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買賣相關的稅費常識

字號:

        小編想買車,詢問朋友們的意見。結果就是一個人一個意見,但是有一個基本共識-買車就買新車。
       不過,當問題變成買房時,普遍的共識卻是買房就買二手房。看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各位整理的二手房相關稅費常識,供大家閱讀與參考。
    除了“便宜”這一優(yōu)勢,成熟的社區(qū),便捷交通,周邊可以看得見的教育和醫(yī)療資源都是二手房打動我們的亮點。況且“買二手房”這件事在我們的一生中基本屬于大概率事件。
    然而這一大概率事件中,有一個讓我們頭疼的事情-繁雜的稅費。二手房交易,買賣雙方繳交的稅費很多,十多種稅。
    小編現在試著化繁為簡,一次說清買二手房所涉及的稅費。
    稅費的大頭主要是四個(增值稅及附加、契稅、個稅、中介費),我們把握四個大頭,就能對稅費有框架性的認知。
    法定需要買家支付的只有契稅,賣家需要支付增值稅及附加和個稅,中介費是雙方承擔。實際情況,現在基本是賣方市場,賣方除了承擔中介費,買家承擔幾乎所有的稅費。
    小編知道,買二手房的購房者內心正在滴血!
    1.增稅及附加稅
    房子不滿兩年,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都要繳增值稅。
    房子滿兩年,普通住宅免征,非普通住宅采用差額征收增值稅。
    

     
    附加稅=增值稅×0.11(或0.13)<鎮(zhèn)區(qū)0.11,街道辦0.13>
    現在,出國留學網有必要和大家解釋一下什么是核定價、網簽價和核定價。
    一般而言,我們買二手房,都會與房東簽訂合同。許多買房人為了少交稅,同賣方人簽了一套300萬(合同價),但是在房管局系統(tǒng)的網上進行公示和簽合同,“網簽價”卻顯示成交價格為100萬。這樣,房管局的系統(tǒng)自然就會提示價格過低,因為這套房子區(qū)域最低過戶指導價為200萬(核定價)。
    那什么是“差額”呢?
    差額=核定價—原購買價—交易中的稅金—合理費用
    “差額”是稅務局計稅的一種方式,而且這種方式計稅比較優(yōu)惠。不過,前提是賣家必須提供完整、準確的房屋購入原值憑證。
    普通住宅的界定(必須3個條件同時滿足,否則為非普通住宅)
    1、住宅的建筑容積在1.0(含1.0)以上
    2、單套建筑面積在140平方(含140平方)以下
    3、實際成交價低于同區(qū)域享受優(yōu)惠政策住宅平均交易價格1.2倍以下。
     
    2.契稅
    契稅是由買家承擔,并在過戶當天交給房管局。
    

     
    網簽價高于核定價,契稅按照網簽價計算;網簽價低于核定價,按照核定價計算。
    小編可以告訴大家的是核定價因城市,因區(qū)塊,因時間變動,大家若想將自己的網簽價壓下來,又不觸及紅線,那么自己可以試著去“打聽”一下你心儀的那套房子的核定價。
    買二手房,若房子是房產證出證滿5年時間,且是賣家的唯一住房(滿五唯一),免征個人所得稅。
    所以滿五唯一住房一直是房東和中介大力宣傳的熱點。不過,其中的稅收優(yōu)惠可能無形中加到房價上,使得這類房子比較貴。
    如果不是(滿五唯一)住房,就要交個人所得稅。
    

     
    第一種:普通住宅網簽價×1%,非普通住宅網簽價×2%。(網簽價低于核定價,使用核定價)
    第二種:差額×20%。(賣家必須提供完整、準確的房屋購買原值憑證)
    4.中介費用
       鏈家、中原、我愛我家基本維持在2%的中介費,一套500萬的房子,中介費就要10萬。這個可以談,淡旺季,不同地區(qū),不同人,都有些許差別。愛屋吉屋、房天下維持在1.5%-1.6%,房多多的中介費2999+0.8%。
    當然,我們也可以甩開中介,自己單干。自己直接聯系賣家,雙方自由成交,沒有中介的事。不過,這種情況,風險比較高,小編并不建議各位采用。
    5.其他費用
    大家可以看到,其他費用占比都不高,可以省錢的地方不多。
    對于房產稅,由于現處試點階段,沒有全國展開,預期變動非常大。因此,小白沒有過多的著墨。目前試點的城市,對于首套住房都免征房產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