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絲綢之路》教案

字號:


    《絲綢之路》以獨特的視角,生動描繪了兩千多年前中國與安息古國交流的一幕,再現(xiàn)了西部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一起來看看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的“五年級語文《絲綢之路》教案”吧,更多事跡請關注出國留學網。
    五年級語文《絲綢之路》教案(一)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激發(fā)學生向往古代文明,熱愛祖國西部的情感。
    2.認識本課9個生字,積累新詞和優(yōu)美的句子,搜集、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課前準備
    帶著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通過上網或者去圖書館等方式,查詢絲綢之路名稱的由來、歷史變遷或人物故事等相關信息。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出示絲綢之路的相關風景圖片,配樂介紹:絲綢之路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中被稱為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復無水草”的蠻荒之路,可是自漢代張騫冒死開拓之后,這條崎嶇荒僻的道路上卻出現(xiàn)了隊隊商旅,悠悠駝鈴。從此,東方的文明古國和西方的許多國家便開始了不絕如縷的聯(lián)系。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近年來發(fā)起的“絲綢之路研究計劃”,把絲綢之路意味深長地稱作“對話之路”, 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為什么稱它是“對話之路”“開放之路”呢?今天,我們就沿著這條絲綢之路,察看一番,感受一番。
    二、再讀課文,理清思路
    1.激疑: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絲綢之路稱為“對話之路”,當代的中國人稱它為“開放之路”,那么,文中所寫的中國使者稱它為什么呢?
    2.學生尋讀課文,回答老師的提問。
    3.齊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4.進一步激疑:聽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想問的嗎?啟發(fā)學生多層面追問:為什么說這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一起了?聯(lián)系我們的僅僅是一條路嗎?中國使者為什么稱它為“偉大的路呢”?偉大體現(xiàn)在哪里?
    5.小組合作討論。要求擺出觀點,層次清晰地羅列事實以證明。
    6.鼓勵各小組陳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在和學生的對話中相機梳理思路──友誼之路、商貿之路、文化之路、科學之路……
    三、深入讀文,把握主旨
    1.感受“友誼之路”。
    (1)自由讀課文描寫大漢國和安息國使節(jié)見面的部分,在原來小組同學發(fā)言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掘:兩國人民友誼體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交流、生發(fā)。教師在對話中點撥:安息國(今伊朗)方面:迎候之遠──邊境線上;迎候之眾──感受“浩浩蕩蕩”的意思,讀出浩蕩的氣勢,然后引史實以佐證:20000多人;迎候之熱──表情、語言、動作、禮物、節(jié)目。大漢國方面:謙遜有禮──沒有盛氣凌人的傲慢;薄禮不薄──史料記載:西方宮廷皇族和貴族以穿絲綢服裝為時尚,絲綢與黃金在當時幾乎等價;羅馬國和安息國交戰(zhàn),見安息帝國士兵身上穿的絲綢服裝在陽光下閃閃發(fā)光,宛如天神,嚇得不知所措,結果潰不成軍。教師同時注意鼓勵學生不僅要理解正確,而且要讀出人物當時的感情。
    (3)小結:一條路,打通了隔膜,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2.感受經濟(科技)之路。
    (1)絲綢之路是偉大之路,除了因為這是一條友誼之路,還因為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2)讀課文第十三自然段。
    (3)為什么說這是一條經濟之路、科技之路?
    (4)交流、生發(fā)。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可以向深層探究:為什么說將中國的養(yǎng)蠶、冶鐵等技術帶向國外,將國外的葡萄、核桃等食品帶到中國,就會促進經濟或者科技的發(fā)展呢?
    (5)有感情地朗讀。
    3.感受文化之路。
    (1)絲綢之路的偉大還體現(xiàn)在它是一條文化之路。
    (2)齊讀“我國音樂、舞蹈、繪畫,由于吸收外來文化的長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美輪美奐?!?BR>    (3)你是怎樣理解這一句的?(楊貴妃是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其善跳胡旋舞,說明了這種舞蹈在當時的風行。已故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向達先生曾撰有長篇論文《唐代長安與西域文明》,我們可以從這篇史學名作中,一覽唐代長安的種種胡化景象。)
    (4)小結:絲綢之路猶如一條彩帶,將古代亞洲、歐洲、非洲的古文明聯(lián)系在了一起,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流。在延綿的絲綢之路古道上,遺留下大量的文明古跡, 傳達給人們的卻是超越國界和民族差異的精神共鳴,這怎能不是一條偉大的路呢?再次有感情地再讀中國使者的話──沒想到,一條道路將遠隔千里的我們聯(lián)系在了一起,這真是一條偉大的路呀!
    四、總結升華,領會現(xiàn)代意義
    1.教師有感情地激疑:望著這座群雕,作者就仿佛看到了當年絲綢之路上商旅不絕的景象,仿佛聽到了飄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駝鈴聲;望著這座群雕,作者情不自禁地引起了對往日商貿繁榮的遐想。同學們,從這些首尾似乎重復的話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交流、生發(fā)。(絲綢之路對古代經濟、文明的巨大貢獻;深情的民族自豪感;絲綢之路對現(xiàn)代西部人的一種感召力──西部大開發(fā))
    3.激情朗讀。
    五、作業(yè)
    1.結合課文上所講的內容,說說“為什么絲綢之路是一條偉大的路”。
    2.有條件的,可以開一個“絲綢之路故事會”。
    五年級語文《絲綢之路》教案(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了解我國古代絲路的線路、交流的內容,及其在古代經濟、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對照古代絲路,了解當代亞歐大陸橋在各國交流中的優(yōu)勢。
    2.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能夠分析出圖中包含的信息,并能將書本中的信息轉化到圖上;通過對古代絲路和現(xiàn)代亞歐大陸橋的學習,逐步具備對比分析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感受絲路的美麗風光,培養(yǎng)熱愛祖國的情感;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樹立強烈的民族自豪感。
    授課過程
    導入
    今天上課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粯雍脰|西,想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下。(西游記視頻展示)。剛才的鏡頭大家都很熟悉,對,是《西游記》。會唱的同學一起唱,不會唱的同學一起把拍子打起來!唐僧“西天取經上大路”,“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絲綢之路)。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主題──絲綢之路,那么今天的絲綢之路是怎么樣的呢?我們先來領略一番絲路的風光。在欣賞的同時,想想絲路風光留給你什么樣的感受?(美,西域風情,荒漠......)
    是啊!到處是沙漠,戈壁,但昔日這兒卻延伸著一條繁華的絲綢之路。這么具有西域風情,沙漠風情的絲綢之路是由誰來開辟的呢?
    (一)絲綢之路的開辟
    【問題】如此具有西域風情的絲綢之路是由誰開辟的呢?(漢,張騫)
    漢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幻燈)。他告別當時的漢武帝,一路西行,出使西域。現(xiàn)在就讓駝鈴聲帶領我們重溫這段歷史吧!(錄像)正是有張騫這樣的先行者,才開通了歷史上著名的絲綢之路。這條絲路的線路到底是怎么樣的呢?同學們請看地圖。
    (二)絲綢之路的線路
    (幻燈)這是一張絲綢之路的線路圖,請找到絲路的起點。
    【問題一】絲綢之路的起點在什么地方?(長安)
    長安,也就是現(xiàn)在的西安,是當時漢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們的首都北京。當時各地絲綢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長安以后,組成商隊,穿過河西走廊,到達敦煌。之后分南北兩路,北路從玉門關出發(fā)(春風不度玉門關),經過西域、中亞,到達西亞和歐洲;南路從陽關出發(fā)(西出陽關無故人),同樣經過西域、中亞,到達羅馬和阿拉伯國家,再到歐洲;南路的另一路則是到達印度?!段饔斡洝分刑粕魈烊〗涀叩木褪悄系乐械倪@條道路。
    【問題二】設想你從長安出發(fā),沿絲綢之路西行,你會經過今天哪些國家和地區(qū)?南道會經過哪些國家和地區(qū)?北道又會經過哪些國家和地區(qū)?四人小組合作,小組作好記錄。(幻燈片:世界政區(qū)圖)
    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敘利亞、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爾、克什米爾地區(qū)等;
    北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
    可見路途非常的遙遠。
    【問題三】觀察線路圖,你認為在當時我國境內的絲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區(qū)呢?(長安、樓蘭、敦煌等)(幻燈)
    我們從這張圖片中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敦煌非常的凄涼,而當時的敦煌卻是非常的繁華。敦煌是當時東西方貿易的中心和中轉站,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zhèn)?,F(xiàn)在,請同學們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用集體的智慧來再現(xiàn)一下當時的繁榮景象,來當一回小演員。如果你是當時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幻燈)
    提示:
    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
    2.選擇好你的貨物。
    3.準備和對方商人交換什么貨物?
    學生表演(繁榮背景,如何交易,籌備干糧,水等)
    從同學們的表演中,我們知道在當時的敦煌存在著物資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資非常得廣,有西方的毛皮、珠寶玉石、藥材等,還有中原的絲綢、瓷器、陶器、鐵器等。事實上,在當時的敦煌,不僅存在著物資上的交流,還存在著文化的交流。
    現(xiàn)在保留下來的敦煌的藝術寶庫莫高窟就可以印證這一點。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個博大精深的綜合藝術殿堂。(幻燈:建筑,繪畫,雕塑)敦煌莫高窟保存著最完好的佛教藝術,曾經有位著名的敦煌學者指出:“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敦煌和新疆地區(qū),再沒有第二個?!睂W者的論說充分說明敦煌所處的地理位置在歷史上的重要性,而這種重要性則是絲綢之路帶給它的。
    (三)絲綢之路的交流作用
    【問題】敦煌的藝術來自于東西方的交流,來自于東西方的使者們的間接創(chuàng)造。正是由于這些使者們的往來,使得絲綢之路異常的活躍,異常的繁榮。那么,絲綢之路的開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義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找出一句話來概括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實來印證這句話。
    找到了嗎?一起大聲告訴我,好嗎?(絲綢之路溝通了歐亞兩塊大陸,在古代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史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同學們能不能結合書本和你已有的知識,舉出實例來印證這句話呢?(可作適當補充)(幻燈)
    總結:絲綢之路的開辟豐富了東西方人們的經濟生活,文化生活,增強了東西方人民的友誼。所以說,絲綢之路不是一條商道,而是一條友誼之道。
    (四)絲綢之路的補充
    事實上,“絲綢之路”并不是只有這一條,廣義上的絲綢之路是指當時對中國與西方所有來往通道的統(tǒng)稱。除了張騫開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綠洲絲綢之路”外,你們還知道其他的絲綢之路嗎?(學生回答)
    (幻燈)總結:中國的絲綢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經分為海陸兩路了,此外,還有長城以北充滿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絲綢之路”,因為這條絲綢之路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各個民族、部落紛紛想爭奪控制權,因此充滿了血腥和暴力。四川云南山道崎嶇的“西南絲綢之路”和風平浪靜的“海上絲綢之路”由于主要以絲綢和香料貿易為主,又稱“海上香絲之路”。
    千余年過去了,由于航海技術的發(fā)展人們逐漸喜歡上了更為方便的海上運輸,于是曾經輝煌的絲綢之路漸漸被人們放棄,敦煌也同樣衰弱了,逐漸被人們所遺忘。但是隨著全球化發(fā)展的需要,一條新興的絲綢之路重新展現(xiàn)在了我們的眼前,那就是亞歐大陸橋。(幻燈:亞歐大陸橋的簡介,線路圖)
    亞歐大陸橋的簡介:新亞歐大陸橋東起江蘇連云港、山東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蘭鹿特丹、比利時安特衛(wèi)普等歐洲口岸,是橫跨亞歐兩大洲,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實現(xiàn)海──陸──海統(tǒng)一運輸?shù)闹揠H鐵路,經過了三十多個國家。新亞歐大陸橋的貫通,代替了昔日緩緩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駱駝隊,被稱為當代的新絲綢之路。
    【問題】那么,亞歐大陸橋與昔日的絲綢之路相比較有什么優(yōu)勢呢?在今天有著什么重要作用呢?(小組活動)
    1.經過的國家更多,到的地方更遠;
    2.交通工具:駱駝,馬──洲際鐵路,火車;
    3.節(jié)省時間,節(jié)省運費。(大陸橋橫穿大陸,比繞道海路近得多,一般比傳統(tǒng)的海運路線縮短一半左右。由于大陸橋運距較近,且能使用鐵路集裝箱專用直達到車,中間環(huán)節(jié)少,運行速度快,從而節(jié)省了大量的途中運輸時間。)
    4.東西方溝通:間接──直接。(新亞歐大陸橋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具有明顯的互補性:一方面,對于日本和西歐等發(fā)達國家來說,這一區(qū)域是一個人口眾多、資源豐富的巨大市場,是它們輸出資金、技術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對中國、中亞和東歐國家來說,通過沿橋開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國際資本、技術和管理經驗,加快經濟振興。另一方面,亞太地區(qū)經濟的迅速增長,越來越需要開拓歐洲市場,而歐盟為謀求發(fā)展也需要到亞太地區(qū)尋求貿易伙伴,選擇投資對象,亞太與歐洲的雙向輻射越來越明顯。)
    所以,大陸橋運輸越來越受到國際的廣泛重視。
    總結:亞歐大陸橋雖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橋,但卻是起著橋梁的溝通作用。許多專家學者斷言,新亞歐大陸橋的誕生,預示著世界經濟在江河經濟、海岸經濟的基礎上,將逐步進入一個新的經濟時代--陸橋經濟時代。
    課后探究:談談你今天的最大收獲?
    總結:張騫出使西域后開通的絲綢之路可以講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代名詞,促進了東西方各國的發(fā)展。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將以更加開放的姿態(tài)融入到世界經濟發(fā)展的大潮中,相信中國的未來會更加輝煌,更加燦爛。
    課后反思
    學生對《絲綢之路》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鋪墊,因此本節(jié)課主要采取了學生自主學習合作的方法進行教學。比如在絲綢之路的線路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了解大致的線路,經過哪些區(qū)域,而且要求學生通過古今對照,了解經過現(xiàn)在的哪些國家和地區(qū)??紤]到這個問題可能有些難度,因此采用了一次小組的合作學習,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其實離我們很近。另外,在絲路上的交易活動,應該說是本節(jié)課的一個重點,我采用了小組合作表演的形式,對中原和西方之間進行交易的貨物作了辨別。
    這種教學方式比以前單一的記憶要強很多,三位學生的精彩表演博得了學生們的陣陣掌聲,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讓每一位學生身臨其境感受到了當時絲綢之路上的繁榮景象。此外,也幫助他們理解絲綢之路在古代中西方交流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學習更加貼近歷史。貼近歷史,感受歷史正是我的期望,在這節(jié)課上,我和我的學生們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