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參加高考 你覺得它哪門功課成績最好

字號:


    努力就會有回報!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為你帶來“機器人參加高考 你覺得它哪門功課成績最好”,感謝大家瀏覽本頁面,更多高考資訊盡在高考頻道!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將拉開大幕。高考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就像是一次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挑戰(zhàn)。今年,考生除了需要面對人類自身的挑戰(zhàn)外,還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競爭對手——機器人。
    據成都當地媒體報道,6月7日下午5時許,一場特別的考試將在成都舉行:“準星數學高考機器人” AI-MATHS,將在公證機構和媒體的見證下,挑戰(zhàn)2017年高考數學題。
    AI-MATHS是成都準星云學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設計的高考機器人。該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清華大學蘇州研究院大數據中心主任林輝介紹,AI-MATHS誕生于2014年,是依托清華大學大數據、人工智能、自然語言識別等技術,研發(fā)的一款以自動解題技術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統(tǒng)。他們這次的目標是數學能考到110分。
    這是國內首次由機器人應試高考數學題,但并不是唯一一家。2015年7月,科大訊飛(002230)對外公布“訊飛超腦”計劃,準備讓機器人參加高考,并考上重點大學。這個項目開始于2015年,是“十二五”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基于大數據的類人智能關鍵技術與系統(tǒng)”項目。不過,科大訊飛方面已經多次表態(tài),不會讓機器人參加今年的高考。
    如果讓機器人來參加高考,它會是一位各科平衡發(fā)展的學生還是會偏科?讓高考機器人來參加答題,研究人員需要解決什么樣的技術難題?將高考機器引入高考中,是否意味著答案變得更加標準化,不利于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面對這些問題,科大訊飛輪值總裁吳曉如,以及訊飛研究院院長胡國平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數學是機器人最容易拿分的學科
    對于人類來說,參加高考是證明自己,改變自己命運的一次機會。但對于機器人來說,并無升學壓力,為什么還要選擇高考作為目標呢?
    “有一個比較直觀的想法就是,人是在學校學習了十幾年以后去參加高考,進而看是不是會成為受社會認可的一種人才;其實高考本身就是為社會選拔人才。所以我們覺得高考是一種很好的,可以作為衡量人的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相關智能能力水平的測試工具。這是也為什么把高考作為我們最后這個項目主要目標的原因。我們的根本目標,不是為了這個高考,而是聚集科學家對一些人工智能問題進行攻關,產生一批成果,然后在更多領域,比如說像機器翻譯這樣一些涉及語言理解的任務當中,去應用這些成果?!?訊飛輪值總裁吳曉如說。
    在設立這個目標后,整個團隊發(fā)現要通過高考,需要解決人工智能方面非常經典、也非常之難的一些問題。具體包括了題目理解、知識表現、邏輯推理,怎樣用人機互助的方式獲得知識,以及如何讓機器學會表達符號邏輯。舉例來說,作文、閱讀理解就既需要讀懂文章去理解題目的意思,同時還需要去理解相應的常識。
    經過近2年的研究,據科大訊飛執(zhí)行總裁、消費事業(yè)部總裁胡郁透露,訊飛高考機器人目前的高考水平是:數學可以考110分,語文可以考90分。
    “首先,相比我們同時在攻關的語文、數學、地理和歷史這四門學科,數學是相對容易的一個學科。因為數學更多的是依據符號邏輯。詳細來說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數學題目的語言理解相對比較容易,因為都是一些比較標準化、結構化的描述語言或出題語言,所以機器較好理解。第二,幾十年前就已經做得比較好的定理、自動證明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在高考機器人中發(fā)揮作用?!庇嶏w研究院院長胡國平說。
    四門學科里雖然數學對于計算機來說相對簡單,但仍有某些類型的題目未被攻克。比如概率題目,尤其是涉及到一些常識理解的題目,仍是計算機較大的短板。
    機器人參加高考成功了,然后呢……
    當大家在為機器人能參加高考并取得較好成績感到興奮的時候,也有部分人感到疑惑,這樣的投入是否值得?
    這個問題在胡國平看來需要分兩個角度考慮。第一,人工智能技術的引入可以大幅度地提升教學和學習的效率,然后提高教和學的效果。這是目前的效果,未來會越來越顯著。因為人工智能可以發(fā)現學生學習中的一些突出的問題,讓學生的學習越來越個性化,讓老師的課堂教學能夠了解一些共性的和個性的問題,從而提升教學的效率。
    第二,胡國平認為技術是中立的,如何使用技術發(fā)揮其最大效率需要和一系列配套的政策相聯系。
    “我們最后要引導技術,不要讓技術去加劇這種教育的不公平。這跟最后AI技術怎么用有關系。我們一些優(yōu)秀的經驗和模式,把它用IT的方式進行梳理和模型化,然后可以輸出到教學比較薄弱的地區(qū),或者說一個區(qū)域里面薄弱的學校,使得這些區(qū)域和學校的師資在沒有大幅度提升的基礎上,也可以借用信息化去提高教學的水平。”胡國平說。
    除了利用技術來解決教育不公平的問題外,在吳曉如看來,人工智能還可以解決教育當中的因材施教問題。
    “中國一直以來是大班教育,人工智能可以幫助老師,相當于我們給老師提供很多眼睛,讓老師更好的去觀察班上的學生。另外在中國老師是一個很辛苦的行業(yè),每天要批改很多的作業(yè)試卷,還要備課。人工智能實際上可以成為老師非常重要的一個教學助手,可以幫助老師做一些工作,比如備課、準備PPT、批改作業(yè)等等,降低老師工作的強度,更重要的是機器在幫助老師做這些工作的過程中可以產生大量有用的數據。”吳曉如說,“人工智能可以把這些信息轉換成機器可以利用的大數據,然后通過這些數據的分析,對學生進行畫像。對一些教學的場景進行分析,從而可以幫助老師提高教學的效率。比如說我們經常談到的個性化的教學,提供給學生更適應他的個性化的一些教學方案。這個是在教學行業(yè)里面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應用?!?BR>    猜你喜歡:
    
2017年高考熱點
 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成績查詢入口匯總 2017高考招生簡章
 2017高考招生信息匯總 2017年全國高考加分政策匯總
 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答案匯總 2017全國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及入口匯總
 2017年全國高考體檢時間及通知匯總  全國各省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匯總
 2017陽光高考網 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匯總
 2017年全國各省市高考狀元名單 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錄取分數線
出國留學網高考頻道整理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