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送信(遞情書)

字號:


    情書,是用來表達內(nèi)心的真摯情意,讓對方看了能滿心歡喜和感動不已,所以必須寫的深情款款,才能打動心弦、贏得芳心。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您整理的古人怎么送信(遞情書),供您參考,更多資訊請點擊(https://www.liuxue86.com)查看。
    
古人怎么送信(遞情書)
    

    1、青鳥
    傳說西王母養(yǎng)了三只青鳥,其中一只承擔著報信的任務(wù)。因此,李商隱《無題》中說:“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青鳥都成了傳遞信息的使者?,F(xiàn)在人據(jù)此炮制了“北大青鳥”。
    

    2、鯉魚、尺素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睗h樂府的《飲馬長城窟行》,生動地講述了一個相思成災(zāi),最終收到離人家書的故事。“鯉魚”是刻有鯉魚圖案的匣子(也有說法是用尺素結(jié)成鯉魚圖案),相當于信封,里面放著“尺素書”,就是家信。家信上說:“上言加餐飯,下言長相憶”:要多吃點,吃好點,別吃地溝油,后面就是親愛的,想你想得我睡不著……
    

    3、鴻雁
    “鴻雁傳書”太有名了。蘇武當年出任駐匈奴大使時,被無端扣留,就是因為編了個“鴻雁傳書”的借口,匈奴的同志們才驚覺:OMG,老天在幫他。然后才放了他。后來人們常把“鯉魚”與“鴻雁”合稱“魚雁”,或者干脆叫“魚書”。唐代韋皋《憶玉簫》中說“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兵櫻氵@東西不太靠譜,季節(jié)性太強,后來人們都改用飛鴿傳書了。
    

    4、箋/緘
    總是用白絹做的“尺素”當信紙,成本太高,后來人們制作了專門用來寫信的紙張“箋”。晏殊有詞:“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而“緘”是用來捆綁器物的繩索。書信一般是具有保密性的,需要密封,因此古詩中也有用“緘”來代稱書信。宋王禹偁《回襄陽周奉禮》:“武關(guān)西畔路巉巖,兩月勞君寄兩緘?!?BR>    

    5、書筒
    古人寫好書信后,要找個竹筒或木筒裝好再捎寄,稱為“書筒”。李白詩中便有“桃竹書筒綺秀文,良工巧妙稱絕群”之句,宋趙蕃詩《呈季承》中有:“但恐衡陽無過雁,書筒不至費人思?!?BR>    

    6、狗
    晉朝陸機有一條狗,名叫“黃耳”。陸機在洛陽住得時間長了,想念家鄉(xiāng)上海松江府,于是試探著問黃耳:Excuse me,我好久沒跟家里聯(lián)系了,能不能幫我送個信?沒想到狗狗竟然答應(yīng)了,20天之內(nèi)送了信,還捎來了回信。一只狗,毫無利己的動機,把他主人的事當作他自己的事業(yè),這是什么精神?這事著實不可思議。
    但史書上就這么寫的,后來者們也就開始在詩句中把狗作為信使了。李賀有“犬書曾去洛,鶴病悔遜秦”、黃庭堅有“白云行處應(yīng)垂淚,黃犬歸時早寄書”、馬致遠有“天涯自他為去客,黃犬信音乖”等詩句,在那個“交通基本靠走,通訊基本靠吼,取暖基本靠抖,治安基本靠狗”的時代,狗竟然由治安員躍升為郵遞員,足見在人們看來,忠犬與家書一樣,都是用來表達內(nèi)心情感的最好意象。
    

    7、漂流瓶
    唐代知識分子于佑在御溝中撿到片紅葉,上面有詩:“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庇谑撬终乙黄~子,題了兩句:“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然后把葉子放進御溝的上游,讓它流入宮中。后來于佑為一土豪朋友工作,土豪待他不錯,還把宮中放出的宮女韓夫人嫁給了他?;楹髢扇瞬虐l(fā)現(xiàn),原來分別在紅葉上題詩的,就是他們自己。
    這個例子有些極端,后人幾乎無法復(fù)制,不過也算是漂流瓶的一種形式吧?,F(xiàn)在的QQ和微信中的漂流瓶,不知道成全過什么姻緣沒有,但拆散過姻緣的事,八成是有的。
    

    8、口信
    書信的另一種形式,就是人際傳播,讓人捎話。唐代邊塞詩人岑參的“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最為著名,而“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也算是一種口信吧。
    

    9、家書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旦提起“家書”,杜甫的《春望》立刻就會被人想起,因為“抵萬金”,這封家書也被稱為“史上最貴的書信”。
    張籍的《秋思》也很有名:“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fù)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睂懲昙倚?,感覺還有話說不完、道不盡,捎信人要出發(fā)了,依然擔心漏掉什么,又開了封準備再添兩筆。張籍是否有強迫癥不得而知,但這首詩寫得確實非常細膩,把鄉(xiāng)思之情寫得百轉(zhuǎn)千繞,情濃意深。
    明朝袁凱《京師得家書》有句:“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寫的依然是鄉(xiāng)愁。陸游詞《漁家傲》:“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收到回信,都已經(jīng)是來年了,這是什么速度?淘寶店鋪如果是這樣的發(fā)貨速度,叫多少個“親”也無濟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