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地震波類型及分類方式”,更多實用精彩內(nèi)容請鎖定出國留學網(wǎng)實用資料欄目。
地震波類型及分類方式
地震發(fā)生時,地下巖層斷裂錯位釋放出巨大的能量,激發(fā)出一種向四周傳播的彈性波,這就是地震波。
地震波主要分為體波和面波。體波可以在三維空間中向任何方向傳播,又可分為縱波和橫波。按照波在傳播過程中質點振動的方向來區(qū)分,可以分為縱波和橫波。
縱波: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的波,傳播速度較快,到達地面時人感覺顛動,物體上下跳動。
橫波: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傳播速度比縱波慢,到達地面時人感覺搖晃,物體會來回擺動。
面波:當體波到達巖層界面或地表時,會產(chǎn)生沿界面或地表傳播的幅度很大的波,稱為面波。面波傳播速度小于橫波,所以跟在橫波的后面。
如果波靠質點之間的剪切力傳播,只產(chǎn)生形狀變化而無體積變化,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則稱為橫波(S波)。
因為S波質點振動方向與傳播路徑垂直,所以它有兩個自由度,也就是說S波通常可以分解為兩個相互垂直的分量:一個在平行于層面或地面的平面內(nèi),稱SH波;一個在垂直于層面或者地面的平面內(nèi),稱SV波。
按照波動所能傳播的空間范圍來區(qū)分,地震波又可分為體波和面波。縱波和和橫波可以在介質的整個立體空間中傳播,所以把它們合稱為體波。只有在自由表面或不同彈性的介質分界面附近觀測到,其強度隨離開界面的距離加大而迅速衰減,這類波稱為面波。
按照波在傳播過程中傳播路徑的特點來區(qū)分,又可把地震波分為直達波、反射波、透射波、折射波等。
按照各種波在地震勘探中所處的地位來區(qū)分,地震波還可以分為有效波、干擾波和特殊波等。
補充一下,最先到達觀測點的地震波是初至波。面波又分為勒夫面波,scholte波和瑞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