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世家讀后感800字

字號:


    通過學(xué)習(xí),了解孔子的生平與事跡偉大的人格與堅持理想的不懈精神,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小編整理了“孔子世家讀后感8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篇一:孔子世家讀后感800字
    孔子說:“仁者愛山,智者樂水?!比收吆我詷飞?,智者何以樂水?山水是天地自然的象征,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和萬物棲息之所;是仁者對生命的寄托,是智者對自然的依戀。這是孔子對天人相結(jié)合境界的最高體驗。孔子的一生追求仁,被大多數(shù)人認(rèn)為是仁者,但是他更是智者。因為他更鐘情于水。
    孔子觀賞東流的水,子貢問道:“君子只要看見大水都要觀賞,原因是什么?”孔子答道:“因為大水流動永不停息,而且滋潤世間萬物卻不自認(rèn)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樣。水有時在低處流動,有時在高處流動,這都有其遵循的規(guī)律,就像人的仁義一樣。大水浩浩蕩蕩,永不枯竭,這就像人的道德一樣。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懼怕,這就像人的勇敢一樣。裝滿了卻用不著用蓋子削平,這就像人的正直一樣。水的柔弱無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樣。水從源頭必定流向東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樣,所以君子看見了必定要觀賞它?!笨鬃佑锰咸辖茸鋈说牡滦?,勉勵我們進(jìn)德修業(yè)應(yīng)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晝夜不舍,永不停息。這不僅體現(xiàn)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嗎?
    孔子一生仕途不順暢,如流水般曲曲折折??鬃?5歲去齊國,見到齊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嬰的阻止,沒有得到齊景公的重用,37歲返魯??鬃訌?1歲起,先是做了魯國得縣官,后來官至魯國的最高法官,并代理丞相??墒侵挥腥齻€月的功夫,由于魯王不聽他的意見,孔子只好辭職,離開魯國。在55歲到68歲這14年間,奔走列國:在齊國受到排斥,在宋國、衛(wèi)國遭到驅(qū)逐,在陳國、蔡國之間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魯國。
    社會現(xiàn)實卻是讓人痛心。周王室統(tǒng)治微弱,“禮崩樂壞”,諸侯紛紛崛起,倫理秩序失控,社會綱常紊亂??鬃酉氲阶约旱南茸娓ジ负味U讓君位,正考父曾接連輔佐宋國三公,父親叔梁紇勇猛震三魯,母親顏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養(yǎng)自己。孔子叩心自問:自己為什么不能像傳說中的盤古一斧劈開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開、涇渭分流?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樣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太太平平?自己雖沒有君王之位來施展政治抱負(fù),也沒有威武之師可以征伐世上邪惡,但是自己有知識、有智慧,可以用教育開啟人的心智,用“六藝”來培養(yǎng)“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賢臣,改造這種“禮崩樂壞”的社會現(xiàn)實,實現(xiàn)“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難,如流水般,堅持自己的信仰,朝著自己的目標(biāo)前進(jìn)。他下定決心,走上杏壇,傳先王之道、授六藝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當(dāng)時60歲??鬃又苡瘟袊剿?,和弟子們在大樹下“習(xí)禮”?;隔s揚言要殺孔子時,砍倒大樹。弟子們讓孔子快跑??鬃訁s安慰弟子們,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們秘密地離開宋國。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師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趕時,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鬃訋熗较群髞淼叫锣?。當(dāng)時孔子風(fēng)塵仆仆、疲憊不堪,非常狼狽。子貢等人四處尋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對子貢說:“東門有個老頭,長相不凡。腦門子像堯帝,脖頸似堯時的名法官皋陶,雙肩類似鄭國大夫子產(chǎn),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喪家之犬。”子貢見到孔子后,便把老人的話學(xué)給孔子聽。孔子聽后,見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樣,不禁大笑,說:“說我形狀像賢相,那可不敢當(dāng)。說我像一只喪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這種坦坦蕩蕩、從容不迫地對待挫折、堅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
    最后,假如將孔子和莊子相互比較的話,在主觀上,我更向往莊子那樣逍遙自在的精神境界;但是在客觀上,我更提倡孔子的處世智慧。盡管孔子曾提出“刑不上大夫”這一不平等的法律。但人生孰能無過?孔子還是有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鬃拥乃枷氚腥A民族千百年來為人處世的智慧,給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更重要的是,他的精神如流水不絕,激勵著萬代子孫。
    篇二:孔子世家讀后感800字
    這次讀完之后,我的感覺就印證了司馬遷說的:“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币郧翱催^《禮運》、《易經(jīng)》、《樂記》、《經(jīng)解》、《學(xué)記》,以及《論語》,這些當(dāng)然是名著,但這次通過《史記》了解孔子的一生后,再與以前的東西結(jié)合起來,深刻的感覺到了孔子的悲哀。當(dāng)然孔子也并非是宋明時期神話后的孔子,《史記》里的孔子給人感覺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要說《史記》先得從司馬遷的悲哀說起,司馬遷從忍辱負(fù)重受宮刑之后,說出了:“人之一生,或輕如鴻毛,或重如泰山?!焙竺娴摹秷笕伟矔分杏刑岬街灰莻魇乐鳎囟ㄊ巧瞎攀ベt發(fā)奮才能創(chuàng)作出來的。
    孔子的一生分為幾大部分:
    1、身世及出生。
    2、決心治學(xué)。
    3、四處求學(xué)。(如跟師襄子學(xué)琴,向老張問禮,在齊聞韶。)
    4、始創(chuàng)儒學(xué),招徒授業(yè)。
    5、開始為政。
    6、周游列國。
    7、刪述六經(jīng)。
    先說身世,司馬評價為:“孔子布衣,傳十余世,學(xué)者宗之,至于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與夫子,可謂至圣矣!”
    孔子雖然是一個大夫叔梁紇的兒子,但是因為是野合所生,而且父親死時沒有守孝所以沒有人承認(rèn)他。因為父親早逝,所以孔子的母親承包了家中的一切,所以在孔子十六的時候就死了。
    孔子的志學(xué)之路還是非??部赖?,十五歲前和他母親的爸爸學(xué),之后想要去找太史公求學(xué),因為太史公要測試孔子到底有沒有學(xué)習(xí)的毅力,讓他在門口等了一天,而孔子就在那等了一天不急不躁。于是被太史公收為弟子,其后認(rèn)真學(xué)習(xí)六藝,《經(jīng)解》中有是這樣介紹六藝的:“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yuǎn),書教也;廣博宜良,樂教也;潔凈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BR>    至于四處求學(xué)我想孔子向老子問禮,應(yīng)該都聽說過,孔子去了以后被老子罵了一頓后,就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游,獸我知道它能跑,這三者皆可捕捉,而唯有龍我不知,今日我見到老子就像見到了龍。有人說這次是兩圣的碰撞,其實當(dāng)時孔子的思維并不完善,所以我們老師常說如果孔子五十的時候再見到老子,才會是儒家與道家的交流。
    孔子最悲慘的時候就是周游列國了,不被君王接受,被隱士諷刺,還被軍隊圍了三次,但在這途中孔子的體系才真正的創(chuàng)立出來,磨難也不可謂不重要。
    最后的刪述六經(jīng),就是孔子一生中做的最大貢獻(xiàn)了,當(dāng)時孔子想干這件事的初衷是,認(rèn)為天下已經(jīng)無道,自己該以什么樣的方式來展現(xiàn)給后人??鬃觿h了《詩經(jīng)》,整合了《尚書》、《禮記》,寫了春秋。
    關(guān)于最后死時見到的最后一個人就是子貢,發(fā)生了這樣一個故事。
    史記原文:
    明歲,子路死于衛(wèi)??鬃硬。迂曊堃?。孔子方負(fù)杖逍遙于門,曰:“賜,汝來何其晚也?”孔子因嘆,歌曰:“太山壞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而涕下。謂孔子曰:“天下無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殯于東階,周人于西階,殷人兩柱間。昨暮予夢坐奠兩柱之間,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春秋年間,天下無道,禮崩樂壞,智者無用武之地,賢人空懷興國之志,君王毫無勢力,孔子窮其一生不能把禮義推行,到了人生的最后,孔子發(fā)出了最后的感慨。
    子路因為沖動死在了衛(wèi)國,孔子一聽,一下氣血上涌,帶動以前的憂愁就病倒了。子貢來看望,孔子勉強裝作很悠閑的樣子,說:“賜呀,你也太晚了吧!”孔子哀嘆一聲,唱到,支撐天地的太山已經(jīng)摧毀,支撐房屋的主梁也已經(jīng)被摧毀,領(lǐng)導(dǎo)人心的賢人呀,也已經(jīng)不管用啦呀!哭了起來。過了一會跟子貢說:“天地之間沒有道德的約束已經(jīng)很久了,我的主張一直不能夠推行,悲催呀!那曾興盛無比的夏王朝如今已經(jīng)被葬在了東邊,那禮樂盛行的周王朝也被葬在了西邊,昨晚我夢到我坐在祠堂里,我是殷人呀!”七天后仙逝了。
    孔子的一生充滿了悲歡離合,又擁有一段悠然自得的時光,死而無憾呀!
    篇三:孔子世家讀后感800字
    說到孔子,大家是無人不知。這位圣賢的光輝形象被人們無數(shù)次的瞻仰,人們送給這位偉人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稱號——孔圣人。司馬遷同志也是孔夫子的忠實粉絲,因此專門用一大篇文章來寫這位圣賢。
    我今天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孔子的人生哲學(xué)及治國方針。讓我們回到從前……
    魯國,襄公二十三年,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一個嬰兒呱呱落地了。他頭頂下陷,相貌奇特。父親沉思了一會兒,說:“叫他孔丘吧!”從此,偉大的孔圣人開始了他的人生之路。
    孔丘,字仲尼,生于昌平縣,早年喪父,與其母相依為命。母逝后,與父同葬房山??浊饛V收弟子,開始了周游列國的流浪之旅。
    孔子的思想是以禮儀為主的。六十五歲時,孔子任魯國大司寇,上任才三個月,販羊賣豬的商人就不敢哄抬價格,男女都分開走路,見到別人掉落的東西也不敢撿,來魯國的旅人,不用向官府請求,也會給予親切的照顧。齊王聽說孔子主政,恐懼萬分,便用計趕走了孔子。孔子先后到了衛(wèi)、曹、葉、宋、楚、齊、鄭、魏、趙等國,發(fā)揚禮樂,弟子遍布天下。哀公十六年四月己丑日,一代圣賢孔子與世長辭,享年七十三歲。
    孔子離去了,可他所主張的禮儀和其著作《春秋》卻永遠(yuǎn)流傳了下來,為后人所瞻仰。他的弟子將他所說的話整理成冊,成為了名揚天下的《論語》。每當(dāng)我們欣賞這兩部偉大的書籍時,都應(yīng)該想到:這是孔子人生哲理的體現(xiàn),是后人了解他的唯一途徑。孔圣人的心血都凝聚在了這里。我們只能說:“孔子永垂不朽!”
    篇四:孔子世家讀后感800字
    公元前479年3月9日,巨星隕落,一個偉大的生命離我們而去,只留下他的靈魂和思想,光耀千秋。 他就是我們通常叫的孔子,也就是曾在特殊年代被批成‘‘孔老二’’的那個丑老頭!其實他也不是老了才變丑的,兩千多年前,魯襄公二十二年八月二十七日,在魯國昌平鄉(xiāng)陬邑一戶人家,一個丑小孩誕生國。他的腦袋天生畸形,頭頂四周高中間低。司馬貞說,其形狀恰像倒過來的屋頂。名之曰丘,固當(dāng)。學(xué)者鮑鵬山說這種頭頂可能暗示著承受天地之甘露陽光,但從后來的人生際遇看,命運似乎并沒有更好的眷顧這個丑孩子。
    三歲喪父,十五歲失母,家境貧寒,一生顛沛流離。后雖廣收弟子,名聲日隆,但終因不擅機巧而四處不招人待見。有一次,魯國貴族季武子宴請士子,利用聚會選拔官員??鬃拥弥笞遭猓鹤约菏谴蠓蚝笠幔质亲x書人,應(yīng)該去參加這場宴會便欣然前往。卻被季氏家臣陽虎在門外攔住,冷冷地嘲諷道:“季氏饗士,非敢饗子也。”這老夫子并沒清醒地認(rèn)識:他只是個讀書人!
    要說孔子生活的那個時代,也真夠亂套的。臣弒君,子殺父,下挾上,“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到處都是亂臣賊子,到處都是稱霸野心。周王朝實際上被四分五裂,各諸侯國恨不得吃顆大力丸,一夜間有吞并天下的能量。所謂‘‘亂世出英雄",我在想,以他的智商、膽略、博學(xué),以及不怕死的氣魄,如果揭竿而起,中國的歷史肯定得重寫。但這個丑老頭卻真敢玩,非要以一己之力去撥亂反正,“興滅國,繼絕世,舉逸民”,真是個活該受罪的讀書人呀!
    縱觀孔子一生,他大部分時間都是為推行他的政治主張而努力。年過五十,他離開魯國,花了十四年的時間周游列國,到處去推銷,去游說。遭到各種冷遇、各種危險、各種屈辱,每每讀來令人唏噓不已!人生苦難何其多,所幸,一路上有學(xué)生陪伴(來了一幫讀書人)。
    孔子五十七歲那年,因為有小人誹謗于衛(wèi)靈公前,不得不離開衛(wèi)國,前往陳。經(jīng)過匡地時,駕車的那個學(xué)生指著城墻的缺口對老師大談他的英雄史:“我當(dāng)初就是從這里進(jìn)去的!”匡地人聽見了這句不同尋常的話,以為他們是陽虎的隊伍-----就是當(dāng)初嘲諷孔子的那個混蛋。加上孔子身材高大,給人孔武有力的感覺,遂一言不合將他們抓了起來,囚禁了五日。同行弟子都非常害怕,孔子從容地勸慰他們:“如果天不喪我,匡人能奈我何!”待顏回趕到,孔子一見顏回,老淚縱橫:“回啊,我以為你死了!”原來他心里有多少牽掛,只在恰當(dāng)?shù)臅r候流露。顏回說:“子在,回何敢死!”這句話,我根本不舍得翻譯。再三吟讀,令我這個讀書的人感動滿懷!
    63歲那年,楚人欲聘孔子,陳、蔡大夫害怕楚國因此而壯大,調(diào)發(fā)了一群服徭役的人將孔子圍攻在野外,孔子一行困于斯,不得行,而糧食斷絕,從者疲憊不堪,餓得都站不起來了。但孔子依然講習(xí)誦讀,弦歌不輟。子路很生氣,一臉怒容地對孔子說:“君子亦有窮乎?”子貢也忍不住怒色??鬃用H蝗羰В瑔栴伝兀骸拔岬婪且??吾何為于此?”顏回是這樣回答老師的:“不容何???不容然后見君子!”也只有讀書人才能這樣“畫餅充饑”自娛自樂!你看,這丑老頭自找苦吃也就罷了,非培養(yǎng)一大批讀書人陪著自己吃苦。
    顏回也是個資深的讀書人,不僅勤學(xué)好問,舉一反三,智慧超群,才能出眾,而且安貧樂道,知天順命。孔子稱贊他:“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回環(huán)往復(fù),贊不絕口!魯哀公十四年春,顏回死,才42歲,其時,孔子72歲。消息傳來,孔子悲痛難奈,慟哭流涕,“噫!天喪予!天喪予!”如人有喪子之痛。旁人不解,認(rèn)為他悲傷過度不和中庸之道,孔子說:“有慟乎?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這份情感,世人不易理解,只有讀書人自己能體會。
    孔子學(xué)識淵博、記憶力超群。他一生都在尋找一個能實施他政治主張的人,能幫助他重新恢復(fù)東周昔日的文明昌盛的景象。幾十年顛沛流離的奔波,殫精竭慮的堅守,面對一波又一波的坎坷挫折從未退縮,在“燃夢”的路上,走得障礙重重,走得堅忍不拔!
    魯哀公三年,孔子離開衛(wèi)國,經(jīng)過曹國來到宋國。宋國司馬桓魋非常憎惡孔子,欲殺之??鬃与m然處處不受待見,也不是說殺就能殺的主,估計他不敢輕舉妄動。見孔子與弟子在大樹下習(xí)禮,便派人把樹砍掉。這算是伐“樹”儆“丘”。弟子勸說:“趕快逃吧!”孔子說:“上天把德行降生在我身上,桓魋能把我怎么樣呢?”
    去鄭國的途中,與弟子走失,孔子孓然一身立于郊外的城門。一個路過的鄭人看到,對四處尋找的子貢說:“東門有人,累累若喪家之狗?!眱汕Ф嗄旰蟮慕裉?,我讀到這段文字,內(nèi)心不由一緊!那個場景,仿佛重現(xiàn)眼前,曠漠荒涼之地,衰草連天,殘陽如血,孔子頹然靠在一扇破敗的城門上,望向遠(yuǎn)處綿綿的青山。恓惶而寂寞,迷惘而執(zhí)拗,這個衰弱的老人,他在想什么?“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可周道已逝去如流水,在諸侯爭霸的混亂中土崩瓦解。他還一意孤行,“邦有道,如矢,邦無道,如矢”,開弓沒有回頭箭!在那些看破世事的隱士眼中,他更像位不合時宜的傻瓜。楚狂士接輿勸他識時務(wù),早點退出江湖:“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此時的孔子,多像悲劇中的末路英雄。
    “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把話轉(zhuǎn)述給老師聽,孔子欣然笑曰:“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本來,子貢聽了這話,心里是很悲傷失落的。但孔子豁然自嘲,又讓他放下心來。孔子的從容灑脫,堅定不屈的精神像燈塔一樣指引著學(xué)生。令他們各自為政時,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
    子路性格剛直,魯莽,說話急躁,為人忠厚。小孔子七歲,常伴孔子身邊,對孔子忠心耿耿??鬃釉诮虒W(xué)中多次教育他三思而后行,遇事知變通。子路為衛(wèi)大夫孔悝的采邑長官,得知孔悝參與反亂,急忙縱馬前去。路遇子羔,告誡他:“城門已閉,不要進(jìn)去。免得惹禍上身!”子路朗聲說道:“食人俸祿,不避其難!”遂隨使者入城。子路找到孔悝,要殺了這個叛賊,侍臣圍攻子路。子路本就是武功高手,在打斗中,他們只擊斷了他帽子的帶子。子路說:“君子死而冠不免?!本蛹词顾溃膊荒芤鹿诓徽?!于是停下來系帶子,給了敵人置他于死地的機會。我的天,這就是孔子帶出來的讀書人,傻吧?
    孔子聽說衛(wèi)國發(fā)生了內(nèi)亂,心都提到嗓子眼上?!白勇放率谴私匐y逃了!”得知子路被剁成肉醬的慘烈結(jié)局,孔子失聲痛哭,大病一場。子貢去看他,孔子拖著手杖,正在門外慢慢地走,那佝僂的背影,蹣跚的步伐,子貢遠(yuǎn)遠(yuǎn)地看見,眼淚不禁流了下來??鬃踊仡^看到子貢,一聲長嘆:“賜,汝來何其晚也?”賜,汝來何其晚也!七日后,孔子與世長辭!孔子去世后,學(xué)生們?yōu)樗匦⑷辍W迂曉趬炁灾]又守孝三年,才離開!多么重情重義的讀書人!
    司馬遷說:“《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xí)禮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賢人眾矣,當(dāng)時則榮,沒到已焉??鬃硬家?,傳十余世,學(xué)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國言六藝者,折中于夫子,可謂至圣矣!”
    想想我們多災(zāi)多難的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歷史,經(jīng)歷了多少風(fēng)雨坎坷,然而,國可破,山河可易幟,我們的華夏文明卻一脈相承直到今天,正是這些讀書人,撐起了民族的脊梁,讓我們一直是一個有根有源有種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