺產,媽祖已成為海內外華人共有的精神財富和民族之魂的化身!
    媽祖兩側是她的兩個護法神千里眼和順風耳;右邊墻上這幅畫是媽祖的誕生地福建莆田賢良港和羽化升天地福建的湄洲島。
    河洛文化長廊: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頭,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姓氏主根、客家之根。中華民族最早的歷史文獻“河圖洛書”出自洛陽。被奉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據(jù)河圖和洛書畫成了八卦和九疇。從此,湯、武定九鼎于河洛,周公在洛陽“制禮作樂”,佛教首傳于洛陽,老子在洛陽著《道德經》,孔子曾三次入周問禮學習洛陽禮樂文化;司馬光編修《資治通鑒》,張衡發(fā)明渾天儀、地動儀,蔡倫發(fā)明造紙術,陳壽的《三國志》,歐陽修的《新唐書》等,無一不是在洛陽這塊沃土上完成的。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等云集此地,譜寫華彩篇章,左思的一篇《三都賦》,曾使“洛陽紙貴”,驚動洛陽全城,就是因為洛陽擁有千年的建都史,才孕育了這最珍貴古老文明!
    在長廊中間我們看到“徐氏祖宗祠”,我們麗京門旅游集團的董事長徐國忠先生是全球徐氏宗親聯(lián)誼會的總會長,全球的徐氏很多重要會議都在麗景門舉行,并進行大型奉祭祖先的祭祀活動。
    觀音閣:
    觀世音菩薩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具有平等無私的廣大宏愿,當眾生遇到任何的困難和苦痛,只要真心念到:南無觀世音菩薩,就會得到菩薩的救護。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xiàn)化不同的形象。
    鐘樓:
    麗景門的富貴吉祥鐘,大家都可以自由的敲一敲,相信一定會給大家?guī)砗眠\的,每年除夕之夜和白馬寺的鐘聲同時敲響。
    九龍殿:
    大禹:相傳禹治黃河水患有功,受舜禪讓繼帝位,創(chuàng)建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他最卓著的功績,就是歷來被傳頌的治理滔天洪水,又劃定中國國土為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雍州)。禹在位十五年,葬于會稽(今浙江紹興),終年一百歲。
    湯:商朝的創(chuàng)建者,是一位宅心仁厚之君,在位30年,湯建立商朝后,對內減輕征斂,鼓勵生產,安撫民心,從而擴展了統(tǒng)治區(qū)域,影響遠至黃河上游,另很多部落都來納貢歸服。湯的妻子有個陪嫁奴隸,名叫伊尹(飲食業(yè)的始祖),湯差使他在廚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為了讓湯發(fā)現(xiàn)自己,故意有時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時卻或咸或淡。有一次,湯就此事責問他,他就趁機向湯談論了自己對治理國政的見解。湯大為驚奇,知道他是一個賢才,就免除他奴隸的身份,任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謀劃下,湯一舉滅夏。
    周平王(姬宜臼):中國東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姬姓,名宜臼。他是周幽王的兒子,母親是幽王的正室申后。周平王依仗諸侯的力量,勉強支持殘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諸侯各國之間的兼并越來越有發(fā)展,中國歷史從此進入春秋時期(諸侯當權,天子無實權)。
    劉秀:劉秀,東漢王朝的建立者,在位33年,漢景帝后裔,漢高祖九世孫。殲滅王莽統(tǒng)一天下,定都洛陽,重新恢復漢室政權,為漢朝中興之主。政治以清靜儉約為原則,興建太學,提倡儒術,尊崇節(jié)義,為一賢明的君王。劉秀是中國歷史上學歷最高的皇帝,太學生出身。
    曹丕:字子桓,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魏朝的開國皇帝。在位6年,由于文學方面的成就而與其父曹操、其弟曹植并稱為“三曹”。
    司馬炎:司馬懿的孫子,繼承司馬昭的王位,建立晉朝,史稱晉武帝。公元280年,派大軍伐吳,東吳滅亡,從此結束了三國鼎力的局面。司馬炎在統(tǒng)一之后,以為天下無事,便將州郡的守衛(wèi)兵加以撤除,同時實施占田法與課田法,企圖與民生息;但是司馬炎也是好色之徒,曾經于西元273年禁止全國婚姻,以便挑選宮女;滅亡孫吳之后又將孫皓后宮的五千名宮女納入后宮,于是司馬炎的后宮便有萬人規(guī)模。
    孝文帝: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數(shù)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崇尚中國文化,實行漢化,禁胡服﹑胡語,改變度量衡,推廣教育,改變姓氏并禁止歸葬,提高了鮮卑人的文化水準。是西北方各民族陸續(xù)進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總結,對中國起了重要的作用。大力推行漢化政策,促進了民族大融合;無論是少林寺的創(chuàng)建還是龍門石窟的開鑿都是在北魏時期開始的,對佛教的推崇日盛。
    隋煬帝:604年即皇帝位,年號大業(yè),在位13年。
    1.下令修建完成大運河(修通運河)。
    2.親自開拓疆土暢通絲綢之路(西巡張掖)
    3.開創(chuàng)科舉
    隋文帝即位以后,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采用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時,正式設立進士科,我國科舉制度正式誕生。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4.開發(fā)西域
    5.建立天朝體系
    從此影響中原王朝一千五百余年的天朝體系就此開始,直至清甲午戰(zhàn)爭的失敗。
    武則天:
    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繼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上元元年,與高宗并稱“天皇”“天后”,后自立為武周皇帝,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武則天也是一位政治家、改革家,她執(zhí)政了50年,47年都是在洛陽度過的。她在洛陽的第一個貢獻是,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fā)展;第三個貢獻是穩(wěn)定了邊疆形勢;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fā)展。武則天也是一名女詩人,她的代表作是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常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是她在感業(yè)寺時因思念李治而寫。
    賢良廟:平安神:趙公明 武財神:關羽 老壽星
    趙公明:趙公明,本名朗,字公明,又稱趙玄壇,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封趙公明為玄壇真君,專司迎祥納福、商賈買賣。后來,民間認為趙公明手下所掌管四名與財富有關的小神,其分別是招寶、納珍、招財和利市,因而成為財神。
    關羽:字云長,本字長生,今山西省運城市人,是三國時期著名蜀將,隨劉備南征北戰(zhàn),立下汗馬功勞。死后受民間推崇,一直是歷來民間祭祀的對象,被尊稱為“關公”;又經歷代朝廷褒封,被奉為“關圣帝君”,崇為“武圣”,與“文圣” 孔子齊名。關羽作品:不謝東君意,丹青獨立名;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
    老壽星:是中國神話中的長壽之神。也是道教中的神仙,又稱南極老人星。祝愿各位游客長壽、幸福,萬事如意!
    麗景門的講解到此就告一段落,現(xiàn)在大家可以到明清古街走一走、看一看,品嘗一下我們洛陽的小吃,請按照導游說的集合時間到車上集合,謝謝大家、麗景門全體員工祝您旅途愉快!合家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