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老師教育敘事小學

字號:


    小學生正處在長身體的時期,很喜歡體育課,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欄目小編為您整理體育老師教育敘事小學,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wǎng)查看。
    體育老師教育敘事小學1
    我所在的學校,屬于偏遠的鄉(xiāng)鎮(zhèn)小學,體育課對于孩子們來說,雖說不是什么新鮮的事物,但是比起語文數(shù)學這種課程,很是非常吸引學生的。為了更好的讓孩子們喜歡體育,在體育課中得到應(yīng)有的鍛煉,提升他們的能力,我在每一節(jié)體育課中都會涉及到游戲,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度過這幾十分鐘,現(xiàn)就我游戲教學的幾點反思簡述如下:
    一、對游戲教學的認識
    游戲教學法重在將有教師有意識、有目的將教學內(nèi)容貫穿于多種多樣的游戲活動之中,使學生在游戲過程之中,在不知不覺之中得到各項素質(zhì)的提升。
    二、游戲教學的好處
    1、 游戲是符合孩子們的天性的,它可以使體育課生動、輕松,具有吸引力,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之靈活運用走、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克服了之前體育課讓學生機械的反復練習。
    2、利用游戲比賽形式培養(yǎng)健康心態(tài)。游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占有相當?shù)姆萘?,通過游戲教學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jié)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yōu)良品質(zhì)。而這些優(yōu)良品質(zhì)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tài)的集中體現(xiàn)。游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游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fā)生爭執(zhí),甚至"動武";也有失利組的學生互相埋怨,導致受指責的學生產(chǎn)生層場心理而退出比賽。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游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我就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特別是有偏游傾向的學生認識游戲比賽的意義,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jié)的不良傾向。
    3、利用游戲活動的形式,還可以培養(yǎng)性格孤僻的學生樂于合群的性格。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樂于合群的性格對于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體育教學也應(yīng)該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性格,使他們樂于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
    三、游戲教學注意事項。
    體育課是為了更好增強學生們的體質(zhì),鍛煉他們的意志,而安全問題是游戲教學,更是體育教學的一個大問題。因此,要加強小學體育教學的安全措施。在體育教學中注意體育教學游戲化的同時要特別注意安全措施的應(yīng)用,讓小學生懂得保護自己,熱愛生活,減少和避免傷害事故的發(fā)生。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科學、合理的運用體育游戲,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增強學生的組織性和紀律性。因此,我們體育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的需要和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有目的、有意識地選擇體育游戲內(nèi)容,將體育游戲和教學內(nèi)容有機結(jié)合起來,為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wù)創(chuàng)造條件。
    體育老師教育敘事小學2
    跳繩是低年級學生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項目。記得有一次,我給二年級孩子上跳繩課,在我進行完講解、示范、輔助練習之后,就讓小朋友們自己練習。會跳的小朋友可高興了,他們爭先恐后地讓我去看表演,有的同學之間互相比賽,有的自己練習,玩的特別快樂。我發(fā)現(xiàn)有一個小男孩,一個人呆呆地拿著繩子站在那,我走到他旁邊,有一個小男孩舉起手大聲地說:“老師,他不會跳”,周圍的同學們都笑了起來。他不好意思地低著頭不說話,我摸摸他的頭,親切地說:“不會跳,沒關(guān)系,老師教你”。于是,我耐心地,一步一步地引導他,先教他搖繩,再教他掌握好起跳的節(jié)奏和時機,并及時地鼓勵道:“慢慢來,老師相信你肯定能學會的,萬事開頭難,對不對?”他聽我說完后,馬上開始跳了起來。剛開始,一個也跳不過去,我在旁邊給他鼓勵道:“再來一次,先搖后跳”。在我的鼓勵下,他很艱難地跳過了一個,這時,我高興地說:“看,你真棒,能跳一個了。再試一試,能不能再連續(xù)多跳一個?”。在后面的練習中,他堅持不懈地練習,直到下課,累得滿頭大汗。在課結(jié)束前的小結(jié)時,我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了他,雖然在本節(jié)課中他只連續(xù)跳過了兩個,但就這兩個,我認為他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因為他戰(zhàn)勝了自己的膽怯和自卑,找到了自我,找回了自信,得到了快樂。
    本節(jié)課結(jié)束后,我及時找他談心,告訴他,你今天有了很大的進步,但老師相信,如果你每天堅持練習,老師相信你會跳得更多更好的。在以后的課余時間,通過他自己的努力和我的指導,他已經(jīng)能連續(xù)跳十幾個了。
    從這一案例中,我受到了深深的啟發(fā):成長需要鼓勵,每一個孩子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著老師的肯定和贊譽。
    體育老師教育敘事小學3
    體育課堂教與學的效率是關(guān)鍵。在課堂上應(yīng)合理組織好內(nèi)容,優(yōu)化教學手段,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關(guān)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堂氣氛,但同時要注意不能讓學生過于活躍,否則不利于控制課堂紀律,影響學習效果。那么在課堂組織上,該充分地放手,還是要收?怎樣才算是一堂好的體育課?
    記得在一次教師培訓中,教研員說,只要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充分活動,全身心的投入就是一堂好課。認為上體育課沒有必要排著整齊的隊伍集合,慢跑。要考慮學生的興趣及想法,不能讓學生覺得上操場好像上刑場一樣。通過一次教學趣事,讓我明白了在教學中必須將“教”同“玩”結(jié)合起來,同時通過做游戲等趣味活動來啟發(fā)學生理解教學內(nèi)容,做到潛移默化,同時達到對學生收放自如的效果。
    那是在三年級的一次體育課上,課前我讓每個學生準備了一個飲料瓶,里面裝上沙子。本來我是想:把學生分成四組,每組再配給一個實心球,組織學生做“快快跳起來”的游戲(即瓶與瓶之間間隔一米左右距離,每組從排頭開始依次從瓶子上跳過,然后把實心球交給第二個同學,從而鍛煉學生連續(xù)跳躍能力,培養(yǎng)合作意識)可當我把實心球交到第一組的時候,就聽見隊伍中有同學說:“可以打保齡球了!”我一想:咦,對呀,瓶子與球的組合有不少的玩法,何不讓學生自己去創(chuàng)編呢?我把想法一說,隊伍立即沸騰起來。各組在經(jīng)過一陣討論之后,就開始布置游戲場地了。他們有的在玩“打保齡球”(把所有的瓶子放在一起,滾動實心球去撞瓶子);有的在玩“穿過小樹林”(瓶子每相隔一米繞過飲料瓶)有的在玩“快快跳起來”
    看到學生們玩得這么開心,我不禁在一旁為他們暗暗叫好,想不到,這次的放手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我又靈機一動,何不再讓學生給所玩的游戲制訂一個規(guī)則呢?當我走近每一組,說清我的意圖后,各組均展開了熱烈的后再試一次,以便檢驗規(guī)則是否合理。一段時間后,我吹哨讓他們集合,我先讓各組的組長就本組的游戲作了一下講解,并根據(jù)學生的意見從中挑選出了二個游戲:“打保齡球”和“穿過小樹林”進行了比賽,在一陣陣的加油鼓勵聲中,學生的興致達到了最高點。
    這堂體育課,并沒有按照我教案預設(shè)思路進行,但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讓我感覺到:要想使自己課堂生動,教師應(yīng)改變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須知學生是活生生的人,教師不能做課堂教學的主宰,應(yīng)該根據(jù)課堂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調(diào)整課堂教學結(jié)構(gòu),隨時捕捉時機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體育老師教育敘事小學4
    講究“誠信”,在今天看來,應(yīng)是更多地體現(xiàn)在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體現(xiàn)在每一個普通民眾的生活當中。任何一個人,任何一個時代人與人之間都需要誠信的依托,講究誠信應(yīng)該是一個永恒不變的主題。
    在教師的教育生涯中,“教學”和“育人”我認為應(yīng)該是同等重要的責任?!坝恕笔撬茉斐鲆粋€真正的“人”的根本,而一個人,做人的根本應(yīng)該是誠信。
    記得在二年級一堂體育游戲課中,我和學生一起做“丟手帕”的游戲,誰被追到了要站在圓圈的中間向大家唱一首歌.游戲活動開始前我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我參加其中的一個組。這個組的學生馬上就對我說,“老師,你被追到了唱歌嗎?”這時,我就真誠地對這個組的學生說,“我跟大家一樣,被追到了當然也站在中間向大家唱歌,好不好?”當時全組學生異口同聲地說,“老師跟我們一樣,太好了!”游戲活動開始了,同學們興趣十足,在充滿笑聲歡語中進行著。突然一個學生大聲喊了起來,“在老師背后了,在老師背后了!”我轉(zhuǎn)身一看,真的在我背后了。我拿起手帕就跑,那里料到剛跑就被那個學生抓住了。這時,同學們齊聲嚷起來,“老師唱歌,老師唱歌?!蔽揖妥叩街虚g笑著對大家說:“老師跟大家一樣,也要講信用,講誠信?,F(xiàn)在我就給大家唱一首歌。”唱完后,同學們都在竊竊私語:老師真講誠信,我們也應(yīng)該講誠信。
    下課后,對這件事我想了很多。是呀,作為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尤其是在小學生心目中,在他們還沒有足夠的分辨能力之前,他們把老師當成學習、生活的典范,老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他們摹仿學習的對象,老師的“動作”就是他們的“標準”。孩子們的摹仿能力是最強的。我不知道,我這一小小的舉動,會在孩子們今后的生活當中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定會有學生認為,老師都能說話算數(shù),那我也能這么做了!在教學當中,相信大多數(shù)老師都有這樣的感覺:如今的孩子是聰明的,只要教學有方,一定能取得成果。但往往事情不這么簡單,要教好學,首先得育好人。“教育教育”不僅僅是要孩子們學知識,還要教育他們學做人。
    體育老師教育敘事小學5
    今天,我在一(3)班上體育課,由于我校要求全面開展學習武術(shù)操,因此,這節(jié)課我繼續(xù)帶領(lǐng)學生學習了兩節(jié)武術(shù)操,在離下課還有15分鐘時,我為了緩解學生疲憊的身體,于是提出做“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沒有想到很多學生并不“感冒”,說這個游戲不好玩啦。我于是想了想說:“下面有十五分鐘時間,,我想讓你們自由支配,你們想玩什么就玩什么吧.”這么一說,學生都了開了花,都三個一群,五個一伙開始自己做游戲,有的游戲我都沒有見過,可是他們都玩得不亦樂乎。整個課堂氣氛都活躍起來。
    這節(jié)課雖然原有的教學計劃被學生的波動情緒打破了,我臨時改變主意讓學生自己做游戲,當時我的想法是通過他們的自由練習來看看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學生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令我非常吃驚,原來他們有這么多的好游戲,看來教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從學生實際需要考慮,放開手腳,把課堂還給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