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樹和喜鵲》教案

字號:


    為了讓學生了解鄰居與朋友的重要,懂得團結協(xié)作互助友愛,出國留學網整理了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第6課《樹和喜鵲》教案,歡迎閱讀參考。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樹和喜鵲》教案
    設計說明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喜鵲和樹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學生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游戲,就能享受快樂的生活。本課語言優(yōu)美,因此教學重點應該以誦讀為主要方式,引導學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據此,教學設計以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悟其意、品其味、抒其情。在讀的基礎上讓學生充分表達,進行說的訓練。
    課前準備
    1.(1)課文朗讀動漫。(2)教學輔助課件。(教師)
    2.學唱歌曲《找朋友》。(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了解內容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讓學生邊聽邊思考:這個故事講了什么?
    2.揭題:剛才這個動聽的故事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新課文《樹和喜鵲》。
    3.結合圖片介紹喜鵲。
    4.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以聽故事的形式引入,不僅滿足了低年級孩子的好奇心,激發(fā)了學習興趣,還訓練了學生注意傾聽的習慣,他們聽故事的過程就是梳理思路的過程。
    二、自讀課文,識記生字
    1.學生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自己讀準。
    2.反復讀課文,重點識記不認識的字。
    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認讀情況。
    (1)用“我來當小老師”“介紹我的好朋友”等方式讓學生互幫互學。
    著重強調:“鄰”是前鼻音;“靜”是后鼻音。
    (2)教師重點指導學生認讀有困難的生字。
    (3)認識多音字并指導組詞。
    只 種 樂
    (4)認識部首“孑”。
    (5)出示課后“讀一讀,記一記”的詞語。
    ①開火車讀。
    ②指名讀。
    ③齊讀。
    ④像“安安靜靜”這樣的詞語誰還能說幾個?(高高興興、快快樂樂……)
    ⑤出示AABB式的詞語,指導學生朗讀積累。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給了學生充分的自讀課文的時間,使學生能夠通順、流暢地朗讀課文。讓學生當“小老師”來互幫互學生字的設計,調動了學生積極識字的興趣,培養(yǎng)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并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
    三、引導質疑,暢談感受
    1.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說出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感受。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通過學會提問,來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初步探究學習的能力,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四、指導書寫,鞏固生字
    1.重點指導“招”“快”“呼”。
    2.引導學生觀察:這三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都是左窄右寬的。
    3.師范寫,生書空筆順。
    4.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自己書寫。
    (1)班內交流書寫時發(fā)現(xiàn)的應注意的問題。
    (2)教師根據書寫情況具體指導。
    設計意圖:給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的機會,并在合作交流中互幫互學,教師適時查缺補漏,指導方法。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語,回顧內容
    1.出示詞語:開火車朗讀。
    從前 喜鵲 孤單 嘰嘰喳喳
    后來 鄰居 快樂 安安靜靜
    2.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主要講了什么,用上上面的詞語。
    設計意圖:字詞是低年段學生學習的重點。檢查學生上一節(jié)課生字詞的學習效果,夯實基礎。在分類積累詞匯的同時也指向文章核心。
    二、品讀詞句,感悟內涵
    1.輕聲自由朗讀第1、2自然段。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什么是孤單,為什么樹和喜鵲都很孤單?
    2.你有過這種經歷嗎?自己一個人,周圍沒有朋友,也沒有家人,當時自己是怎么想的?感覺如何?
    3.有感情地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樹和喜鵲的孤單。
    4.出示句子: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說說從這個“也”字你感受到了什么。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6.再讀課文,后來樹和喜鵲又有了什么變化?(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7.是什么原因使樹和喜鵲變得快樂起來?輕聲朗讀課文,畫出相關句子。
    8.出示句子: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1)指導學生理解“鄰居”。
    說說你的鄰居是誰,你和鄰居的關系怎樣。
    (出示:遠親不如近鄰。)
    (2)他們和鄰居怎么相處呢?他們一起做什么?
    (喜鵲:每天天一亮……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3)想象:樹會和鄰居做什么呢?(一起交談,講故事,聊天……)
    9.出示句子: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1)小結:“因為____________,他們再也不______________,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BR>    (2)指名朗讀句子。
    10.教師小結:是呀,樹和喜鵲都有了鄰居,他們都有了自己的朋友,再也不孤單了。所以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我們同學之間每天一起學習、一起活動、一起玩耍,多么快樂呀!
    11.有感情地朗讀第5、6自然段。
    設計意圖:在本環(huán)節(jié)里,讓學生在文字里駐足、細品,不僅有利于學生把握文章的內容,理解文章內涵,還在無聲中告訴學生“抓住關鍵句閱讀”這種基本有效的讀書方法。
    三、指導書寫,布置作業(yè)
    1.教師范寫“單、居、樂”三個字,學生觀察。
    2.學生練寫,注意主筆的位置。
    3.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在家長幫助下搜集和“有朋友才會有快樂,有友愛才會有幸福”這些內容相關的文章,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設計意圖: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從小培養(yǎng)學生搜集材料、整理知識的好習慣。
    板書設計
    樹和喜鵲
    孤單    沒有朋友
    快樂    有了朋友
    《樹和喜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認識“只、窩、孤、單、種、都、鄰、居、招、呼、靜、樂”12個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單、居、招、呼、快、樂”6個漢字,積累AABB式的詞語。
    3、 理解課文內容,理解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心情變化。
    4、 通過課文學習,初步體會到友情的重要。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心情變化的根本原因。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認識本課生字,正確美觀地書寫6個漢字,積累AABB式的詞語。
    3、 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 出示圖片,質疑導入
    1、 師談話:這節(jié)課老師為小朋友帶來了兩位朋友,他們是誰呢(師出示大樹和喜鵲的圖片)?指名學生認讀卡片:樹、喜鵲。
    2、 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就課題提問。(如:樹和喜鵲是什么關系?它們在一起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
    3、 師過渡:要想知道這篇課文究竟寫了什么,那就豎起你們的小耳朵認真聽吧!
    二、 初讀課文,識字學詞
    1、 師播放課文錄音,生認真傾聽。
    2、 鼓勵學生交流自己在聽錄音的過程中聽到了哪些內容。
    3、 學生自主朗讀課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 檢查學生的自讀情況。
    (1) 出示第1自然段,指名學生朗讀。
    ① 學習“只”這個多音字:
    根據學生的朗讀,出示“只有一棵樹”和“一只喜鵲”,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只”在兩個短語中的不同讀音,學習這個多音字,并鼓勵學生總結“只”在什么情況下讀第一聲,在什么情況下讀第三聲。相機出示練習。
    ② 出示“鳥窩”的詞卡,指名學生認讀,同時出示鳥窩的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詞義。
    ③ 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
    (2) 指名學生朗讀第2自然段,出示“孤單”一詞,指名學生認讀。鼓勵學生根據第1自然段的內容或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對“孤單”一詞的理解。
    (3) 指名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強調“種”這個多音字。出示“種樹”“種子”兩個詞,引導學生比較“種”字讀音的不同。
    (4) 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出示“鄰居”一詞,指名學生認讀,強調“鄰”是前鼻音,鼓勵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說“鄰居”的意思。
    (5) 出示第5自然段,指名生朗讀。
    ① 出示:招呼、嘰嘰喳喳、安安靜靜三個詞語,指名生認讀,正音:“招、喳”是翹舌音,“靜”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指名學生認讀。
    ② 理解“招呼”一詞:鼓勵學生根據漢字的字形和生活實際來立即惡(“招”是提手旁,與動作有關;“呼”是口字旁,表示說話,“招呼”放在一起表示向人打手勢或說話。)
    練習用“招呼”一詞造句。(如:家里來客人了,我主動與客人打招呼。)
    ③ 積累AABB式的詞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嘰嘰喳喳、安安靜靜”這兩個詞語結構上的特點,并鼓勵學生再說出幾個這樣的詞語來。(如:高高興興、干干凈凈、快快樂樂等。)
    (6) 指名學生朗讀第6自然段,認讀“快樂”一詞,引導生用近義詞替換或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快樂”的意思。
    5、 在識字學詞后要求生再次朗讀課文,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6、 鞏固識字。
    (1) 師隨機出示詞語卡片,采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對讀、齊讀等方式鞏固學生的識字成果,確保每一位學生都能正確認讀生字詞。
    (2) 單獨出示本節(jié)課所要認的漢字,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式進行識記。
    三、 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 生再次輕聲朗讀課文,師出示讀書要求,想象課文中樹和喜鵲在數量上有什么變化,他們的心情又有什么變化。找出相關的語句多讀幾遍,并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 生自讀課文,圈畫,交流。師巡視了解學生學習情況。
    3、 指名學生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師適當板書:一棵樹、一只喜鵲,孤單;好多好多樹、好多好多喜鵲,快樂。
    4、 鼓勵學生根據板書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在此過程中,師引導學生做到語言表達通順、完整。(最初,只有一棵樹、一只喜鵲,他們很孤單;后來有好多好多樹,好多好多喜鵲,他們都很快樂。)
    四、 指導生字書寫
    1、 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單、居、招、呼、快、樂。
    2、 指名學生認讀、口頭組詞以加強對字義的理解。
    3、 生交流生字的識記方法和書寫要領。
    4、 師范寫生字,重點強調:“單”字的筆順是點、撇、豎、橫折、橫、橫、長橫、豎;“居”是半包圍結構,下部的“古”要寫得半藏半露;“樂”字注意與“東”加以區(qū)別。生書空。
    5、 生自主描紅、臨寫生字,師巡視了解學生的書寫情況并給予個別指導。
    五、 課堂小結
    同學們,經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篇課文主要講了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心情變化。那么,他們的心情為什么會發(fā)生這樣的變化呢?下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通過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樹和喜鵲的孤單和快樂。
    3、 探究樹和喜鵲心情變化的根本原因,引導學生體會到朋友帶給我們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 檢查鞏固,復習導入
    1、 出示詞語卡片,指名學生認讀。
    2、 指名學生朗讀課文,并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主要講了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心情變化)。根據學生的交流,師板書。
    3、 師過渡: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來到樹和喜鵲的家園,一起來感受他們的孤單和快樂,尋找他們心情變化的原因。
    二、 對比閱讀,體會心情
    1、 學習第1、2自然段,體會“孤單”一詞。
    (1) 指名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2) 師出示圖片,圖上只有一棵樹、一個鳥窩、一只喜鵲,生觀察后說說自己的感受,并帶著這種感受朗讀第1自然段,師強調讀好“只有”這個詞。
    (3) 在學生交流自己感受的基礎上順勢出示“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指名學生朗讀。
    (4) 引導學生結合第1自然段的內容說說對“孤單”一詞的理解,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自己在什么情況也體驗過“孤單”,同時練習表達:
    當-----------時,我感到很孤單,我真想----------------!
    (5)配樂朗讀第1、2自然段,讀出樹和喜鵲孤單的感受。
    2、學習5、6自然段,體會“快樂”一詞
    (1)師過渡:樹和喜鵲就這樣孤單地生活了很長時間,可是后來呢?他們會一直這樣孤單下去嗎?請同學們讀一讀第5、6自然段,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
    (2)生自主朗讀第5、6自然段,與同位輕聲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師重點指導以下幾點:
    ①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喜鵲的快樂?
    引導學生抓住“天一亮”“天一黑”這兩個時間點喜鵲的活動,從“嘰嘰喳喳叫幾聲”“打著招呼一起飛出去”“一起飛回窩”“安安靜靜地睡覺”體會到喜鵲結伴而行的快樂,并相機指導學生通過朗讀表達出喜鵲快樂的心情。
    ②鼓勵學生結合課文內容拓展想象,練習表達:
    天一亮,喜鵲們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BR>    天一黑,喜鵲們又嘰嘰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BR>    ③引導學生思考:樹的快樂體現(xiàn)在哪些地方?鼓勵學生移情想象,進行交流。(如:樹有了鄰居后,他們可以談心聊天,說說自己的悄悄話,這讓他們感到很開心;他們?yōu)橄铲o提供了生活的地方,也會感到開心;好多好多樹在一起變成了大森林,吸引來了其他的小鳥和動物們,他們也很開心等等。)
    (4)配樂朗讀第5、6自然段。
    三、探究原因,感受友情
    1、師過渡:當樹和喜鵲孤單時,我們?yōu)樗麄兏械诫y過,當樹和喜鵲快樂時,我們同樣感到開心。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樹和喜鵲的心情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呢?請同學們讀一讀課文的第3、4自然段,相信你一定會有所發(fā)現(xiàn)。
    2、指名學生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自己的讀書收獲。
    3、根據學生的交流,師出示圖片:好多好多樹、好多好多鳥窩、好多好多喜鵲。引導學生從“好多好多”“每棵樹上都有”“每個鳥窩里都有”這些短語中感受樹和鳥的多。
    4、指名學生朗讀第4自然段,師小結:原來,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這才是他們從孤單變快樂的原因啊,原來生活中有了伙伴,有了友情,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美好。
    5、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一談自己對友情的理解。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珍貴的友情就像我們生活中的陽光,能驅走我們心中的孤單和寒冷,帶給我們快樂和幸福。希望同學們也能像課文中的樹和喜鵲那樣,交上很多的朋友,收獲珍貴的友情。
    板書設計
    6 樹和喜鵲
    一棵樹   好多好多樹
    一只喜鵲  植樹造林 好多好多喜鵲
    孤單    快樂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一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 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