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3篇(優(yōu)質(zhì))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我?guī)痛蠹艺覍げ⒄砹艘恍﹥?yōu)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篇一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四則運算和含有小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學會正確計算。
    2、通過學習,養(yǎng)成認真審題,規(guī)范書寫,仔細計算的習慣。
    使學生掌握含括號的四則運算。
    幻燈片、小黑板。
    復習準備
    星期天,爸爸媽媽帶著玲玲去“冰雪天地”游玩,購買一張成人票需要24元,兒童票半價。購買門票需要花多少錢?學生在練習本上解答此問題。同桌兩人說說自己是怎樣解答的。
    匯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匯報進行板書。
    (1)242424÷2242412481260(元)24÷2是一張兒童票的價錢,是半價,所以用24÷2,前兩個24是爸爸和媽媽的兩張成人票的總價。兩張成人票加上一張兒童票就是他們購買門票需要多少錢。
    (2)24×224÷2481260(元)24×2是爸爸和媽媽兩張成人票的總價,玲玲的兒童票用24÷2,再把三張門票的價錢加在一起就是總門票的價錢。我們用不同的方法解決了同一個問題,這兩個綜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特點?這兩個綜合算式都是沒有括號的,而且算式中有加減法也有乘除法。這樣的綜合算式的運算順序是什么?學生總結(jié)運算順序。
    1、(小黑板出示)先讀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算出來。120—144÷18+35(58+37)÷(64—45)
    (1)學生口述運算順序,教師用框線圖表示順序。
    (2)集體校對,說明注意點。
    2、教學例1。
    (1)把準備題
    ①中的144改寫成36×4的形式,引出例1,120—36×4÷18+35
    (2)問這道題中應(yīng)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乘除法在一起,你認為應(yīng)當怎樣計算?
    (3)全班同學統(tǒng)練,一生板演,集體校對,講評。
    3、教學例2。
    (1)把準備題②中的'45改寫成9×5的形式,引出例2,(58+37)÷(64一9×5)
    (2)比較例2與準備題的異同,確定運算順序。
    (3)獨立完成并自我評價,指名讓一名學生向全班作匯報。
    4、練習“試一試”。
    (1)板書:1515—15×(94+54÷9)
    (2)同桌同學互相交流,并獨立進行計算。
    (3)用投影校對典型錯例,歸納并作出鼓勵性評價。
    5、師生共同歸納小結(jié)。
    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讓全體學生做填空題。
    (1)280—43×6+540÷36可以同時計算的是x和x。
    (2)120+(28×5—120)÷10第一步應(yīng)該算x。
    (3)100—(80+480÷24)×8第二步應(yīng)該算x。
    (4)317+104÷13×52一270最后一步應(yīng)該算x。
    2、課本“練習”第1題,先說出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
    (1)請每位學生首先認真對4個小題進行審題。
    (2)學生獨立完成各題。
    (3)全班集體校對,指出錯誤原因并訂正??偨Y(jié)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特別是再看例1、例2使我們明白,在四則混合運算中,我們應(yīng)先看清楚,再想明白,然后做正確。
    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篇二
    教科書26頁的想想做做的習題。
    1、讓學生經(jīng)歷探索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掌握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進行計算。
    1、算一算:
    25+50= 24+5=
    2、口算:
    34+40= 21+6= 8+81=
    75+2= 60+15= 70+23=
    1、想想做做3
    獨立填表,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4
    先計算,再交流結(jié)果,最后比較每組上下兩題,你發(fā)現(xiàn)什么?
    (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
    3、想想做做第5題。
    (游戲形式:摘水果)
    4、完成第六題、
    給充足的時間學生去做,并教育學生檢查的習慣、做的全對的給予表揚
    5、想想做做第7題。
    (先指名說題意,再提問題,最后列式解答。)
    略
    讓學生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小學數(shù)學教案 小學數(shù)學教案二年級篇三
    :
    教科書第35頁的第45題,練習九的第46題。
    :
    使學生進一步掌捏用比例解答應(yīng)用題的方法,提高解答應(yīng)用題的能力。
    :
    小黑板。
    一、復習用比例解答應(yīng)用題
    教師:我們學習了比例的知識,有些應(yīng)用題就可以用比例的知識來解答?,F(xiàn)在我們就來復習一下。
    1、用小黑板出示第35頁第4題:
    我國發(fā)射的科學實驗人造地球衛(wèi)星,在空中繞地球運行6周需行10.6小時,運行14周要用多少小時?
    教師解釋:運行一周就是繞地球一圈,人造衛(wèi)星的速度是一定的。
    2、用小黑板出示第35頁第5題:
    一個農(nóng)業(yè)專業(yè)組乎整土地,原來打算每天平整0.4公頃,15天可以完成任務(wù)。結(jié)果12天完成了任務(wù),平均每天平整多少公頃?
    指名學生讀題,并說出這道題的兩個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當學生說出每天平整的公頃數(shù)與時間成反比例后,讓學生完成這道題。教師板書出解答過程。
    3、總結(jié)。
    教師:像上面這樣的題在解答時,先要判斷兩個相關(guān)聯(lián)的量成什么比例,然后列出含有未知數(shù)x的等式,再進行解答。
    二、課堂練習
    完成練習九的第46題。
    1、第4題,先說明一下,農(nóng)藥是藥液和水合起來的重量,再提示:第(1)小題。要求配制這種農(nóng)藥750、5千克,需要藥液與水多少千克,要先算出農(nóng)藥和藥液的比、農(nóng)藥和水的比。
    2、第5題,讓學生說一說根據(jù)什么來判斷方磚的面積與方磚的塊數(shù)成什么比例。
    3、第6題,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時,說說解答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