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備考輔導:培養(yǎng)整體思維 輕松應對申論考試

字號:


    申論試卷,無論是給定資料,還是作答要求,都是一個整體的體系。小編為大家提供申論備考輔導:培養(yǎng)整體思維 輕松應對申論考試,一起來看看吧!
    申論備考輔導:培養(yǎng)整體思維 輕松應對申論考試
    公務員考試即將到來,抑或進入考場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從容應對,發(fā)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不辜負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呢,掌握科學的應試技巧和方法至關重要。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申論考試中的應試技巧。
    在正式考試之前,每位考生都有2-3分鐘左右的時間,按照考場紀律,這段時間是不允許作答的,因此很多考生將這段時間都用來平復自己的情緒,舒緩自己的壓力上面。但其實,在時間異常寶貴的申論考試中,一分一秒的無謂行為都屬于浪費時間,所以我們應該如何利用好這短短的幾分鐘時間呢。
    答案是提前瀏覽試卷,從而形成對這套試卷的整體思維。
    首先去瀏覽材料。我們要知道,申論的每一則材料都是有相互聯(lián)系的,在一套試卷主題確定的情況下,每一則材料其實是在從不同的角度闡述核心的主題。因此,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利用考試開始之前的短時間內,快速瀏覽整體材料,目的是為了把握材料整體的主題,熟悉每一則材料的側重點。這樣,我們在后面做題的時候,更便于我們理解題目要求。
    其次去瀏覽題目。很多考生在平常做題的時候總是以割裂的眼光去看待每一個題目,殊不知,每一道題之間是有著內在的聯(lián)系的,這種聯(lián)系有時候會直接體現(xiàn)在做題的過程中,對我們的答案產生一定的影響。比如2015國考副省第二題“新技術的使用能否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通過梳理材料,我們會發(fā)現(xiàn)材料給出的答案是“就現(xiàn)實來看,目前還無法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但是材料也給出了結論:還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繼續(xù)觀察。但是如果我們提前瀏覽了題目,就知道作文的核心意思是“科技的人性化”,其實作文的話題給出了這道題的答案,即要想讓新技術的使用突破社會結構的屏障,就需要推動科技人性化的進程。在這道題中,作文的話題,給小題的作答提供了一定的啟示,這就是整體思維的體現(xiàn)。
    所以,申論試卷,無論是給定資料,還是作答要求,都是一個整體的體系,互相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這告訴我們要形成整體思維,用聯(lián)系的眼光去看每一道題,這樣才能真正達到作答的深度和廣度。
    申論歸納概括題如何作答更“完美”
    歸納概括是在申論五大題型中是最為基礎或者說是最重要的題型,較其他題型而言,也是相對簡單的。但考生在這個題型上總體得分卻不是很高。那么,如何提高歸納概括題的得分呢?有哪些技巧可以利用呢?或者說如何才能走進考官心里去找到他想要的得分點呢?下面給大家詳細剖析申論歸納概括題的作答技巧:
    一、精準審題
    (1)審題干:
    題干是命題人告訴考生要做答什么的最直接方式。在審題干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審出我們的作答對象是誰,明確了作答對象我們才能更好的去材料中找尋要點。比如說:2018國考副省第一題說,根據(jù)給定材料1,對調研組調研材料,從成績、問題、建議三方面進行概述,也就說作答對象則是調研材料中的成績、問題、建議三個方面,分為三個層次進行書寫。
    當然在考試中也不免出現(xiàn)一些新穎的問法。比如說讓我們去概括城市水系的功能,這就需要我們去理解功能是什么意思;還有在15年出現(xiàn)的標題類和16年出現(xiàn)的流程和要求這樣的問法,那么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明白什么叫做標題或者說給誰起標題,要去明確;流程和要求呢就是需要我們把流程和要求進行一個分類,所謂流程可以理解為步驟,共有幾步,每一步分別是什么;所謂要求可以理解為每個步驟需達到的標準、遵循的原則。
    (2)審要求:
    題目要求至關重要,卻容易被童鞋們忽略掉。作答要求,決定著我們的評分標準。比如說:準確、全面、條理清晰等。所謂的全面就是在說我們的要點要全,不能遺漏要點;準確就是在說找到的要點要準,遵循材料問什么答什么的原則;條理清晰可以理解為分層次和序號詞的體現(xiàn)。
    當然在歸納概括題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比如說在2014年地市的第一題中,讓我們分類合理,也就是說我們在作答是要注意如何去分類,更重要的是分類要合理。
    二、全面找點
    (1)抓關鍵詞:
    在找點過程中,找關鍵語句是作答歸納概括題“迅速、準確”的一個比較有效,也是比較常見的技巧方法。關鍵詞句可以出現(xiàn)一個段落的開頭,亦或是結尾總結,還可以在段落中部出現(xiàn),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找出關鍵語句后,如果答案比較明確就可以直接引用;如果答案不那么明確,就需要進行一定的加工。材料中的關鍵句、關鍵詞,往往是歸納概括題中的重要采分點,一定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透過材料中繁瑣的內容快速找到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
    而找關鍵詞、句就要依據(jù)于我們所學習的一些關聯(lián)詞和內容詞,所謂關聯(lián)詞就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比如說:轉折詞(但是、事實上、但、卻等)則是前肯后否;并列詞(也、同時、一方面..另一方面、除此之外等)則是要點并列,同等重要;遞進詞(更、甚至等)則是關系遞進,突出后者;因果詞(因為...所以、導致等)則是因果邏輯,強調分析。而內容詞比如說:問題詞(少、差、困難、阻礙、瓶頸、缺失、困惑等)則是用來概括問題的詞語;原因詞(因為、原因、因素、因為...、與...相關等)則是用來概括原因的詞語;影響詞(有利于、有益于、實現(xiàn)了...等)則是用來概括影響的詞語;對策詞(應、應該、完善....、提高..、加強...、等)則是用來概括對策的詞語。在這些詞語的基礎上還有一些延伸比如說材料中會出現(xiàn)高頻詞(反復出現(xiàn))和高檔詞(規(guī)范表述、權威的詞--習李講話等)。
    以上則是在找點過程中要重視的地方,一句話就是在說“題干問什么就答什么,材料中有什么就寫什么”。
    三、完美加工
    (1)內容合并
    意思是把要點內容相近的進行條數(shù)合并。(適用于要點有明顯重復的或要點數(shù)量超過7條),在合并時可以先考慮內容間的重復,根據(jù)要點劃分,或者材料中也會有邏輯的提醒。如這三個問題都是圍繞著同一個主要問題在表述就可以進行合并。當然也可以按照主體、領域等進行劃分。在合并時務必遵循著合條不合詞的原則,不要自己一進行總結原關鍵詞就不見了。比如說2017年副省第一道題:閱讀給定資料1,概括s市委建設美麗水系、打造優(yōu)美環(huán)境實施了哪些主要措施?而在材料1中段數(shù)分為25段,但在最后的答案呈現(xiàn)中歸納為5點,也就是說材料中的要點內容上說的是同一個事情并可以將其進行合并。
    第二是核心關鍵詞提前。這一點并不是必須的,只是為了讓要點更明確一些,讓閱卷人快速找到。一般會把每個要點中的主要要點放在每條的前邊。如:工作壓力大。表現(xiàn)在工作任務重、時間緊、人數(shù)少。
    (2)邏輯加工
    邏輯加工就是在說總括句+1、2、3、4…,比如說2014年副省第一題:概括社會心理方面的若干缺失。那么在最后的答案呈現(xiàn)中就應該是寫為:社會心理方面的缺失:1、2、3 。需要注意的是,提煉核心內容有些給定資料可能找不到很明顯的關鍵語句,需要考生自己去提煉有用信息,注意材料的敘述線索,理清脈絡,然后去掉句子中多余的修飾性詞語或者一段話甚至整段材料的干擾性信息,提煉出一個段落、一則材料的“主干”。
    四、規(guī)范書寫
    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提出了“首因效應”,指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對今后交往關系的影響,也即是“先入為主”帶來的效果。雖然這些第一印象并非總是正確的,但卻是最鮮明、最牢固的。其實在申論閱卷中也是如此,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申論寫作逆襲高分錦囊
      申論備考輔導:提出對策題要重視審題
      申論對策類題要把握對策來源和特殊要求
      申論寫作技巧:善用假設分析 直擊申論議論文“重心”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