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學歷認證難不難

字號:


    辦一個留學認證至少需要來回跑三次!為何這么難?難在哪里?如何化解?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為你介紹留學生學歷認證難不難?
    筆者對國外留學認證的程序、條件和要求雖不甚了解,但從報道內(nèi)容可以看出,留學認證涉及多個部門,需要提交的證明材料多,手續(xù)復雜,要求近乎苛刻。不過,筆者認為,辦一個留學認證長達兩三個月,至少需要來回跑三次以上,主要原因恐怕不是材料的問題,不是程序的問題,而是服務的問題。
    試問:服務中心的熱線電話為什么很難打不進去,一直占線?難道不能多裝幾臺服務電話,滿足留學人員的咨詢需要?認證費用需要現(xiàn)金還是刷卡還是轉(zhuǎn)賬,為什么不能事先說明?留學成績單為什么非要專業(yè)翻譯機構(gòu)翻譯?留學認證程序規(guī)定有變更為什么不及時在網(wǎng)上告知?留學認證既然涉及多個部門,為什么不能像政務服務中心那樣搞一站式服務,而讓辦證者奔跑于各部門之間?
    總之,解決留學認證難的問題,關鍵在工作人員確立以人為本的服務本位,強化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tài)度,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zhì)量。唯有強化服務,改進服務,優(yōu)化服務,留學認證才可能化難為易,迎刃而解。千萬莫讓認證傷了廣大留學回國人員的心!
    渝西鋒光:認證“洋學歷”不能只盯著學歷轉(zhuǎn)
    根據(jù)媒體報道情形而言,中國外出留學歸國者似乎正在遭遇留學學歷認證難題。然而如果想以有效途徑、從相對解決根本性問題角度上看,此類難題的破解思路或不能單純只圍著“洋學歷”,做著無濟于事的“隔靴搔癢”。
    很顯然的是,所謂的“洋學歷認證難”,相對于每年數(shù)以萬計的留學歸國人員總量來說,應該只是部分現(xiàn)象。因此,部分“洋學歷”遭遇認證難、另一部分或卻沒有認證難的現(xiàn)實,從另一個方面就給持有“洋學歷”者提出了思考問題?!把髮W歷”的認證本義就是為了甄別這些“海龜證書”的真?zhèn)?、以及是否含有水?如今“洋學歷認證難”從側(cè)面發(fā)映出國家對此事項嚴肅姿態(tài)同時,也警醒“海龜”們一定要學得真實本領、萬不能抱注水“洋學歷”回國濫竽充數(shù)的念頭。
    “洋學歷認證難”、認證程序繁雜,凸顯“洋學歷”認證事項及其領域有待繼續(xù)改革。認證機構(gòu)比較稀少,所以全國各地的“海龜”都不得不天南海北都要去某個城市認證;認證方式比較單一,所以等待認證者不得不花上大量時間精力、耐心走完繁瑣流程;認證資歷被壟斷,所以即便要花上數(shù)額不菲費用,被認證者也只得忍氣吞聲……所以破解“洋學歷認證難”之思路,還得在國家保證對“洋學歷”認證的權(quán)威、統(tǒng)一標準前提下,對認證機構(gòu)、程序設置、認證方式等個方面,多作有利于“海龜”角度的改良。尤其是國家、地方的人才管理部門,甚或可以購買公共服務方式,“打包”為“洋學歷”的認證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洋學歷認證難”事實上也為用人方式上的“學理論”亮起了警示的黃燈。理論上說,不管是“土學歷”還是“洋學歷”,甚或就是沒有所謂的“學歷”——不管黑貓還是白貓、只要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只要具有真才實學、能夠為國家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作出貢獻,就不應該在其“學歷”問題上,過多設置關于是否“人才”、以及“人才引進”和運用的關卡。從這個方向上看所謂“洋學歷”的認證,重要的或就不在于其留學的國家、學校以及學習時間的長短,而在于其學成、掌握到多少貨真價實的本領。因此,與其設置重重程序來單純檢驗“洋學歷”這一紙文憑的真?zhèn)魏退趾?,倒不如多花心思檢驗“海龜”們的本事,比如對“海龜”和引進人才,適當設置一定的崗位試用期、或者建立人才運用目標責任制——如何認證“洋學歷”、以及因此而來的“洋學歷認證難”,破解的思路都不能直盯著學歷轉(zhuǎn)。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腳踏實地的實踐與運用,才是認證、檢驗留學生學歷的最好“試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