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嚴寒惡劣天氣席卷美國大部分地區(qū),在美國的留學生如何防寒防凍呢?想必是不少出國人士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和出國留學網(wǎng)一起來看看美國留學生防寒防凍技巧!歡迎閱讀。
美國留學生防寒防凍技巧
美國東北正在遭遇“炸彈氣旋”的襲擊,紐約等多州因為暴雪進入緊急狀態(tài)。美國廣播公司NBC采訪了急診室醫(yī)生托瑞斯(John Torres),給在極寒天氣下出門的民眾六招防寒防凍的建議。
1.學企鵝走路:
托瑞斯表示,最常見的冬季傷害是在冰上滑倒造成的身體損傷,包括手腕骨折、肩部受傷、背部酸痛及腦震蕩。
走在冰雪上時應注意透明薄冰(black ice)和藏在雪下的冰。學企鵝一樣在冰上走路,放慢腳步,兩腳分開至肩膀的寬度,搖擺的走小步,這樣能把身體重心保持在前腿。
小貼士是,應該把手拿出口袋,用手臂保持平衡,如果跌倒,放輕松,不要用手臂來支撐。
2.穿著保暖:
可以穿幾層較寬松、較輕的保暖衣服,這比只穿一層厚重的衣物更保暖。外層衣物應該緊密防水。
除了衣物外,還可以戴連指手套、戴帽子并用圍巾遮住嘴巴以保護肺部。
3.穿防滑靴子:
加拿大研究員發(fā)現(xiàn),90%的冬靴未能通過冰上測試。評分最高的是防滑靴,特殊的外底材質(zhì)提供更佳防滑效果。
4.凍傷前的刺麻感(frostnip):
在凍傷前會產(chǎn)生刺麻感,你的身體已經(jīng)發(fā)出警告——必需迅速為某一身體部位加熱。但暴露在外部的身體部位變得麻木,那就出現(xiàn)凍傷了,你必須前往急診室。此外,大家很容易忽略耳朵的尖端。
5.發(fā)抖要小心:
發(fā)抖是體溫下降的警訊,雖然這并不代表你處于危險中,但你正在朝失溫邁進。如果你一直處在寒冷環(huán)境,失溫癥嚴重的征兆包括:動作遲緩、大腦混亂、想睡覺、發(fā)抖更嚴重或完全停止。
如果你有上述狀況,你應迅速找個溫暖的地方,脫下濕冷的衣服,裹上毯子。
6.帶帽子可保暖?
帶帽子可以幫助你保持溫度,但你身體的大部分熱度并不是從頭部釋出的。事實上,你頭部釋放的溫度和你手臂釋放的溫度差不多。
1950年代,美軍研究顯示,未帶帽子的美軍,其大部分體溫是從頭部流失。但在60年之后,新的研究顯示,如果這些美軍帶了帽子但沒有遮住腿部,他們的大部分體溫則將從腿部流失。
汽車陷雪堆必備攻略:
當?shù)貢r間1月4日的暴風雪讓紐約很多汽車一夜之間被埋在了雪堆里。愛車陷在雪堆怎么辦呢?不要擔心,下面是如何從雪堆里把車挖出來的小技巧。
首先你需要穿上保暖的衣服,戴上手套;備好除雪鏟。
準備好工具現(xiàn)在開始干活吧:
1.估算好汽車行進的方向,然后鏟掉車輪處的積雪。
2.將車門與車尾處積雪鏟掉。
3.上車發(fā)動車,將暖氣調(diào)到最大,讓車內(nèi)快速升溫。
提醒:如果你的車門無法用鑰匙打開,可以用打火機加熱一下鑰匙前頭,再試著用鑰匙開門。溫度過低可能導致電池無法正常工作,這時候你需要Jump Starter啟動車輛。
4.將車身下的雪都除干凈,讓車周身處沒有積雪。
5.將前后車輪的積雪鏟掉,車胎上的積雪也要稍微拍掉一些,否則小心打滑。
6.將車窗上的積雪掃掉
7.準備工序都做完了,上車試試將車開出雪堆。如果此時汽車在雪地小坑內(nèi)陷進去出不來,請來回轉(zhuǎn)換前進,后退檔。試著增加地面摩擦力把車開出來。
如果以上辦法都不行,那么最后的方法就請好心人幫著推車了,當有人幫你推車時,請記住踩油門,汽車就會出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